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权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历史贯串上下五千年。作为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不少少数民族政权,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权。
一、九黎部落(上古时期)
蚩尤,上古神话故事中人物,据传蚩尤面如牛首,有八只脚,三头六臂,刀枪不入,善使用斧、戈、刀进行战斗。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的首领。
通过整理古籍,我们了解最多的就是这位九黎部落的首领曾经与以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展开激烈的战争,最后在逐鹿之野被黄帝打败,将其“身体异处,故别葬之”。蚩尤带领的九黎部落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少数民族政权,中国自古有“成王败寇”之说,黄帝战蚩尤逐渐被演绎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蚩尤慢慢的也就变成了邪恶的代表。但是,蚩尤战败后,其部下大多归降黄帝,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讲,我们中国人中有不少也属于蚩尤的后代。
二、前秦(350年-394年)
前秦,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由氐族建立。公元350年氐族茯洪占据关中,史称三秦王。前后共历六主,历时上共存在四十四年。
兴盛时期,其疆域东起朝鲜,西抵葱岭,南并川蜀,北逾阴山,几乎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地图,唯有南方的东晋能与之抗衡。淝水之战后,东晋大败前秦,前秦军队死伤大半,前秦从此一蹶不振。原先归附的民族纷纷独立,黄河以北再度陷入混乱局面。
前秦时期,选官实行“才尽其用,官称其职”,改变了官位长期被氏族豪门垄断的局面,极大的改善了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同时,前秦时期各位皇帝也非常重视教育,开设学堂,维修校舍,请儒家名士讲学,极大的促进了人才的培养,此外,还注重社会风气的培养,提倡“礼百神、旌节义,继绝世”,弘扬德化,教化百姓。社会风气、竞学之风日渐兴盛。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三、北魏(386年-534年)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朝代,是由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公元386年,前秦分裂,拓跋珪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同年四月,改称魏王。公元398年,正式定国号“魏”,史称“北魏”。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北魏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前后存在148年,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使得佛教得以空前发展;此外孝文帝汉化改革:禁止鲜卑族穿胡服,改穿汉服;朝廷上禁止说鲜卑语,改说汉话,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通婚等。孝文帝为推广汉文化不惜以牺牲本民族文化为代价。极大的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宗教文化的发展。
四、辽(916年-1125年)
辽国,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所建立。辽与北宋、西夏鼎立,是统治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1125年为金所灭.历九帝,共计二百一十年。
金庸先生笔下的《天龙八部》中的一代大侠乔峰,就是契丹族,每每看到乔大侠为了南宋和辽之间不再发生战争,舍身跳崖的场景,不禁让人唏嘘不已。真实的历史也确实是大辽没有攻打下南宋,而是和南宋、西夏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最后被金所灭,余部逃到大漠以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再回到中原。
辽做为少数民族政权,契丹族原为游牧民族,辽朝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统制,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辽主张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有效地促进中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与融合。辽朝的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西域地区,因此在唐朝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更将辽朝(契丹)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
五、金(1115年-1234年)
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所建,正式国号大金。先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等地。1234在蒙古和南宋的联合进攻下灭亡,共历十帝,凡一百二十年。
金国作为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质浓厚。初期采取贵族合议的勃极烈制度,后吸收辽朝与宋朝制度后,逐渐由二元政治走向单一汉法制度。军事上采行军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其铁骑兵与火器精锐,先后打败周边诸国。经济方面多继承自宋朝,陶瓷业与炼铁业兴盛,对外贸易的榷场还掌控西夏的经济命脉。
金朝在文化方面也逐渐趋向汉化,杂剧与戏曲在金朝得到相当的发展,金代院本为后来元曲的杂剧打下了基础。
六、元(1271年—1368年)
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深刻地重塑了宋后中国的历史。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对中国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清(1636年—1912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明将吴三桂降清,清军随随即入关,同年迁都北京,从此清朝成为全国统治集团。
清朝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逐渐走向鼎盛。史称“康乾盛世”。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清朝统治者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并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但是封建专制也推向了最高峰。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后记:
无论中国历史上出现多少个少数民族政权,其结果无一不是与中原地区的汉文化互相融合,共同发展。不得不说的是,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文化惯性、包容性和兼收并蓄的特点,这也是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年不曾断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