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沿线风景
来源:金玉米 编辑:MY
时间:2009-07-19
关角山隧道和德令哈
过了刚察县就渐渐离开了环青海湖牧场,到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接着就会通过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海拔最高的隧道——关角山隧道,海拔3690米,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修成前,这里曾为中国海拔最高的隧道。
察尔汗盐湖的盐结晶
戈壁和万丈盐桥
在盐湖上行使时,会经过格尔木盐场和察尔汗钾肥厂,这里出产被誉为“盐湖之王”的珍珠盐,也是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年产100万吨。

格尔木和将军楼
再往南沿着注入东达布逊湖的格尔木河逆流而下,我们就来到了青藏铁路沿线除拉萨、西宁外的又一大重要城市——格尔木。“格尔木”是蒙古语,意为“河流众多的地方”。在格尔木市西郊还可见到首次修通青藏公路的慕生忠将军住过的“将军楼”。说是“将军楼”,其实就是座很简陋的砖瓦小二层楼。这个不起眼的小楼,就是格尔木当初唯一的建筑。

格拉段起点和纳赤台
火车出了格尔木市30公里的地方就是南山口车站,从这里开始就是2000年始建青藏铁路格拉(格尔木至拉萨)段的零起点。南山口是一个见证了几代中国铁路人心血重要车站。昆仑泉被传作是天宫的玉液琼浆洒落人间幻化而来,有“人间圣水”的美誉。其泉水从地下迸涌而出,长流不息,清澈甘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种纯天然的优质饮用矿泉水。

昆仑山玉珠峰
昆仑六月雪
从格尔木一出来直到翻越唐古拉山口之前,109国道就一直和铁路并行。火车继续深入昆仑山脉中,从车上看周围的山已不再是之前所见的绵延起伏,而是高大雄俊。过了纳赤台就是玉珠峰站,在此可以看到也被称作“可可赛极门”峰的玉珠峰,
“可可赛极门”是蒙语,意为美丽而危险的少女。该峰耸立于格尔木西南侧约170公里处,主峰海拔6178米,周围有15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由东向西排列,远眺犹如玉龙腾飞。
神话之源昆仑山
领略完昆仑六月雪的味道,接下来的这一段,铁路也是随着地势修建,一会是气势恢宏的高架桥,一会又是穿山的绵长隧洞。地势上升中就到了昆仑山口,这是列车将要停靠的第三站,海拔4767米,距格尔木市165公里。在此可以在昆仑山口纪念碑前合影,山口靠近公路处,还有所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纪念碑。在公路山口边还有道教祭祀山神的小神龛,虽然有些简陋,但也不失道教追求质朴自然的情趣,还有一些藏族祭祀山神的嘛呢石堆和经幡,散布着一些石碑和模糊不清的古代石刻雕像。这些遗迹质朴简陋,衬托着昆仑山,显出一种苍茫和深沉。昆仑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有“国山之母”的美称,藏语称“阿玛尼木占木松”,也为祖山之意。昆仑山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道场所在地。玉珠峰、玉虚峰现均为青海省对外开放的山峰,是朝圣和修炼的圣地。1990年格尔木市还推出了昆仑山道教寻祖旅游线。1992年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登昆仑、寻根问祖、顶礼膜拜的团多达上百个,有的台湾同胞连年在昆仑修炼,后又带家人进山朝拜,并投资兴建祭坛,十分虔诚。

可可西里无人区和野生动物通道
昆仑山口往南就算是出了海西州到玉树藏族自治州了,这里和柴达木盆地的戈壁盐湖相比完全不同,地面上有草了,是视野一望无际的高寒荒漠草原,人类很少踏足,因而又被称之为可可西里无人区。你可以感觉气候各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空气不再那么干燥了,但是更加凛冽刺骨,风中的沙子不那么多了,但寒风却更加强劲,经常像要把人吹走的样子。刚出昆仑山口,距格尔木260公里处就到了楚玛尔河,楚玛尔河藏语意为“红水河”,这里是列车停靠的第四个站点,这里比邻可可西里车站。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就位于这段铁路的右方。“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一说为“美丽的少女”,因发音不同而异)。
五道梁和风火山隧道
列车出了楚玛尔河站,距格尔木289公里处就是五道梁了,海拔4415米,此地曾被称为“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叫娘!”,又是“纳赤台得了病,五道梁要了命”。因海拔和地势,空气不流畅,又因这一带土壤含汞量较高,植被较少,造成空气中含氧量很低,被认为是青藏线上最难的地段,很容易发生高原反应。通常认为如果能安全度过五道梁,唐古拉山口问题就不大了。下一站距格尔木350公里处就是重要的风火口隧道了,海拔4780米,这里是列车将要停靠的第五站。这里是现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海拔5010米,全长1338米,全部位于永久性高原冻土层内。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气候极其不稳定,常年风雪肆虐,地上寸草不生,是一处景象壮观、奇伟的地方。风火山原名“风豁山”,因常年大风而得名。1955年号称“青藏公路之父”的慕生忠将军来此,见一片赤土,寒风呼啸,改称“风火山”。在隧道北口处设有我们的观景区,可见隧道和山浑然一体,山口时常寒风卷雪,云遮雾罩。

天路壮景
经过这段无人区的最大特点是铁路和公路都很少曲折,多数时候都是一条路直通向天际,“天路”这个称号,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天空就像古诗中所说“天似穹庐”,不同之处是这里的天是高原的天,天空呈现出幽蓝的色调,都市中的人可能只在宇航飞船快离开大气层时所拍天空的景象中见过。这里地面是深沉寒冻的高寒草原,但生命仍在此接近天际之处顽强蔓延着。

沱沱河的日出
冰川之水旁的唐古拉山站
过了风火山口下一个比较大的站就是唐古拉山站了,这里海拔4780米,距格尔木417公里,从此可以见到横跨沱沱河的大桥,还有长江源头纪念碑。这一站是列车要在格拉段上停靠的第六站,到了这一站,就出玉树州到海西州了,这是一个特殊的行政区划。长江源头包括我们在此所见的沱沱河、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峰和姜根迪如冰川。各拉丹东雪峰和姜根迪如冰川为巨大的冰雪山体,是天然固体水库,有“江河之母”之称。驰名远近的长江第一桥——沱沱河大桥就横跨在我们眼前的沱沱河滩上,青铁长江源特大桥现在就取代其第一的位置,位于沱沱河大桥的西侧,长约1344米。

唐古拉山

通天河大桥
唐三藏渡过的通天河
向下再往南走,就渐渐进入唐古拉山脉中,地势不像先前那么开阔了,连绵起伏的山峦,被披上高山草甸,柔和的像地毯铺在高原大地上。接着过了通天河大桥,周围的视野就开始收缩,进入峡谷地带。通天河在这里也被称为当曲,在此河谷宽广,水流散漫,完全不像西游记中所说,弱水三千,鹅毛不见底的险渡。
各拉丹东雪山下的小镇——雁石坪
一穿过峡谷就到了雁石坪站,这里是个高原小镇,海拔4750米,距格尔木510公里。小镇虽然处于海西州,但是已经可以看到很多那曲地区的藏族牧民。这些牧民就与在青海湖周围看到的不一样,他们是清一色纯粹的牧民,而且穿着打扮用色大胆,形式感很强,面色中高原日光留下的痕迹更重。在这个小镇还有很多各地藏区去拉萨朝拜的团体,他们也是很有特色。总之到了这里,那种西藏的味道就很浓厚了。在雁石坪镇的右方200公里左右,还有著名的山峰各拉丹东,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各拉丹东雪山海拔为6621米,是一片南北长50多公里、东西宽30公里的冰川群,共有50多条巨大的冰川。

唐古拉山口
青藏分界点——唐古拉山口
接着就向唐古拉山脉的更深处进发。虽然唐古拉山这一段是青藏铁路海拔最高的地方,但山脉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险峻,可以说是很柔和。因为山上的植被覆盖的严密,没有破坏,有些地方从远看就像人的皮肤那么细腻,有种童话般的景致,但远处的雪山和寒风又会提醒这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快到唐古拉山口时铁路会与109国道分开。唐古拉山口,公路海拔5231米,铁路海拔5072米,这里是世界铁路第一高站,也是我们列车在格拉段将要停靠的第七站。这里是青海西藏两省的天然分界线。这一带是一片冻土,泥土层的水分长年结冰,山口天气不稳定,即使夏天,公路也经常被大雪所封,冰雹、霜雪更是常见现象,此处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六成,所以一般乘客路过唐古拉山口,会有明显的高山反应。
羌塘草原
北方的草原—羌塘
从唐古拉山口出来向南,就正式进入到西藏自治区的那曲地区,“那曲”藏语意为“黑河”。这里也被称作羌塘草原,“羌塘”藏语意为北方的草原。那曲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东依昌都,南与拉萨、林芝、日喀则相连,西接阿里,北与新疆自治区、青海省毗邻,处于青藏高原腹心地带
我们将要停靠的那曲行署所在地那曲镇是青藏公路和铁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西藏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每年8月(藏历6月)举办的赛马节是藏北草原的盛会。夏日的那曲草原是一幅由蓝天、白云、彩虹、牛羊和绿草织就的锦缎画。如果有幸适逢其时,就可以领略藏北人的热情开朗和能歌善舞。有时间,还可以参观藏北名寺孝登寺。在车上你就可以明显感觉这边的草原比山北边好许多。唐古拉山的北边是高寒荒漠草原,这边就是高寒草甸区了,草长得更密、更长、水分也很多。山高了云就低,绿草覆盖的高原牧场与蔚蓝的天空在远处相接,从天际飘下来的云朵,漫成山坡上的羊群;羊群行得远了,又飘飞起来,成了头顶天空的白云。沿途也不再是无人区了,牧人和牲畜也渐渐增多,如果在公路上,时常还可以见到磕着长头朝圣的藏人。

安多县城
安多八部
火车继续往前就到了安多县帕那镇,从这里开始火车轨道和109国道又渐靠近。安多县海拔4700多米,距拉萨463公里。
“安多”是藏语,意为末尾或下部,地处唐古拉山脚下。该县在民主改革前有江措如瓦、多玛、嗄加、雪钦、雪穹、买玛、扎如和色多8个部落,
故又称安多八部。这些部落相传为14世纪末宗喀巴进藏时留居的 7 户江措如瓦部落的人, 后逐步衍变为以上8个部落, 因 7 户均来源于安多, 所以8
部落名前均冠有“安多”二字,
安多之名亦源于此。在车上可以看到安多县因铁路的修建将整个县府所在地迁移到了车站附近,在这里你将第一次见到西藏地区富有特色的民居,虽然这里是牧区的民居,有些低矮简陋,但味道绝对纯正。

黑湖
“黑湖”与“黑河”之域
从安多县出来不久火车就会经过错那湖,“错那”在藏语里是黑湖之意,但这绝对是高原没有经过污染的湖泊,跟之前所见青海的盐湖完全不同。错那湖在蓝天和草原的映衬下,波光粼粼,一湾碧水就像镜子一样镶嵌在这片高原草场上,让人心中顿生清凉舒爽。下一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那曲镇,那曲是藏北重镇,那曲地区首府所在,“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海拔4507米,距拉萨338公里。地处西藏自治区中部偏北,北与安多、聂荣县为邻
, 西与班戈相连, 西南与当雄接壤, 东接比如, 东南邻嘉黎。该地古时属苏毗部落统治, 吐蕃王朝建立后归属吐蕃, 被划为苏毗如。宋朝之后,
那曲、羊八井、那仓、朗如被称为北方四部落。196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将西藏的“黑河地区”改名为“那曲地区”。现如今一座新兴的草原城就在我们面前,那曲现代化的建设和其周围绿草盈盈的广阔草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们感慨万千。

藏北当雄草原割草季节
“被挑选的草场”——当雄
那曲火车站距那曲镇有一段距离,靠的不是很近。过了那曲镇,就会发现草原上的草长得更加的茂盛,地上的水分也更多,这里算是到了高原湿地草原了,山也因为这些草显得柔和而润泽。在这一段草原上可以常看到一户户刚定居下来的牧民家,虽然为了防高原上的风暴,修的有些低矮,但那些温馨的小屋还是让一路久看苍茫的人感到温暖。在这些家庭的周围经常有四处散布很开的牛羊和马在静静吃草或嬉戏,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就这样随着草原上生命迹象的渐多,我们就来到了当雄县的当曲卡镇,当雄县位于藏北一大神湖、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纳木错(4718米)的东面,与神湖相距70公里,与拉萨相距170公里,海拔4300米,也是青藏线沿途的重要一站。

念青唐古拉
“灵应草原神”念青唐古拉
从当雄县出来,渐渐就不是湿地了,地上长着一丛丛的灌木,也有一些沙子,但是没有青海那边那么多。接着就要翻越此行的最后一个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口海拔4620米,这里有巨大的经幡柱,是藏族用来祭祀念青唐古拉山山神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屹立在西藏高原中部,自西向东约600公里,它西接岗库卡耻,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的伯舒拉岭相接,中部略为向北凸出,它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两条大水系的分水岭,同时将西藏自治区分为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地域。海拔平均6000米以上。青藏公路和铁路西侧的当雄草原上,西北—东南走向排列着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四座七千米以上的山峰,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座落在一道山脉上,海拔7162米,这里是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中部最为突冗的高峰集中区。
羊八井
世界唯一的地热城——羊八井
列车继续往南,经过羊八井镇,人烟更加稠密,进入了半农半牧区。这里是列车一路要停靠的第八站了。羊八井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91.8公里的当雄县境内。羊八井镇,也是我国目前已探明的最大高温地热湿蒸汽田所在地,地热田面积17.1平方公里,温泉、热泉、沸泉、喷汽孔、热池、热爆炸穴星罗棋布。过去这里只是一块绿草如茵的牧场,从地下汩汩冒出的热水奔流不息、热汽日夜蒸腾。现在位于藏北羊井草原深处的羊八井地热电厂,已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试验基地,也是当今世界唯一利用中温浅层热储资源进行工业性发电的电厂。你可以看到,在海拔4300米的羊八井盆地上,现已兴起一座全新的地热城,地热开发利用正向综合性方向发展。近10多年来,这里建成了蔬菜基地以及畜产品、硼砂加工厂等企业。目前,电厂已有8台3000千瓦机组,总装机2.5万千瓦。到去年底,共为西藏发电12亿千瓦小时,
年发电量在拉萨电网中占45%。

楚布寺
“上谷极乐”——堆龙德庆
过了羊八井镇,铁路由朝西南向左转成东南向,当列车沿着羊八井河朝前行驶时,就进入了高山峡谷区,列车在峡谷中穿行,河流湍急,冲击着河中巨大的石头,气势汹汹。这里和高寒草原广阔壮丽的风景完全不同。这条河是雅鲁藏布江的一条支流。这里的山海拔虽然没有之前的那些高,但是山势很险,落差很大,有些像横断山区的景象。由于是农区,民居也显得比牧区的高大许多。列车将在此穿行过又一个青藏铁路上有名的工程——羊八井隧道。羊八井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隧道。

过了刚察县就渐渐离开了环青海湖牧场,到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接着就会通过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海拔最高的隧道——关角山隧道,海拔3690米,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修成前,这里曾为中国海拔最高的隧道。

察尔汗盐湖的盐结晶
戈壁和万丈盐桥
在盐湖上行使时,会经过格尔木盐场和察尔汗钾肥厂,这里出产被誉为“盐湖之王”的珍珠盐,也是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年产100万吨。

格尔木和将军楼
再往南沿着注入东达布逊湖的格尔木河逆流而下,我们就来到了青藏铁路沿线除拉萨、西宁外的又一大重要城市——格尔木。“格尔木”是蒙古语,意为“河流众多的地方”。在格尔木市西郊还可见到首次修通青藏公路的慕生忠将军住过的“将军楼”。说是“将军楼”,其实就是座很简陋的砖瓦小二层楼。这个不起眼的小楼,就是格尔木当初唯一的建筑。

格拉段起点和纳赤台
火车出了格尔木市30公里的地方就是南山口车站,从这里开始就是2000年始建青藏铁路格拉(格尔木至拉萨)段的零起点。南山口是一个见证了几代中国铁路人心血重要车站。昆仑泉被传作是天宫的玉液琼浆洒落人间幻化而来,有“人间圣水”的美誉。其泉水从地下迸涌而出,长流不息,清澈甘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种纯天然的优质饮用矿泉水。

昆仑山玉珠峰
昆仑六月雪
从格尔木一出来直到翻越唐古拉山口之前,109国道就一直和铁路并行。火车继续深入昆仑山脉中,从车上看周围的山已不再是之前所见的绵延起伏,而是高大雄俊。过了纳赤台就是玉珠峰站,在此可以看到也被称作“可可赛极门”峰的玉珠峰,
“可可赛极门”是蒙语,意为美丽而危险的少女。该峰耸立于格尔木西南侧约170公里处,主峰海拔6178米,周围有15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由东向西排列,远眺犹如玉龙腾飞。

神话之源昆仑山
领略完昆仑六月雪的味道,接下来的这一段,铁路也是随着地势修建,一会是气势恢宏的高架桥,一会又是穿山的绵长隧洞。地势上升中就到了昆仑山口,这是列车将要停靠的第三站,海拔4767米,距格尔木市165公里。在此可以在昆仑山口纪念碑前合影,山口靠近公路处,还有所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纪念碑。在公路山口边还有道教祭祀山神的小神龛,虽然有些简陋,但也不失道教追求质朴自然的情趣,还有一些藏族祭祀山神的嘛呢石堆和经幡,散布着一些石碑和模糊不清的古代石刻雕像。这些遗迹质朴简陋,衬托着昆仑山,显出一种苍茫和深沉。昆仑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有“国山之母”的美称,藏语称“阿玛尼木占木松”,也为祖山之意。昆仑山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道场所在地。玉珠峰、玉虚峰现均为青海省对外开放的山峰,是朝圣和修炼的圣地。1990年格尔木市还推出了昆仑山道教寻祖旅游线。1992年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登昆仑、寻根问祖、顶礼膜拜的团多达上百个,有的台湾同胞连年在昆仑修炼,后又带家人进山朝拜,并投资兴建祭坛,十分虔诚。

可可西里无人区和野生动物通道
昆仑山口往南就算是出了海西州到玉树藏族自治州了,这里和柴达木盆地的戈壁盐湖相比完全不同,地面上有草了,是视野一望无际的高寒荒漠草原,人类很少踏足,因而又被称之为可可西里无人区。你可以感觉气候各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空气不再那么干燥了,但是更加凛冽刺骨,风中的沙子不那么多了,但寒风却更加强劲,经常像要把人吹走的样子。刚出昆仑山口,距格尔木260公里处就到了楚玛尔河,楚玛尔河藏语意为“红水河”,这里是列车停靠的第四个站点,这里比邻可可西里车站。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就位于这段铁路的右方。“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一说为“美丽的少女”,因发音不同而异)。

五道梁和风火山隧道
列车出了楚玛尔河站,距格尔木289公里处就是五道梁了,海拔4415米,此地曾被称为“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叫娘!”,又是“纳赤台得了病,五道梁要了命”。因海拔和地势,空气不流畅,又因这一带土壤含汞量较高,植被较少,造成空气中含氧量很低,被认为是青藏线上最难的地段,很容易发生高原反应。通常认为如果能安全度过五道梁,唐古拉山口问题就不大了。下一站距格尔木350公里处就是重要的风火口隧道了,海拔4780米,这里是列车将要停靠的第五站。这里是现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海拔5010米,全长1338米,全部位于永久性高原冻土层内。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气候极其不稳定,常年风雪肆虐,地上寸草不生,是一处景象壮观、奇伟的地方。风火山原名“风豁山”,因常年大风而得名。1955年号称“青藏公路之父”的慕生忠将军来此,见一片赤土,寒风呼啸,改称“风火山”。在隧道北口处设有我们的观景区,可见隧道和山浑然一体,山口时常寒风卷雪,云遮雾罩。

天路壮景
经过这段无人区的最大特点是铁路和公路都很少曲折,多数时候都是一条路直通向天际,“天路”这个称号,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天空就像古诗中所说“天似穹庐”,不同之处是这里的天是高原的天,天空呈现出幽蓝的色调,都市中的人可能只在宇航飞船快离开大气层时所拍天空的景象中见过。这里地面是深沉寒冻的高寒草原,但生命仍在此接近天际之处顽强蔓延着。

沱沱河的日出
冰川之水旁的唐古拉山站
过了风火山口下一个比较大的站就是唐古拉山站了,这里海拔4780米,距格尔木417公里,从此可以见到横跨沱沱河的大桥,还有长江源头纪念碑。这一站是列车要在格拉段上停靠的第六站,到了这一站,就出玉树州到海西州了,这是一个特殊的行政区划。长江源头包括我们在此所见的沱沱河、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峰和姜根迪如冰川。各拉丹东雪峰和姜根迪如冰川为巨大的冰雪山体,是天然固体水库,有“江河之母”之称。驰名远近的长江第一桥——沱沱河大桥就横跨在我们眼前的沱沱河滩上,青铁长江源特大桥现在就取代其第一的位置,位于沱沱河大桥的西侧,长约1344米。

唐古拉山

通天河大桥
唐三藏渡过的通天河
向下再往南走,就渐渐进入唐古拉山脉中,地势不像先前那么开阔了,连绵起伏的山峦,被披上高山草甸,柔和的像地毯铺在高原大地上。接着过了通天河大桥,周围的视野就开始收缩,进入峡谷地带。通天河在这里也被称为当曲,在此河谷宽广,水流散漫,完全不像西游记中所说,弱水三千,鹅毛不见底的险渡。

各拉丹东雪山下的小镇——雁石坪
一穿过峡谷就到了雁石坪站,这里是个高原小镇,海拔4750米,距格尔木510公里。小镇虽然处于海西州,但是已经可以看到很多那曲地区的藏族牧民。这些牧民就与在青海湖周围看到的不一样,他们是清一色纯粹的牧民,而且穿着打扮用色大胆,形式感很强,面色中高原日光留下的痕迹更重。在这个小镇还有很多各地藏区去拉萨朝拜的团体,他们也是很有特色。总之到了这里,那种西藏的味道就很浓厚了。在雁石坪镇的右方200公里左右,还有著名的山峰各拉丹东,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各拉丹东雪山海拔为6621米,是一片南北长50多公里、东西宽30公里的冰川群,共有50多条巨大的冰川。

唐古拉山口
青藏分界点——唐古拉山口
接着就向唐古拉山脉的更深处进发。虽然唐古拉山这一段是青藏铁路海拔最高的地方,但山脉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险峻,可以说是很柔和。因为山上的植被覆盖的严密,没有破坏,有些地方从远看就像人的皮肤那么细腻,有种童话般的景致,但远处的雪山和寒风又会提醒这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快到唐古拉山口时铁路会与109国道分开。唐古拉山口,公路海拔5231米,铁路海拔5072米,这里是世界铁路第一高站,也是我们列车在格拉段将要停靠的第七站。这里是青海西藏两省的天然分界线。这一带是一片冻土,泥土层的水分长年结冰,山口天气不稳定,即使夏天,公路也经常被大雪所封,冰雹、霜雪更是常见现象,此处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六成,所以一般乘客路过唐古拉山口,会有明显的高山反应。

羌塘草原
北方的草原—羌塘
从唐古拉山口出来向南,就正式进入到西藏自治区的那曲地区,“那曲”藏语意为“黑河”。这里也被称作羌塘草原,“羌塘”藏语意为北方的草原。那曲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东依昌都,南与拉萨、林芝、日喀则相连,西接阿里,北与新疆自治区、青海省毗邻,处于青藏高原腹心地带
我们将要停靠的那曲行署所在地那曲镇是青藏公路和铁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西藏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每年8月(藏历6月)举办的赛马节是藏北草原的盛会。夏日的那曲草原是一幅由蓝天、白云、彩虹、牛羊和绿草织就的锦缎画。如果有幸适逢其时,就可以领略藏北人的热情开朗和能歌善舞。有时间,还可以参观藏北名寺孝登寺。在车上你就可以明显感觉这边的草原比山北边好许多。唐古拉山的北边是高寒荒漠草原,这边就是高寒草甸区了,草长得更密、更长、水分也很多。山高了云就低,绿草覆盖的高原牧场与蔚蓝的天空在远处相接,从天际飘下来的云朵,漫成山坡上的羊群;羊群行得远了,又飘飞起来,成了头顶天空的白云。沿途也不再是无人区了,牧人和牲畜也渐渐增多,如果在公路上,时常还可以见到磕着长头朝圣的藏人。

安多县城
安多八部
火车继续往前就到了安多县帕那镇,从这里开始火车轨道和109国道又渐靠近。安多县海拔4700多米,距拉萨463公里。
“安多”是藏语,意为末尾或下部,地处唐古拉山脚下。该县在民主改革前有江措如瓦、多玛、嗄加、雪钦、雪穹、买玛、扎如和色多8个部落,
故又称安多八部。这些部落相传为14世纪末宗喀巴进藏时留居的 7 户江措如瓦部落的人, 后逐步衍变为以上8个部落, 因 7 户均来源于安多, 所以8
部落名前均冠有“安多”二字,
安多之名亦源于此。在车上可以看到安多县因铁路的修建将整个县府所在地迁移到了车站附近,在这里你将第一次见到西藏地区富有特色的民居,虽然这里是牧区的民居,有些低矮简陋,但味道绝对纯正。

黑湖
“黑湖”与“黑河”之域
从安多县出来不久火车就会经过错那湖,“错那”在藏语里是黑湖之意,但这绝对是高原没有经过污染的湖泊,跟之前所见青海的盐湖完全不同。错那湖在蓝天和草原的映衬下,波光粼粼,一湾碧水就像镜子一样镶嵌在这片高原草场上,让人心中顿生清凉舒爽。下一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那曲镇,那曲是藏北重镇,那曲地区首府所在,“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海拔4507米,距拉萨338公里。地处西藏自治区中部偏北,北与安多、聂荣县为邻
, 西与班戈相连, 西南与当雄接壤, 东接比如, 东南邻嘉黎。该地古时属苏毗部落统治, 吐蕃王朝建立后归属吐蕃, 被划为苏毗如。宋朝之后,
那曲、羊八井、那仓、朗如被称为北方四部落。196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将西藏的“黑河地区”改名为“那曲地区”。现如今一座新兴的草原城就在我们面前,那曲现代化的建设和其周围绿草盈盈的广阔草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们感慨万千。

藏北当雄草原割草季节
“被挑选的草场”——当雄
那曲火车站距那曲镇有一段距离,靠的不是很近。过了那曲镇,就会发现草原上的草长得更加的茂盛,地上的水分也更多,这里算是到了高原湿地草原了,山也因为这些草显得柔和而润泽。在这一段草原上可以常看到一户户刚定居下来的牧民家,虽然为了防高原上的风暴,修的有些低矮,但那些温馨的小屋还是让一路久看苍茫的人感到温暖。在这些家庭的周围经常有四处散布很开的牛羊和马在静静吃草或嬉戏,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就这样随着草原上生命迹象的渐多,我们就来到了当雄县的当曲卡镇,当雄县位于藏北一大神湖、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纳木错(4718米)的东面,与神湖相距70公里,与拉萨相距170公里,海拔4300米,也是青藏线沿途的重要一站。

念青唐古拉
“灵应草原神”念青唐古拉
从当雄县出来,渐渐就不是湿地了,地上长着一丛丛的灌木,也有一些沙子,但是没有青海那边那么多。接着就要翻越此行的最后一个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口海拔4620米,这里有巨大的经幡柱,是藏族用来祭祀念青唐古拉山山神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屹立在西藏高原中部,自西向东约600公里,它西接岗库卡耻,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的伯舒拉岭相接,中部略为向北凸出,它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两条大水系的分水岭,同时将西藏自治区分为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地域。海拔平均6000米以上。青藏公路和铁路西侧的当雄草原上,西北—东南走向排列着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四座七千米以上的山峰,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座落在一道山脉上,海拔7162米,这里是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中部最为突冗的高峰集中区。

羊八井
世界唯一的地热城——羊八井
列车继续往南,经过羊八井镇,人烟更加稠密,进入了半农半牧区。这里是列车一路要停靠的第八站了。羊八井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91.8公里的当雄县境内。羊八井镇,也是我国目前已探明的最大高温地热湿蒸汽田所在地,地热田面积17.1平方公里,温泉、热泉、沸泉、喷汽孔、热池、热爆炸穴星罗棋布。过去这里只是一块绿草如茵的牧场,从地下汩汩冒出的热水奔流不息、热汽日夜蒸腾。现在位于藏北羊井草原深处的羊八井地热电厂,已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试验基地,也是当今世界唯一利用中温浅层热储资源进行工业性发电的电厂。你可以看到,在海拔4300米的羊八井盆地上,现已兴起一座全新的地热城,地热开发利用正向综合性方向发展。近10多年来,这里建成了蔬菜基地以及畜产品、硼砂加工厂等企业。目前,电厂已有8台3000千瓦机组,总装机2.5万千瓦。到去年底,共为西藏发电12亿千瓦小时,
年发电量在拉萨电网中占45%。

楚布寺
“上谷极乐”——堆龙德庆
过了羊八井镇,铁路由朝西南向左转成东南向,当列车沿着羊八井河朝前行驶时,就进入了高山峡谷区,列车在峡谷中穿行,河流湍急,冲击着河中巨大的石头,气势汹汹。这里和高寒草原广阔壮丽的风景完全不同。这条河是雅鲁藏布江的一条支流。这里的山海拔虽然没有之前的那些高,但是山势很险,落差很大,有些像横断山区的景象。由于是农区,民居也显得比牧区的高大许多。列车将在此穿行过又一个青藏铁路上有名的工程——羊八井隧道。羊八井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隧道。

上一篇:透视中国内地富人区
下一篇:中国十大最美的避暑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