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故居
郑板桥故居位于兴化市东城湾郑家巷内,郑家巷南边,早先是一片竹林,再向南便是一条悠悠东去的溪河。故居以东20米处有一座古板桥,横跨在护城河上。古板桥在明代是木板结构,到清代改为砖质拱桥,长约三丈,宽约一丈,是东城湾居民进城的必经之地。
板桥幼年时,乳母费氏几乎每天都要背着他走过古板桥,去为他买一只烧饼当早餐。童年时代的郑板桥曾在古板桥河边捉虫捕蟹、嬉戏玩耍。青年时代的郑板桥曾踯躅桥头,观赏岸边的兰叶竹影。“吾家家在烟波里,绕秋城藕花芦叶,渺然无际。”这是郑板桥在一首词里对家居环境的描述,正是出于这份美好感情,他才给自己取号“板桥”。
其实板桥周边的景观远远不止这些,板桥曾自撰一联:“东邻文峰古峰;西近才子花洲。”说的就是他家正东偏南方向有一座建于明代的文峰塔,西南方向有明代文学家宗臣读书的“百花洲”。大自然造就的美景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深深植根在郑板桥的心灵,赋予他独特的禀性和气质。
郑板桥故居,原来叫做“郑家大堂屋”,是板桥父亲郑立庵家居课徒之处,原为草屋两间,在郑板桥做官后才改建为瓦屋。瓦屋坐北朝南,正屋两边各有三间披屋,大门朝东。进门的门楼上方原有进士第匾额,门内有一方小院,院内篁竹青翠、兰草清幽。1983年,故居重修时拆迁了南边的住户,大门改为朝南。在正屋东侧新砌了小书斋,在南边新砌了三间瓦屋。摘去了原挂于正屋中间屋檐下的“聊避风雨”匾额,改为四字砖雕,嵌入朝北三间瓦房的门檐上。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郑板桥故居是在1983年重建而成的,有门楼、正屋、厢房、书斋、厨房、塾馆等建筑,庭院清雅,兰竹萧疏,保持了板桥先生笔下“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境。
故居门额上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的“郑板桥故居”5个大字,门厅上方悬挂着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题写的“郑燮故居”匾额。绕过福字照壁,就是故居的一方天井,庭院的角落栽种了许多竹子。板桥一生爱竹,他以竹为缘,与竹结伴,能将眼前之竹化为胸中之竹,胸中之竹再化为纸上之竹。花台竹子丛中还有一块柱状的石头,坚硬无比像是用斧头劈过,板桥的绘画作品中常能看到此类孤傲的石头。院子四周还种有兰花,荷花,松柏和腊梅,表现了主人的喜好和高洁正直的品格。
堂屋,又称大堂屋,但其实并不算大。在堂屋的两侧悬挂着板桥先生书画木刻作品,还有郑板桥同学顾于观、王国栋以及“扬州八怪”金农、李鱓等人书画作品复制件。堂屋正中是徐渭的书画作品复制件。徐渭,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等,他是我国明清时期文人画的鼻祖。板桥曾请扬州道人吴于河专门刻了“青藤门下牛马走”印章,以表达自己对徐渭的无比崇敬之情。
东房是板桥当年居住的卧室,非常简陋,仅仅摆放了睡柜、站柜等。西房是板桥乳母费氏的卧室。郑板桥幼年丧母,是在乳母的关怀照顾下长大的。板桥曾写过一首《乳母诗》,怀念乳母费氏对他的关爱,表达了对费氏无以报答的歉疚之情。
庭院东侧有一个八角门,里面是小书斋。这里是板桥读书、写字、作画的地方。书斋前有一方很小的天井,幽雅宁静。当年前方的院墙只有一人来高,每当日光、月光照射竹子,竹影就会映在窗纸和粉壁上,风一吹动,竹枝就不断摇曳,形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竹图,这样的“投影”成为板桥写竹画竹最好的启蒙,正如板桥所言:“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庭院西边是郑家的厨房,里面有兴化地区传统的土灶、水缸、烧草、火钳等,此外还挂有一副板桥写给好友袁安石的木刻楹联:“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这正是板桥早年粗茶淡饭清贫生活的写照。
朝北的三间,是郑板桥父亲郑立庵赖以为生的塾馆。塾馆的门额上有砖刻板桥手迹“聊避风雨”。郑板桥小时候就在这里和父亲的学生一起刻苦读书。
厨房以北有一个小门,通向拥绿园。拥绿园原来并不在此处,而在兴化儒学街西首升仙荡浮沤馆旁边。当年从潍县任上罢官归里,一套铺陈,一具阮弦,两夹板书,驮载在三头毛驴的背上,郑板桥踏上了南归路。这时的郑家大堂屋已由嗣子郑田一家居住,板桥无处安身。好友李鱓闻知板桥归来而无栖身之所,就将浮沤馆书斋东边几间闲置房屋划给板桥居住。板桥入住后,自题匾额“聊借一枝栖”悬于堂上。后李鱓又将浮沤馆北侧空地划给板桥,建成一所园林式别墅,板桥命名为“拥绿园”。2003年,兴化市政府将拥绿园移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