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旅游>国内>

觅食四季 在中国你不知道的好味

来源:金玉米 编辑:星星 时间:2014-12-04

 食物不说谎,如果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食物在口口相传之中,在技艺流传里保存着历史的真相。食物也不夸张,这些日常的,民间的口感,代代相传,摒弃了工业化生产,拒绝了利益与添加剂,在一餐一饭中,表达着中国式的生活方式。在寻找中国味道的路上,我们能细品中国。

  春之绍兴

  绍兴是水城,河道纵横,人们常常以舟代步。春天的杏花微洒里,乘坐乌篷船穿行在绍兴城区,小船次第穿越过会祖桥、姒家桥、庙下桥、望陵桥,远远见到仓桥直街,烟雨朦胧间,似乎回到鲁迅幼时的绍兴。

  茴香豆算是绍兴最知名的一种小吃,它的出名也得益于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他在咸亨酒店花九个铜钱买两碗酒一碟茴香豆,还细究“茴”字的四种写法。北京孔乙己餐厅的出品总监陈庆说,“茴香豆是以蚕豆为原料,用清水泡软,入锅加配料用文火慢煮至涨熟,口感清香软糯,鲜嫩,价格便宜,是寻常百姓最常吃的下酒菜。”


  在绍兴,蚕豆被称为“罗汉豆”,其剥开之后颇像一个罗汉憨态可掬端坐其中,而当地把新鲜的豌豆也叫做鲜蚕豆,这是由于豌豆上市之时,刚好是蚕季。绍兴人周波说,“旧时绍兴的讲究是‘十豆过酒’,寻常酒馆的柜菜中少不了鲜罗汉豆、鲜蚕豆、带壳鲜毛豆、茴香豆、盐青豆、爆开豆、兰花豆、芽罗汉豆、笋煮豆、鸡肫豆……”

  我们在鲁迅故居门前的小店里吃盐青豆、鸡肫豆过酒,盐青豆煮的时候不加茴香桂皮,而是加糖和盐,事先不经过浸泡,煮的时候皮涨而豆不涨,等冷却之后豆壳收缩起皱,豆色青绿,外有盐花,如果讲究一点儿会加入一些甘草末,口感筋道;而鸡肫豆则是以黄豆为原料,加入酱油慢慢文火细煮,往往加入笋干一起煮,用以提味,煮熟之后再烘至半干,口感坚韧,味如鸡肫。

  绍兴传统特产是“三大缸”:酱缸、染缸、酒缸。关于茴香豆,当地还有民谣:“桂皮煮的茴香豆、用的是谦裕同兴好酱油,曹娥买来上青豆,东关雇来好煮手,嚼嚼韧纠纠。”即便如今,绍兴人还是喜欢吃本地酱油作坊里生产的酱油,颜色黑亮,豆香浓郁。在河边,经常可以见老人慢悠悠喝酒,随手从兜里掏出几颗茴香豆。这些下酒小吃初吃不觉得出奇,细细咀嚼却颇有深味,契合着绍兴人的性格:外圆内方、灵秀惠巧。时代在变革,城市在裂变,食物却是连接从前与现在的一根链条,因为各种过酒小吃的缘故,叫人觉得鲁迅时代的绍兴并未走远。

  外地游客初到绍兴,往往被景区四处可见的臭豆腐晃得眼花缭乱,都是镶了牙边的杏黄幡子,“臭豆腐”的大字招摇,似乎不吃一次臭豆腐,算不得到过绍兴。河边也往往能见到做臭豆腐的摊贩,5块钱一份,小火在油锅里煎炸,需要趁热吃,臭里带香。

然而对于一个真正的绍兴人来说,臭豆腐只是小儿科,在绍兴美食谱系之中,“臭”是一个别样风情的滋味,臭苋菜梗、臭千张、臭腌蛋、臭百叶、臭冬瓜、臭咸鲞……各种“臭烘烘”的美食,成就了绍兴别致的滋味。我们在咸亨酒店吃小菜下酒,这里的下酒菜都是小菜,一盘盘一碟碟,不隆重,其间可以见绍兴风情。在所有“以臭为美”的食物中,臭苋菜梗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许多食物都是经由苋菜梗发酵而成的卤液腌渍而成。

  苋菜是江南一带常见的蔬菜,春天发芽,初长时极嫩,只需放置在沸水中几个搅滚之后迅即捞出,点几滴香油就是一道鲜美的蔬菜。等苋菜老了,苋菜杆粗壮,这就成了做臭苋菜梗的原料。绍兴人田原现居北京,她回忆小时候家里制作臭苋菜梗的过程,似乎还能闻到当时的滋味。


 

  夏之武汉

  站在黄鹤楼上可以远观长江,天气有些阴沉,只能见到模糊的一片,渡轮在长江中影影绰绰浮现。1957 年建造的长江大桥横跨武昌与汉口,人们称之为“一桥”,如今包括在建的,武汉横跨长江的大桥共有8 座。武汉被汉水与长江分割,因此形成武汉三镇的格局,武昌、汉阳、汉口气质上多有不同。武汉作为九省通衢之地,当地美食也是融合南北,有着码头商埠文化的感染,各种小吃丰富,各种夜宵发达。武汉美食暗含着武汉人的气质:平实、热闹,世俗世界的烟火滋味。

  武汉素来都有夏日夜晚出来吃宵夜的传统,夏季的武汉夜晚比任何一个城市都显得更红火、通透。标准的一碗热干面,再来一份小龙虾,越是夏天,越要吃得汗流浃背、红红火火。乐评人李皖1989 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武汉的《长江日报》,报社地址在滨江路,他幻想着从办公室的窗户里可以见到长江,当他到了才知道,离江边还很远,并且都是装卸货物的码头。开始的许多年,他厌恶这个如同大乡村的城市,直到十多年之后,他才开始喜欢这座世俗而热闹的城市,到如今他已经和所有武汉人的一天从一碗热干面开始。


  是否钟爱热干面,几乎成了武汉人的价值标准。我们抵达武汉的第一顿饭也是在街头的热干面摊上开始的。在武汉的街头,散落着大量的面馆,生意好的,需要排上长长的队伍,为的只是3 块5 一碗的热干面。武汉人把吃早餐叫做“过早”,武汉人之间的问候语往往是“您家好,过早?”热干面的做法简单,却又细致入微,讲究颇多。热干面所用的面是水切面,碱味十足,橙黄细长。食用前一天,将面煮得半熟捞起,淋上香油拌好,阴凉。第二天一早,将一锅水烧得滚烫,用一种特制的竹笊篱装上一把面,在锅里浸上片刻即熟。热干面的作料熟好了淋上,计有麻油、酱油、芝麻酱、胡椒、味精、榨菜丁、辣萝卜丁。讲究一些的,芝麻酱会用香油调和。

判断一碗热干面的标准是面条劲道,拌均后放一会儿也不会粘连。武汉最有名的热干面是蔡林记,武汉诗人小引说,在他小时候经常被父亲带着去中山大道的蔡林记,200 多平米的店经常是人满为患,转身都不得空。而武汉的一位出租车司机推荐我们去庞记,24 小时不打烊,是许多人的深夜食堂,白天2 两3 块,晚上4 块。门脸简陋,却能得武汉热干面的精髓。“蔡林记现在都是游客去吃的。”出租车司机补充说。

  吃热干面总是要搭配一碗糊米酒,最后再来一碗面汤才来得舒适。而今武汉的热干面多是放在一次性的餐盒中,走在路上,即便尘土漫天,也能见到时尚的姑娘小伙一边疾驰一边吃热干面的情景。而武汉的公交车司机在等红灯的时候大吃热干面,也是武汉街头文化的一景。热干面对于武汉人已经不是简单的食物,而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武汉有数量众多的美食街,闻名遐迩的吉庆街、时尚的武汉新天地、初见规模的楚河汉街,多半集中在汉口。在功能区分上,汉口是武汉的商业中心,而武昌则是教育中心。武汉名厨邓景华管理着许多个高端会所,他说,要想理解武汉的气质,就要去路边小馆。


  秋之昆明

  每年从初秋开始,是云南的菌子季。菌子季里,在云南每一座山上,都有采菌人,他们清早踏着露水上路,走几十里的山路,背着竹筐,细细地在山林中寻找菌子。我9 月初来到位于昆明官渡区福德村的木水花野生菌批发市场时,不到上午9 点,已经有些冷清了。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野生菌批发市场,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全省各地的商贩拉着新鲜的菌子抵达市场,那时天还是黑的。在恍惚的灯光下,市场里闪烁着菌子的香气。在市场的正门处,不是卖冰鲜野生菌的,而是新鲜的菌子,种类繁多的菌子摆满一地,如同一地精灵。即便一个对菌子种类完全陌生的人,走一遍下来,也会对不同菌子的形状、品质了然于胸。9 月初,正是鸡枞菌最好的时节,品相不错的鸡枞每公斤可以卖到300 元,每根鸡枞身上还都挂着红土,它们整齐地摆在地上。


  在福照楼,厨师黄金磊正在后厨切牛肝菌,他把牛肝菌洗净、切片,准备好辣椒和蒜头,热锅里放一点儿猪油,把牛肝菌爆炒。这是云南最常见的吃法,炒出来的牛肝菌鲜香脆嫩。当地人做牛肝菌有讲究,如果在铲子上沾着牛肝菌也要拨到锅里,因为有的牛肝菌有微毒,也为避免有的炒不熟,加入大量的蒜头也起到解毒的作用。

  在随便一个家常小馆里,也能吃到青头菌,青头菌没有毒性,适合做汤,味道鲜嫩。也能在厨房里见到工作人员细细地侍弄一朵干巴菌,这是一种难伺候的菌子,里面往往有沙土,徐徐细细弄干净,然而做出来的确是霸道的美味。而时下最应景的菌子是鸡枞,滇菜里面关于鸡枞的做法琳琅满目:鸡枞汤、红烧鸡枞、白汁鸡枞、火夹鸡枞、云腿烩鸡枞、鸡腰烩鸡枞……鸡枞以黑色为最佳,如果过了菌子季,还可以做成油鸡枞,可以一直吃到冬天。油鸡纵的做法简单,需要用到的食材包括鸡枞、菜油、干辣椒、花椒、草果和八角,所有的配料在油锅里煎炸,加入鸡枞,小火收汁,煎到色黄而不脆起锅,就可以放在瓷坛里储存。油鸡枞在云南家家户户都能见到,无论是做面条还是米线,都可以放一点儿进去,鲜美至极。特别是凉米线,用油鸡枞拌了,也是别致的美味。

对于当地的名厨来说,米线和汽锅鸡不能代表云南,但是对许多外地人来说,只有吃完了一碗小锅米线和一份汽锅鸡,才得以确认真的到了昆明。在昆明,大街小巷遍布着米线店,各种口味和风格,几块钱一碗,买来尘世幸福。而在菜市场,最显眼的位置也是卖米线的摊贩。昆明的米线分为两种:干浆米线和酸浆米线。干浆米线是细米线,口感偏硬,更适合带汤煮食;酸浆米线是粗米线,口感软糯,入口微微发酸,更适合做豆花米线、卤米线。在昆明,如果你在一家小店不特别说明,端上来的往往是酸浆米线。

  关于米线的来历,有人说起源于蒙自,有人说起源于建水,没有定论,但的确是云南人最日常的吃食。豆花米线是昆明独有,米线下面有一大团水嫩的豆花,表面加上“帽子”,“帽子”相当于北方话中的“卤子”,一般都是肉末为主,还会有韭菜、豌豆尖等等,如果在夏天可以搭配一杯木瓜水或者甜米酒,冰爽宜人。


  冬之太原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种特别的食物,只在当地人的口感中流通,如同方言,是这个城市味觉的秘密。于北京,这种食物是豆汁儿,于太原,这种食物是头脑。在冬季的早晨,头脑是寒冷天气里温暖人心的吃食。对许多太原人来说,每天早上去老店里点上一份头脑,一份烧麦(在店里叫稍梅),一壶黄酒,算是标配,当地人称之为“一碗一提一壶”。头脑上桌,往往令外地人迷惑,一大碗白色的糊糊,其中有黄芪、煨面、藕片、山药、羊肉,另外加入黄酒、酒糟以及羊尾油。进餐时,搭配腌韭菜。并不加盐调味,微微发甜,入口有轻微的苦,沈宏非吃过太原的头脑,后来他写文章说:“在北方人吃来,那是一锅忘了放盐也不上调料的涮羊肉;在南方人吃来,则像是发酵到一半就被迫中止的酒酿;就连那肥白的羊肉,也是兀自肥白,萧然物外。此刻,那一小碟腌制过的韭菜,简直就成了救命稻草。”

  头脑是一种寒凉天气里的早点,每年只有白露到第二年清明有售。在太原,最著名的老店名为清和元,原来在桥头街,现在搬到了铜锣湾附近的一处小区内。这里以头脑闻名,一年四季早餐有售。太原人陈和平说,感受太原人吃头脑一定要在冬天,“6 点钟之前赶到清和元,天还黑着,店里已经挤满了人,吃一碗头脑,一天都不会觉得冷。”他说,许多店都会有“头脑月票”,方便每天都去的老客人。

  关于头脑的来源,普遍的说法是来源于傅山,他是太原人,明末清初的书法家、医学家。在许多后世的武侠小说中,傅山傅青主一直都是反清复明的精神偶像。这款头脑就是他孝敬母亲的滋补膳食,算是药膳。而清和元也是傅山题字,关于“清和元”的头脑,大多数人的解释是:“宰割清朝和元朝的头脑”,而有考据者称,根据傅山题写店名上留下的年号,那时清朝尚未成立,还叫后金。初喝头脑并不习惯,几口之后,才觉得有些入戏。搭配的一壶黄酒也与常见的绍兴黄酒不同,这种黄酒产自山西代县,以黄米酿造,口感偏甜。餐厅的老板很热心地教我们如何正确地饮用:“先夹一口腌韭菜,再喝一口头脑。”这就如同豆汁店的掌柜,细心教外人如何饮用豆汁:“你得吃一口焦圈,配上一口咸菜,再来一口豆汁,慢慢喝,得咂摸。”

即便在太原,许多年轻人也吃不惯头脑了。他们的选择是一碗羊汤。羊汤在各地的叫法不同,在太原,就叫羊杂割。

  太原最有名的羊杂割老店是郝刚刚羊杂割,每天清晨都要排队。锅里常年不衰地煮着一锅浓白的羊汤,羊杂与羊肉都是提前备好的,羊汤滚开,空碗中放入羊杂,把羊汤反复浇入碗中,烫熟。一碗羊杂割下肚,再搭配上两个酥得掉渣的小饼,一夜的沉梦才算惊醒。

  柳巷是太原最繁华的商业街,犹如北京的王府井。这条热闹的街上,店铺林立,烟尘滚滚,店铺里放着声音嘈杂的音乐,早已寻不到当年“杨柳依依”的自然风光。

  许多老建筑都在最近几十年拆除了,关于太原老城墙的遗址,只能寻到一段百余米的老城墙。倒是在柳巷周边做了新的商业街,名为“巴黎大街”和“铜锣湾”。

  这都是上世纪90 年代的建筑,至今也有点破旧。这几乎是90 年代许多个城市的现实:为了证明国际化,许多地产项目都冠以“巴黎”“罗马”、“纽约”等名头。


  两旁有一些小吃摊贩,最常见的是“碗秃”,据说这是平遥叫法,当地叫灌肠,由荞麦面制成,先做成糊,放入碗内上锅蒸熟,售卖的人迅速在碗秃上放花刀,浇入陈醋,香油、姜末、辣椒油,混合搅拌着吃。在夜市上闲逛,能闻到空气中浓浓的陈醋香,当地人介绍,这是宁化府醋厂传来的香味。山西陈醋有名,其中宁化府陈醋又是其中翘首,在柳巷还存留有一部分醋厂,每到冬天,许多市民还是习惯排队在这里用塑料桶打醋。

  旧日的风华只存留在地名上:酱园巷、柴市巷、米市街、羊市街、铁匠巷、棉花巷、典膳所、晋府店……太原也有钟楼和鼓楼,钟楼早已经消失不见,鼓楼也已经荡然无存,只在鼓楼街上还留着一座唱经楼,如今正在修缮。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