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转载>

南宋画家马远 《水图》卷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4-06-24

 

 
 
 
 
 马远《水图》第一幅:第一幅缺一半,无图名,画面上是密密的尖小细浪,远处的水波舒缓而轻淡,这是金秋季节里静谧的湖面。
《十二水图》马远对水观察的细致入微,以及创造出来的形态美感和笔墨技能,都令人惊叹不已。如“洞庭风细”,波浪如鳞,不激不怒,近大远小以至于水天一色,仿佛觉得微风习习,轻轻掠过了那开阔的湖面,使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层波疊浪”是以颤抖的笔法,描写浪涛的起落,彷佛其下有蛟龙蛰伏。那汹涌澎湃的气势,使人精神振奋而感到豪壮。“湖光潋滟”一幅,画家以轻快流畅的笔法,画出水波的跳动,浪峰无规则的排列,显然受到乱风的吹荡,即使画家不染上红色,也使观者感到阳光明媚的杭州西湖景象来。“云舒浪卷”
幅,却又是另外一番境界。画家以凝涩的笔触,画出一个浪头,它彷佛咆哮着要腾空而起,天空中黑云滚动,与水相接,更增加有如冲锋陷阵的气概。画面虽小,而气魄宏大壮观。其它各幅,都各有不同的笔法特点和意境,就留待读者自己体会。
洞庭风细
马远《水图》第二幅:洞庭风细。起伏的线条组成细密柔婉的波浪,渐渐向远方淡化,最后虚幻成水天一色。湖面轻风习习,波浪如鳞,万顷碧波,浩渺无际。这是春明景和的洞庭湖。
层波叠浪
马远《水图》第三幅:层波叠浪。大幅度起伏的波浪用粗重的颤笔画出,浪谷间卷起浪花。这是汹涌澎湃、向前奔腾的巨流。
寒塘清浅
第四幅:寒塘清浅。稀疏的线条回旋起伏,水边三两石头,水面流动感很强,
然这是溪流,而非清浅的池塘。画面上的水纹,让人联想到马远的另一幅佳作《梅石溪凫图
长江万顷
马远《水图》第五幅:长江万顷。流利的线条勾出的浪尖,都指向同一方向,远处的浪尖渐渐虚化。显然这是长江下游开阔浩瀚的江面。江水浩荡、平稳而又从容,有一种兼收并蓄的雍容大度,正顺着江风的吹拂,朝向大海奔涌而去。
黄河逆流
马远《水图》第六幅:黄河逆流。粗重线条勾出的巨幅波浪,浪间卷起的浪花,都向前作奔涌抬升运动,又呈现向后逆涌之势。这是壶口那段的黄河水,浑浊、奔腾、激荡、咆哮,带着原始粗犷的生命力,挟雷霆万钧之势,正要冲破障碍向前倾泻。
秋水回波
马远《水图》第七幅:秋水回波。柔婉的双勾线波纹,贴水飞翔的白鹭,澔渺无边的湖面,袅袅兮秋风,湖水清兮波浪细。

云生沧海

 马远《水图》第八幅:云生苍海。浪峰向前倾斜,后浪紧推前浪,云遮雾锁,涛声如潮。这是涨潮时的海浪。
马远《水图》第九幅:湖光潋滟。轻快的线条,画出无规则跳动的水波。春风细细,湖水盈盈。晴光下的山色,明镜里的波光,都在游人的桨声笑语里微微荡漾。这是西子湖醉人的柔波。
云舒浪卷
马远《水图》第十幅:云舒浪卷。云雾弥漫下的海面,前后都是涌动的波浪,中间用粗重凝涩 10 
的颤笔,画出一个抬起的浪头,正在发威咆哮。这是沧海中的洪波。
晓日烘山
 
 马远《水图》第十一幅:晓日烘山。红日、远山、晨雾。朝晖下的湖面浮光跃金,一片清新宁静的气氛。
 马远《水图》第十二幅:细浪漂漂。鱼纹状的线条组成细密波纹,向远处渐渐虚化,几只海鸥在海面上飞翔,海面风平浪细、安静祥和。
 明代李东阳行书题跋赞曰:右马远画水十二幅,状态各不同,而江水尤奇艳。出笔墨蹊径之外,真活水也。

 明代吴宽题记:马远不以画水名,观此十二幅,曲尽水态,可谓多能者矣。全卿家江湖间,盖真知水者,宜其有取于此。戊申十月,晦日,吴宽,在海月卷题。

 明代王鏊题跋:山林、楼观、人物、花木、鸟兽、虫鱼,皆有定形,独水之变不一,画者每难之。故东坡以尽水之变,唯独两孙。两孙死,其法中绝。今观远所画水,纡余平远,盘回澄深,汹涌激撞,输泻跳跃,风之涟漪,月之潋滟,日之苟矗皆超然有咫尺千里之势,所谓尽水之变,岂独两孙哉!

陈玉行书跋马远《水图》

 

 
 
 
 
 
 
 

南宋画家马远 《水图》卷



他的《水图》一共描写了12种不同季节气候下、不同地域的水势,创造了最精细的水动态画卷。简洁的笔触勾画出动态的水和风,画中大面积留白,天地之间,广阔又忧郁

水图卷

作者:马远

年代:宋

尺寸:860 X 27 CM

材质:绢本 设色

收藏:故宫博物馆

手卷在 中国璀璨的艺术长河里,历数千载,造极于赵宋之世,两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艺术史流转变化的时代。

 

曾经主导着北宋画坛雄壮豪放的“大山堂 堂”之景,随着靖康之变(1127)与宋室宗亲的南渡,变为“一角半边”的山水小景,成为精致细密的南宋院体画风的主导者。

 

其中可以作为那 个时代典范的当属南宋院画家马远笔下所呈现的《水图卷》,水,这一原本作为点缀的不甚起眼的衬托之物,在马远的笔下成了主角。

 

这副《水图卷》以小见大、绘 微见著,在画法上颇为潇洒传神,同时又似百科全书般的细致写实,将不同地域、不同时空下的水之姿态一一描绘,引领观者体会水之刚、柔、舒、急之意境。

 

《水 图》原为十二幅册页,后被装裱在同一长卷之上。

 

这十二幅水图每幅均由南宋宁宗皇后杨氏以楷书书写图名。

 

开卷第一幅因残缺而无名,其他十一幅分别为:洞庭风 细、层波叠浪、寒塘清浅、长江万顷、黄河逆流、秋水迴波、云生苍海、湖光潋滟、云舒浪卷、晓日烘山、细浪漂漂。

 

这十二段作品,专门画水,除个别幅有极少岩 岸之外,其它没有任何别的景色,完全通过对水的不同姿态的描写,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意境。

 

《水图》引首有明代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以篆书题写 “马远水”,拖尾有李东阳、吴宽、王鏊、陈玉、梁殷、俞允文、陈永年、文嘉、张凤翼、王世贞等诸位明代文人的题跋。

 

画中尚钤有清人鉴藏印多方,如耿昭忠 “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信公鉴定珍藏”等章,梁清标“蕉林玉立氏图画”、“蕉林秘玩”等章,以及乾隆内府“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等收藏印玺。

 

宋 马远《水图卷》引首此幅作品除去第一册因残损无法辨认外,其他所存十一幅完整水图册页表现重点各不相同。

 

“洞庭风细”与“秋水迴波”二幅,画家运用细密工整笔触,表现的或是微风轻抚之下波光粼粼的洞庭湖面,或是秋雁南飞之时层层荡漾的秋水波纹,体现的皆是水静态的一面。

 

“层波叠浪”与“云舒浪卷”二幅,画家则运用颤抖的战笔,描绘了风起云涌之时波涛汹涌的水面,浪头高涌,层层叠叠,体现出水动势的另一面。

 

“长江万顷”与“黄河逆流”二幅,两相比照,展现出长江的平稳浩荡与黄河的奔腾咆哮。

 

“寒塘清浅”一幅,则以柔媚的笔触,刻画了在存水无多、滩石显露的冬日中,寒塘水流的婉转细润。

 

“云生苍海”一幅,以富有装饰感的波浪并排回旋于画面中,大幅留白恰到好处的显出海面云气蒸腾之感。

 

“湖光潋滟”一幅,以劲利的笔触,表现出由于天空云彩的遮挡而半明半暗的水面光影,远处夕阳云霞的淡红色浅浅的映射在水面之上,颇为浪漫柔情。

 

“细浪漂漂”一幅,以繁复的水纹图绘层层涟漪,表现了云霞一体、水天一色的飘渺幻影。

 

“晓日烘山”一幅,描绘清晨的一轮红日正跃出山巅之态,水色天光在朝霞的映射下皆染为一片嫣红。

 

南宋 马远 水图卷 局部二 洞庭风细南宋 马远 水图卷 局部六 黄河逆流南宋 马远 水图卷 局部十 云舒浪卷展 卷南宋马远所绘的《水图》,可以看出作者对水观察的细致入微,以及创造出来的形态美感和笔墨技能,都令人惊叹不已。

 

将中国传统的画水法——勾水法、染水 法、留白水法,融汇变通加以运用。

 

《水图》采用勾染结合的方式,以勾为主,以染为辅。

 

比如“云生苍海”一幅,可以明显看出马远先以劲利的线条铺排出逐渐伸 远的层层波浪,再用墨色晕染出前景的海水及远方的云雾,使得画面凸显出空间进深之感,体现出云蒸霞蔚之态。

 

南宋 马远 水图卷当 朝皇帝宋宁宗及其皇后杨氏都十分喜爱马远的画,可谓推崇之至。

 

王世贞在《水图》卷后题跋这样说道:“凡远画进御,及颁赐贵戚,皆命娃题署。

 

”可见,凡是马 远呈献给皇帝的画作,或者皇帝赏赐给臣下的马远画作,宋宁宗都命杨皇后为之题跋。

 

这十二幅《水图》也不例外。

 

每幅图上皆有杨皇后亲题楷书画名,并书“赐大 两府”,并钤印“壬申贵妾杨姓之章”。

 

由此也可以想见,马远《水图》的绘制也一定受到了皇帝的认可。

 

作者简介:马 远(约1140-约1225年后),南宋绘画大师,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 ),生长在钱塘(今浙江杭州)。

 

出身绘画世家,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画院待诏 。

 

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李唐 ,笔力劲利阔略,皴法硬朗,树叶常用夹叶,树干浓重,多横斜之态。

 

楼阁界画精工,且加衬染。

 

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 "。

 

人物勾描自然,花鸟常以山水为景,情意相交,生趣盎然。

 

与李唐 、刘松年、夏圭 并称"南宋四家 "。

 

存世作品有《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西园雅集图》等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