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湖北>旅游景点>

武汉地铁总体规划

来源:金玉米 编辑:小河流水 时间:2012-11-24

 


 

从2012年至2017年,我市每年都将建成开通一条地铁线。2012年,开通地铁2号线一期,从常青花园至鲁巷广场。2013年,开通地铁4号线一期,从武昌火车站至武汉火车站;2014年,开通地铁4号线二期,从汉阳黄金口至武昌首义路;2015年,开通地铁3号线,从沌口至三金潭;2016年,开通地铁8号线一期,从三金潭至梨园广场;2017年,开通地铁6号线一期,从三角湖到东西湖区假日广场。建成7号线,从金银湖至南湖

研究了下12号线各地区的人都照顾到了,这个图仔细看了看,很完美,很好非常好,1号线大汉口线,2号线连通汉口武昌,3号线连通汉口汉阳,4号线高铁线,实现高铁地铁无缝换乘,连通武昌汉阳,5号线大武昌线,六号线连通金银湖沌口未来两大卫星城,7号线是武汉未来的机场线,实现飞机地铁无缝换乘,8号线连接盘龙城,南湖两大居民区以及华侨城和大学城,9号线横跨汤逊湖,贯穿整个东湖高新,打通光谷到纸坊的直线,带动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片发展,10号线联动常福,沌口,阳逻三大卫星城,11号线实现蔡甸和豹澥到中心城区首尾相应,12号线为1号线大汉口线的补充,在汉口地区和一号线组成一个内环线,汉口同时拥有1号线和12号线实现汉口小循环
武汉唯一的三条地铁线转乘站香港路超级地铁站即将开建咯。
根据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2005-2012年为城市道路网与轨道网打基础时期,推进地铁网络建设控制走廊。建成轨道1号线(轻轨)、过江地铁2号线一期和地铁4号线一期,共计70公里,构成“工”字型轨道骨架。 
到2013年,地铁2号线和4号线建成后,常青花园、武广、江汉路、中南、鲁巷、徐东、建二等七大商圈将连成串,形成武汉一条新的“地铁经济带”。届时,只要40分钟,就可以把从江汉路到鲁巷的武汉七大商圈转个遍。
当2015年,武汉将建成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3号线—期、4号线、8号线一期5条地铁,形成近150公里的轨道网,比2013年“工”字形轨道通车里程翻了一番。 
2017年,待连通三环线外围的地铁6号线建成后,武汉地铁线路又将新增32.8公里。届时,6条快速轨道贯通江城,三镇通车地铁网络将超过180公里。


◆地铁1号线
横穿汉口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和东西湖区,沿长江和汉江北岸横贯汉口东西城区。全长29.7公里,设站27座。
一期工程于2000年12月开建,全长10公里,沿京汉大道,从东往西设10座站点:黄浦路站、三阳路站、大智路站、循礼门站、友谊路站、利济北路站、崇仁路站、硚口路站、太平洋站和宗关站。二期全长19.468公里,西段设汉西一路站、古田四路站、古田三路站、古田二路站、古田一路站、舵落口站、竹叶海车站、额头湾站、五环大道站、东吴大道站至金山大道站止,全长12.478公里,设11座车站;东段自一期工程黄浦路站起,沿解放大道向东,设头道街站、二七路站、徐州新村站、丹水池站、新荣站至堤角站止,全长6.99公里,设6座车站。 
●2010年7月建成试运营。


◆地铁2号线一期
一期工程线路贯穿武汉市西北-东南,是武汉市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起点为汉口常青花园北侧的金银潭站,终点为武昌鲁巷站,线路全长27.98公里,全线设21座车站。
分别为:金银潭站、常青花园站、金色雅园站、汉口火车站站、范湖站、青年路站、航空路站、中山公园站、循礼门站、江汉路站、积玉桥站、螃蟹甲站、小龟山站、洪山广场站、中南路站、宝通寺站、街道口站、广埠屯站、虎泉站、名都站、光谷广场站。 
●2013年建成试运营。


◆地铁3号线
是武汉市第一条跨汉江线路,线路穿越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等4个城区,起于汉口三金潭,止于汉阳沌口,全长27.8公里,设站23座。
分别为:市民中心站、后湖大道站、兴业路站、二七路站、科技馆站、赵家条站、惠济二路站、香港路站、菱角湖路站、范湖站、王家墩北站、王家墩中心站、双墩站、宗关站、王家湾站、蔡家湾站、王家畈站、四新大道站、客运中心站、升官渡站、体育中心北站、体育中心南站、沌阳大道站 
●2014年建成试运营。


◆地铁4号线
一期工程,起点为武昌站,终点至武汉站,全长16.488公里,设站15座。分别为:武昌站、梅苑小区站、中南路站、洪山广场站、周家大湾站、青鱼嘴站、东亭站、岳家嘴站、铁机路站、罗家港站、园林路站、工业大道站、工业四路站、建十路站和武汉站;
二期是武汉建设的第二条过长江地铁,线路全长16.9公里,设站13座。分部为:黄金口站(高架站)、孟家铺站(高架站)、永安堂站、玫瑰苑站、王家湾站、十里铺站、七里庙站、五里墩站、汉阳火车站、钟家村站、拦江路站、复兴路站和首义路站。 
●计划于2015年全线通车。


◆地铁6号线
规划建设的第六条地铁——地铁6号线今年也提前上马,将连通三环线外围的沌口和金银湖,全长32.8公里。
按规划,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起点位于武汉新技术开发区的三角湖,过体育中心,穿越南太子湖,沿江城大道北行,过博览中心,走鹦鹉大道至钟家村、琴台路,穿越汉江后到汉口;沿中山大道向东,过江汉路、大智路,穿越京汉大道向北走香港路、唐家墩路、姑嫂树路,穿越张公堤;向西过常青花园,到东方马城,穿越银水湖,沿金山大道至终点假日广场,线路全长约32.883公里。 
●计划在2017年建成通车。


◆地铁8号线一期
是武汉规划建设的第4条地铁,连接汉口盘龙城和武昌野芷湖。一期工程起于三金潭车辆段,止于梨园广场,线路长度18.04公里,设站13座。
线路经盘龙城、府河、金银潭大道、宏图路、中一路、黄浦大街、芦沟桥路,在长江二桥上游穿越长江,沿和平大道、徐东路、梨园、东湖路、珞狮路至终点野芷湖,主线全长34.2公里,设车站25座,换乘站9座。
●一期工程计划今年开建,预计于2015年建成。

武汉地铁规划图 武汉地铁规划13条线,560公里新方案 13条地铁线,共560公里总长。全面贯通武汉三镇。
为了清晰,我用的是大图,大家可以右键图片,另存到本地主机浏览!
1 吴家山-堤角 36km 解放大道——京汉大道——解放大道
2 机场-花山 48KM 天河机场——常青花园——青年路——解放大道——江汉路——中南路——武珞路——珞瑜路——老武黄公路
3 黄陴-常福 60KM 黄陂——后湖——建设大道——龙阳大道——开发区——常福
4 阳逻-纸坊 52KM 阳逻——武汉火车站——中北路——中南路——武昌站——南湖——纸坊
5 青山-青菱 29km 和平大道——解放路——武咸公路
6 后湖-开发区 35km 新华下路——香港路——大智路——中山大道——武胜路——鹦鹉大道——开发区
7 常青花园-华中农业大学 26.5km 常青花园——竹叶山——黄浦路——永清街——徐东路——东湖路——珞狮路
8 金银湖-纸坊 52.4KM 金银湖——常码头——唐家墩商务区——宝丰路——硚口人民广场——中山大道——利济北路——龟山北路——民主路——洪山广场——八一路——卓刀泉北路——珞瑜路——鲁巷——关山步行街——关山大道——大学园路——江夏大道——纸坊
9 古田-富士康工业园 39KM 古田——四新——南湖——关山流芳
10吴家山-武汉火车站 34.5KM 武汉火车站——中北路延长线——二环路北段——二七路——发展大道——长丰大道——107国道
11 蔡甸-豹獬 56KM 蔡甸——汉阳大道——武昌站——雄楚大街——关葛公路——豹獬
12 机场-四新 39km 四新——硚口路——解放大道——后湖——天河机场
13 古田-庙山 52km 汉口部分基本在中环线内侧,过江后——武汉火车站——沿东湖东侧——磨山西侧——鲁磨路——民院路——庙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条线560公里.

本方案是第3版无市域线武汉地铁规划方案。本版方案相对于第2版(2009年5月版)主要是调整了光谷地区的2号线和8号线线路走向,并且新增加了一条14号线,使得轨道网络能够承担相当比例的光谷内部旅客流通任务。其他地区线路则基本没有改动。本方案第1版于2007年12月发表,是在原7条线武汉地铁规划方案基础上大幅扩充而成的。第2版和第3版是在第1版基础上优化修编而来的,部分线路部分区段也参考了官方12条线方案走向。本方案的线路选定原则严格遵循什么样的线路走向最合理,最有效率就采用什么样的走向,尽最大可能提高轨道网络运营效率。

整个方案共14条线,620公里总长。全网络设计远景年(2030-2040年)日运送旅客约1200万人次,届时轨道出行将占公交出行比例60%以上,实际轨道客流流通量(按人次×流通距离计算)将有望占总流通客流约50%。整个网络共设站392座,其中换乘站74座,3线换乘站5座。

各条线路推荐最高速度80-100公里/小时,平均速度35-45公里/小时。全部说明如下:
(线路名称,里程,设站,编组,起点终点)(编组方面假设列车全部采用B型车)

1号线,33公里,共设29站,4*B,吴家山-堤角;
2号线,62公里,共设40站,8*B,天河机场-流芳(分支至九峰);
3号线,70公里,共设34站,8*B,黄陂-常福;
4号线,68公里,共设37站,8*B,蔡甸-阳逻;
5 号线,32公里,共设24站,8*B,青山-青菱;
6号线,38公里,共设30站,6*B,盘龙城-武汉开发区;
7号线,45公里,共设 31站,6*B,吴家山-大花岭;
8号线,48公里,共设36站,8*B,金银湖-豹澥;
9号线,49公里,共设30站,8*B,金银湖-豹澥;
10号线,42公里,共设27站,6*B,走马岭-武汉火车站;
11号线,26公里,共设16站,8*B,徐家棚-纸坊;
12 号线,64公里,共设32站,8*B,阳逻-军山;
13号线,21公里,共设14站,6*B,鲁磨路-纸坊;
14号线,22公里,共设 12站,4*B,武汉火车站-流芳。

各条线路具体说明如下: 
1号线是一条贯通汉口市区的高架轨道线路,起到连接汉口西部,北部和老城中心区作用。目前部分区段已经开通运营,全线路正在施工建设。 
2号线是连接汉口中心区和武昌中心区及整个城市东西向干线轨道线路,2号线还将服务于天河机场及光谷中心区和市区的联系。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2号线都是所有线路中最主要的区域连接线路。2号线在光谷地区的分支可以采用交路车的方式实现运营,即市区过来的列车一趟开往盘龙城流芳,下一趟则开往九峰。 
3号线是所有线路中最长的一条轨道线,是整个城市西部南北向的干线轨道线路。市区内将服务于王家墩商务区,武汉开发区等重要区域,郊区将服务于黄陂,常福等远郊新城。 
4号线将是远景年所有线路中客流最大的一条线路,其中汉阳段也将是所有线路中最拥挤的区段。4号线为主城西向东北向的干线轨道线路,市区服务于武昌中心区,汉阳中心区,郊区将服务于蔡甸和阳逻等卫星城。 
5号线为城市中心位置的南北干线线路,具有重要的网络区域连接作用。北段主要连接青山区,南部连接青菱乡。 
6号线为连接汉口汉阳老城区的轨道线路,6号线还将重点起到服务于博览中心的作用。
7号线为整个城市北半环线。汉口段起到外围东西向连接作用,中段服务于永清街,徐东路等重要商业区,武昌段起到武昌中部南北联络线作用。 
8号线是整个城市与2号线完全平行的一条干线轨道线路,分别在航空路,洪山广场,鲁巷,城际流芳站,4次和2号线相交实现换乘,大大分担了未来2号线的客流。8号线的走向也使得2号线尽量规避了弯曲的劣势,使得2号线弯曲走向的优势得以大大放大,即弯曲走向使得2号线能够多次和与其平行线路实现换乘,最大限度的方便乘客以最少换乘次数实现流通。 
9号线是整个城市南部的东西向干线轨道线路,具有重要的区域连接作用,它也将是第3条连接光谷和主城的轨道线路。 
10号线主要作用是连接未来武汉最大的两个火车站武汉火车站和汉口火车站。西段将承担107国道区域和主城的交通联系,缓解1号线西段客流压力。 
11号线为连接南部郊区纸坊和主城的交通联系,是唯一一条把终点放到主城内的轨道线路。虽然终点在主城内部,但是其市区已经能和2号线,8号线,4号线等大部分干线相交换乘,故市区客流疏散能力较好,不会在终点产生大的换乘客流。 
12号线将服务于两个郊区阳逻和军山和主城客流流通。在主城内部也经过了汉口站,王家墩商务区,博览中心等重要区域,较好的起到了加密主城内轨道线路的作用。
13号线是连接光谷和纸坊的一条轨道交通线。 
14号线是连接光谷和武汉站的轨道线路。该线路方便了光谷地区和武汉站以及阳逻的交通联系。

各条线路根据经验值预测远景年客流人次如下:1号线,60万人次;2号线,130万人次;3号线,120万人次;4号线,130万人次;5号线,80万人次;6号线,80万人次;7号线,90万人次;8号线,120万人次;9号线,100万人次;10号线,80万人次;11号线,60万人次;12号线,110万人次;13号线,40万人次;14号线,30万人次。

列车编组方面,笔者建议了较为“富裕”的列车编组,使得整个网络有保持有承担更大的客流流通潜力。如果采取保守编组方案,可以推荐2号线,3号线,4号线,8号线,12号线五条线路8节编组,1号线,13号线,14号线4节编组,其余均为6节编组。

 

2012年起每年一条地铁通车

? 每年新建或建成一座过江通道;每年新增加110公里快速路和高架桥;轻轨全线建成通车,地铁2号线、4号线全面开建,地铁3号线提前上马……十一五期间,武汉建成3条过江通道;增加550公里主干道。5年间,武汉的“纯”基建投资高达1319亿元,每年飙增10多个亿,是“十五”期间的8.5倍,创下武汉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建投入。

泼绿治水扮靓江城,修路架桥提速三镇。如今的大武汉,近5000个大小工地日夜施工,市民每天都能感受到新变化。“十二五”期间,二环线内30分钟畅通工程将全面建成;2012年起,武汉每年建成一条地铁线……届时,三镇交通将全面提速。

过江通道缓解过江难

1957年10月,“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38年后,1995年底,武汉长江二桥才建成通车。而在“十一五”期间,为缓解市民的过江难题,武汉几乎每年开建一座桥或建成一条过江通道。

幸福市民:兰华

生活在武汉,最远的距离是什么?不少市民或许会感叹,是汉口与武昌之间的距离。随着私家车急速飙升至上百万辆,一时间,武汉“车满为患”。长江汉水,已成为横亘在武汉市民心中难以跨越的“天堑”。

兰华家住武昌积玉桥旁,在汉口香港北路附近上班。“长江隧道通车前,只能坐公交绕行长江二桥上班。堵车那是家常便饭,每天来回至少得3个多小时、倒腾四次车。”兰华说,回想起每次大堵车心急如焚担心迟到的心情,到现在她仍记忆犹新。“夫妻俩几次商量着买台车子,看着与日俱增的大拥堵,最终不得不打消了念头。”

2008年底“万里长江第一隧”贯通后,兰华果断地买了一辆小车,“起早点,半小时就能到单位。”

权威数据:

“十一五”期间,武汉共建成3座过江通道,新建3座过江大桥:

2007年12月,中国第三、世界第八大悬索桥——阳逻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是武汉第五座长江大桥。

2008年8月,世界上最大跨度的三塔斜拉桥和世界上最大跨度的结合梁斜拉桥——二七长江大桥开建,是武汉第七座长江大桥,预计今年9月建成通车。

2008年12月,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武汉长江隧道试通车,是中国第一条开建、最先贯通的长江公路隧道。

2009年12月,世界上最大的公铁两用桥——天兴洲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是武汉第六座长江大桥、第二座公铁两用桥,下层为可并列行驶四列火车的铁道。

2010年11月,首座双向8车道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开建,是武汉第八座长江大桥,也是世界上在建的最大跨度三塔四跨悬索桥,预计2015年之前建成通车。

2010年12月,汉江上最宽桥梁、我市首座自锚式悬索桥——江汉六桥开建,是武汉汉江上第7座公路桥、第9座过江通道,预计2013年底建成。

展望:

“10桥1隧3轨”穿越长江

长江汉水,多年来是武汉三镇交通的瓶颈。根据“十二五”规划,武汉将在现有7座过长江通道基础上,续建二七大桥、鹦鹉洲大桥、地铁2号线和4号线过江通道;新建杨泗港大桥、黄家湖大桥、地铁8号线过江通道,形成“10桥1隧3轨”的过长江通道格局。

轻轨改变我的生活

2010年7月,国内最长的城中轻轨线路——全长28.8公里的武汉轻轨1号线全线通车。从东西湖穿越汉口中心城区到堤角,仅需58分钟,创下武汉城区“第一时速”。

白天坐轻轨到东西湖田间地头“偷菜”,体验农家乐,晚上坐轻轨到堤角牛骨头一条街吃特色美食,成为很多市民周末休闲的新方式。

幸福市民:叶耘

前日21时20分,家住东西湖吴家山四支沟的叶耘,提着大包小包的“战果”,喜笑颜开地从武广出来。步行四五分钟到达利济北路轻轨站,坐上轻轨,半小时后便到达家附近的五环大道站。

“要在以前,坐的士要得将近40块钱。坐晚班巴士,至少得一个多小时,还得转车,很不方便。”谈起轻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叶耘仍兴奋不已:“轻轨让我更加时尚!”

她介绍,自从轻轨通车后,同事们经常约着一起逛武广、江汉路,shopping、聚餐。还有不少人跑到东西湖来买房子。轻轨全线才开通半年,如今一搞都冇得座位。“坐轻轨,省时、准点,不用担心堵车。”

权威数据:

去年12月24日平安夜,轻轨全天客流量一举突破3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武汉地铁集团称,去年7月29日至今,新开通的轻轨二期总载客量已突破3200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达16万人次。交通专家胡润州称,这只是武汉轨道交通的“起点”,明年起6年内,武汉每年开通一条地铁线,客运量将增加数十倍。

展望:

明年起,每年建成一条地铁

根据我市地铁建设规划,2012年至2017年,武汉每年都将建成开通一条地铁线:

2012年,地铁2号线一期(从常青花园至鲁巷广场)力争通车。专家预测,其建成通车后,预计可分流我市一半的公交过江交通客运量。到2015年,轨道交通每天输送126万人次,其中该线将占去一半;

2013年,地铁4号线一期(从武昌火车站至武汉火车站)建成通车;

2014年,地铁4号线二期(从汉阳黄金口至武昌首义路)建成通车;

2015年,地铁3号线(从沌口至三金潭)建成通车;

2016年,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从三金潭至梨园广场)建成通车;

2017年,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从三角湖到东西湖区假日广场)建成通车,7号线(从金银湖至南湖)建成通车。

届时,我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到215公里,基本形成覆盖武汉三镇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其中,2013年,2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和已通车的轻轨,将形成“工”字形轨道交通骨架。

据规划,未来武汉将建设12条轨道交通线,总长540公里,总站点314座。这12条轨道交通线由3条市域快线和9条市区线组成,将承担1600万人次的日客运量,占公共交通的50%以上,线路平均客运强度为3万人次/公里。在武汉主城区,近七成居民出门600米,就可乘坐地铁。

快速交通连接武汉两江三镇武汉2017地铁规划一览

(来源:武汉晚报)东湖隧道实现了全线贯通、东湖路拓宽施工全面展开、水东路高架开建、发展大道高架结构形成……眼下,二环线汉口段和武昌段正在紧张施工,将在今年9月实现汉口段和武昌部分路段通车。

记者在汉口发展大道看到,二环线汉口段的高架桩基已连成片,正在进行高架路面的施工。二环线汉口段工程起于江汉二桥,止于二七长江大桥引桥,全长约11.1公里,双向6车道,主线设计车速50-60公里/小时。全线由高架桥和下穿通道组成。

在武昌,二环线建设在提速。二环线控制性工程——东湖下穿隧道在今年春节前主体结构封顶。隧道主体结构完工后,进行机电设备安装、铺装路面以及系统调试,并于4月30日交付使用,与街道口高架桥连成一体,形成南湖到徐东一条快速路。

二环线水东段红庙立交进行匝道施工,工程已经全面铺开。该工程起点为和平大道,止点为中北路延长线的红庙立交,全长4001米,宽50-130米。其中,主线高架桥全长3621米,宽26米,起点接二七长江大桥下桥后的余家头立交桥,止点为中北路延长线上的红庙立交桥,主线设计车速为60-80公里/小时,双向6车道。地面辅道起点为和平大道,止点为红庙立交桥,辅道全长3938米,双向4车道,辅道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预计今年9月,二环线水东段建成,并接二七长江大桥,届时,二环线东、南段将实现通车。

梨园下穿通道也是二环线上重要节点工程,该下穿通道从鸟语林至红庙立交,全长1.38公里,为双向4车道,从梨园广场下侧穿过,在梨园医院出口,与红庙立交的匝道相连,预计今年9月完工。

■武汉三环线十年画圆

去年12月30日,随着三环线东段(青化立交—老武黄公路)9.64公里开通,武汉三环线全线通车。由此,武汉人多了一个出行的选择,市民居住多了新的区域,城市也多了一个向外发展支点。

这是武汉城市建设十余年的成果,在武汉城建历史上并不多见;三环线总投资约206亿元,在武汉城建项目上更是少见;工程全线有大型过江桥梁3座、立交桥27座、37座跨线设施(31座天桥、6座通道)、跨湖(河)桥3座、高架桥4座,桥梁和立交之多,也是极为少见的。

大武汉的两江三镇决定环线交通。三环线是武汉市区内的快速环线路,全长约91公里,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为双向六车道。

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修建,在白沙洲大桥和长丰桥建成后,22公里西环段率先通车。接着,南环段、北环段相继通车,将汉口、汉阳以及武昌串起来。

三环线通车后给力出行、居住。东段通车之后,大大拉近了青山与光谷之间的距离,将原来至少半个小时的车程缩短到10分钟。

三环线贯通,将使得主城区远城区联系更便捷。三环线以内是武汉的主城区,以外是远城区,通过三环线上光谷大道立交、野芷湖立交、常青立交、三金潭立交等20余座立交桥,市民可以在主城区与郊区之间快速进出。

三环线的贯通,过境车辆和本市车辆过江多了一个选择。很多车辆以前在西环段和白沙洲大桥过江,到光谷和武黄高速。三环全线通车后,从东北段过江,将大大缓解交通拥堵的状况。

三环通车对居住的作用也极为明显,它也串起后湖、古田、四新、南湖、东湖高新(600133,股吧)等三环线附近的10余大型组团居住区,买房所受区域限制减小。同时,周边居住的百万人将受益。

■武汉人出城越来越快

“以往,开车出城都要走几段乡间路,现在,通过三环线、高速出口路、绕城高速公路,开车快了,用时短了!”昨日,刚从英山返回武汉的长途司机何锐民对记者说,原来要走乡路、国道,要三个多小时;现在从新荣站发车,通过三环进入武英高速,也就一个多小时。

2004年起,我省启动7条武汉高速出口路建设,即汉孝、汉洪、汉蔡、武麻、武英、青郑、和左,截至2010年10月,7条高速出口路建成通车,随后,三环线全线贯通,中心城区车辆通过三环线快速开上出口路。

如今,从武汉出发,北上孝感、麻城,有汉孝、汉麻高速;南下咸宁、长沙,有青郑高速;东去黄冈、鄂州、黄石,有武英、和左高速;西去仙桃有汉蔡高速,去洪湖、监利有汉洪高速。这7条高速出口路犹如7条动脉,向武汉城市圈延伸,使得武汉与周边8座城市及邻近县区,车程都在1小时左右。武汉境内环形加放射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建成。

同时,武汉境内4条国道和16条省道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技术标准,市域内所有乡镇通二级以上公路,100%的行政村和80%的自然村湾通沥青水泥路。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2万公里。

市交委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新建、改建公路总里程2000公里,新建、续建高速公路8条、一级公路86条、二级公路80条。到2015年,公路网总里程突破13000公里。加快公路客货枢纽站场建设,形成中部地区的公路客流集散中心和交通物流中心。

同时,我市加快四环线前期工作,力争西段、南段今年开工。继续推进机场第二通道、硚孝高速公路、机场北连接线等3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确保机场北连接线今年基本建成。

■快速动车组“飞驰” 荆楚大地

“早饮珠江水,午览橘子洲,晚游黄鹤楼”、 “早上吃碗热干面,中午浦东转一转。”这些顺口溜正是2009年合武客专、武广高铁相继开通后,市民对于快速铁路网形象的概括。

现在,武汉人坐火车看到的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三大火车站:昔日一层楼候车站房,鸟枪换炮,武昌站是楚王宫(博客,微博)式高架火车站,汉口站是欧式站房,武汉站是新型通过式高铁站房,高峰时间候车能力是以往几倍。

今年春运期间,武汉第一次告别露天风雨棚,旅客可在室内等候进站。

铁路:以往铁路是铺满石子,有的只能通行一列火车,穿越中心城区,还要设置道口,铁路在人的脚下;现在,武广高铁、合武客专线路绝大部分是高架,铁路线高出地面,铁路在人的头顶,两列火车对向开行。以宜万铁路为标志的世界难度铁路通车,鄂西山区人第一次看到火车通到家门口。

列车: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火车头动力如何直接影响列车运营时速。去年底,和谐号380A在京沪高铁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现在,380A也驰骋在武广高铁。

铁道部副部长王志国表示,今年内,北京—石家庄—武汉的高速铁路也将建成通车,这与武广高铁相连,整个大京广的高铁将全线运营通车,直驰深圳。

届时,武汉人坐高速动车组2小时可到郑州、长沙、合肥;3小时能到南京、石家庄;4小时可到北京、广州、上海、深圳。

今年底,武汉至宜昌高铁建成并尽快投入运营,连接已建成的宜万铁路,从武汉乘火车到宜昌的时间可从现在的4个多小时缩短至1个半小时,四五小时可到重庆。

同时,武汉至孝感、咸宁、黄石、黄冈4条城际铁路抓紧施工,其中武汉至咸宁率先通车,形成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周边卫星城市的半小时交通圈。

据武汉铁路局统计,湖北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019公里,湖北铁路复线率和电化率达到81.3%和91.6%。

武汉,两江三镇的城市格局,人们出行曾经有过诸多不便。市委市政府站在城市未来发展的历史高度,急老百姓所急,想老百姓所想,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成绩已然显现。

三环线的通车,武汉主城区有了一条真正意义快速环线;武汉大道即将通车,给武汉人去机场开辟一条新通道;二环线的局部通车,将给过江交通创造更多便利。

与此同时,武汉的对外快速交通也长足发展,1小时开车去“邻市”串门已是触手可及,乘高铁4小时直通京广沪不再是梦想……大武汉正在谱写着最为壮观的快速交通篇。

地铁6号线沿线站点确定 武汉2017地铁规划一览

近日,记者从市国土规划局了解到,轨道交通1号线汉口北延长线、6号线的站点选址及用地情况已确定,正在公示、征集意见。

根据规划,轻轨延长线从堤角现有轻轨线路起步,跨张公堤后即到达第一站:黄浦新城站,然后继续向北,在黄陂南湖村设第二站,之后就跨府河直达汉口北,在巨龙大道北侧设站。

从金银湖开往四新的地铁6号线,起点为东西湖的环湖西路,开往假日广场站,在人民会议中心附近设东方马城站;从金银湖高尔夫球场、机场高速下穿过,到达工业学院站;在常青花园武商量贩附近设常青花园站。

随后,向南转在姑嫂树路穿过三环线,在长港路口设杨汊湖站;前行在红旗渠路口设幸福大道站、发展大道口设唐家墩站;转到香港路后在三眼桥北路口设菱角湖站、在建设大道路口设香港路站;接下来是中山大道水塔附近的江汉路站、友谊路站、宝善街站、武胜路站。在崇仁路口南转弯后过汉江,在汉阳江汉一桥桥头设琴台站;在钟家村天桥设钟家村站,沿鹦鹉大道设马鹦路站、红建路站、前进村站;进入四新后设海洋乐园站和博览中心站,终点站为设在三环线白沙洲大桥下的车辆段站。

上一篇:玩遍武汉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