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旅游>非洲>

神秘的埃及

来源:金玉米 编辑: 时间:2008-12-27

埃及概况
国名: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
独立日:2月28日(1922年)
国庆日: 7月23日(1952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白、黑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部分中间有国徽图案。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纯洁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征埃及过去的黑暗岁月。
国徽: 为一只金色的鹰,称萨拉丁雄鹰。金鹰昂首挺立、舒展双翼,象征胜利、勇敢和忠诚,它是埃及人民不畏烈日风暴、在高空自由飞翔的化身。鹰胸前为盾形的红、白、黑三色国旗图案,底部座基饰带上写着“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国花:莲花
国石:橄榄石
国家政要:总统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muhammed hosni mubarak),1981年10月当选,1987年10月、1993年10月、1999年9月三次连任;总理艾哈迈德·纳齐夫(Ahmed Nazef) ,2004年7月任职。

最古老的文明加上间断了文明消失,还有未知的金字塔、木乃伊等所有这些都增加了其神秘感。下面简单看一些关于埃及的文明特色吧

埃及人

经学者考证,埃及的科普特人,就是古埃及人的后裔。

科普特这个词在古希腊语中意思是“埃及人”。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传到埃及,多数古埃及居民成为基督徒。后来阿拉伯人占领埃及,埃及被伊斯兰化,但仍有一些古埃及人坚持原来的基督教信仰,今天的科普特人就是他们的后裔。目前,在埃及全国,科普特人占总人口的15%左右,他们也讲阿拉伯语,科普特语仅仅是“宗教语言”,在宗教场合使用。
大部分科普特人信仰的是基督教东正教派的一个分支,称为科普特教,它的教义和宗教仪式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科普特教神职人员的着装也自成风格,他们均穿黑大袍,戴黑大帽,留长胡子。科普特东正教会不承认罗马教皇,不接受其领导,完全独立自主。它的首领也称教皇,除埃及外,科普特教皇的“辖区”还包括埃塞俄比亚等邻国。

埃及语言

尼罗河谷已消亡语言。埃及语与闪米特语、乍得语、库施特语以及柏柏尔语族同属闪-含语系。学者们根据文献资料,常把埃及语的历史划分为五个时期:上古埃及语(自公元前以前~约前2200),中古埃及语(约公元前2200~约前1600),近古埃及语(约公元前1550~约前700),通俗埃及语(约公元前700~约公元400),以及科普特语(约2~17世纪)。关于上古埃及语知识的主要来源为古代传记文献(始于第三王朝末期即约公元前2575)、第四至第六王朝(约公元前2575~约前2150)国王的诏令以及第五、第六王朝(约公元前2465~约前2150)国王死后,为其灵魂祝福而刻写的金字塔巫术咒语铭文。金字塔铭文的有些段落据信为第一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925~约前2775)之前的文物。学者们都认为中古埃及语是这种语言的标准语阶段。它的文学语言以公元前约2200年通行的口语为基础。在阿肯那顿统治时期(公元前1353~前1336),虽然近古埃及书面语替代了中古埃及语作为官方语言,但是中古埃及语仍继续用于大多数碑铭及文学创作中直至公元初期。溯源于约公元前196年的罗塞塔石碑的象形文字铭文,是企图用标准语言书写的一种尝试。近古埃及语文献主要是些手稿,虽然也存在有少数碑铭。

发达的古埃及的天文学

在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曾有过繁荣的古代埃及文明。埃及的观天工作最初是由僧侣们担任的,他们注意观测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运动,并从很古的时代起就知道了预报日食和月食的方法。可惜,这种方法是严格保密的,详细情况不得而知。
古代埃及人制定了自己的历法。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这就是说,天文学知识的产生来自于对自然界的观察。每年6月,尼罗河洪水泛滥,从上游冲来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得以茁壮成长。由此,埃及人产生了“季节”的概念。

 

埃及的木乃伊

人们每每说到古埃及时,除了对她源远流长的灿烂历史抱以敬意外,还会被奇特的尼罗河文明深深吸引。金字塔、木乃伊、象形文字和太阳历,这些古埃及的文化结晶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中极为珍贵的部分。神秘的木乃伊题材对现代人人来说,具有着非凡的吸引力。
 
根据希罗多德和狄奥多勒斯的说法,木乃伊制作主要采用埃及某些地区特别是奈特龙洼地出产的氧化钠使尸体完全干燥,之后吸出脑髓,向脑部注入药物,然后再取出内脏,仅仅留下心和肾。再后用椰子酒和捣碎的香料洗净体腔,注入树脂或者是浸过树脂的亚麻布等物,原样缝好。这样当然是不够的,尸体还将全部埋入氧化钠中干燥70天,之后进行清洗,涂上油膏和香料。最后的步骤是用上等的亚麻布将尸体严密包裹起来,在亚麻布上涂满树脂。
古埃及人并不会把内脏随意处置,所有被切除的内脏全部要经过干燥处理,然后用亚麻布包裹,装入瓶中,置于墓室内。当然,要想完全按照这套法子来制作木乃伊,并不容易,这大约需要消耗掉1000多米的优质亚麻布,普通的平民是没有如此财力的,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如此。这或许部分解释了为何留存至今的木乃伊相当稀少。
木乃伊的制作工艺说明了古埃及人能够规模化地生产相关用品,比如充作干燥剂的氧化钠和优良的亚麻纺织品。古埃及人无疑掌握了丰富的化学和医学知识,并且在很早的时候就能并且被允许解剖尸体,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也间接证明古埃及人的宗教观和欧洲人大相径庭,要知道,在古希腊,解剖尸体是重大罪过。

简而言之,木乃伊就是通过涂敷香料保存下来的尸体。古代埃及人相信人的生命不会终结,即使在"死"后,生命仍有可能通过某种方式延续,而尸体就是灵魂栖息的场所。因此,为了保护死者的肉体,古埃及人研制出了一套极为先进的防腐方法。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古埃及人没有留下有关木乃伊制作方法的文字记载,不过后人的研究推论出了一套"木乃伊理论",这或许能够解释古埃及人的神奇高超的医学秘密。
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公里吉萨高地的胡夫金字塔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巨石建筑,建于4500多年前,被称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在埃及境内已发现的110座金字塔中,吉萨高地的祖孙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卡法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是最古老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个法老王胡夫统治时期,被认为是胡夫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古埃及,每位法老从登基之日起,即着手为自己修筑陵墓,以求死后超度为神。胡夫大金字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方,误差不超过圆弧的3分,底边原长230米,由于塔外层石灰石脱落,现在底边减短为227米,倾角为51度52分。塔原高146.5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相当于一座40层摩天大楼,塔底面呈正方形,占地5公顷。
胡夫金字塔的塔身由大小不一的230万块巨石组成,每块重量在1.5吨至160吨,石块间合缝严密,不用任何粘合物。如把这些石头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块并排列成行,其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的2/3。胡夫金字塔工程浩大,结构精细,其建造涉及测量学、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各领域,被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石头建筑,至今还有许多未被揭开的谜。

金字塔

两千五百年前,一名希腊经师写下眩人耳目的古代七大奇观清单 :罗德斯岛巨像、奥林匹亚宙斯神像、埃及金字塔、法洛斯灯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以弗所阿提密斯神庙以及毛索罗斯王陵墓,他说:心眼所见永难磨灭。
在世界七大奇迹中,金字塔位居第一。迄今为止, 我们对金字塔的了解无非是种种猜测。
据拜占庭菲罗所分类的七大奇观中,只有埃及金字塔(Pyramids of Egypt) 巍然独存,目前埃及约有八十多座金字塔,始建於公元前2686年至公元前2181年。重点位於『基沙』(Giza)、『萨卡拉』(Saqqara)及『孟斐斯』(Memphis)。它能被列为七大奇观之首,是因为在没有先进的科技协助下,单靠一些原始工具及人力,竟可建成如此宏伟的建筑。甚至现今最先进科技也未能做到,那古代埃及人到底是怎样建造?另外,金字塔的神秘至今仍是一个谜。无怪不少人认为金字塔是古代外星人留下的建筑物。更有人指出金字塔并非埃及人所建,而是外星文明所建的遗迹。

 


芸芸的金字塔中,以基沙的三大金字塔最为闻名於世,包括古夫王(Khufu)、卡夫拉王(Khafre)及孟卡拉王(Menkaure)三座最为宏伟及完整的。

一、古夫王金字塔
古夫王是斯奈福尔王和霍特普勒丝的儿子,是第一位在基沙台地上兴建金字塔的国王。他的金字塔底部边长230公尺,高46公尺,用了共260万块,每块重达二吨半的石头,堆积而成,是埃及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象徵国王至高无上的神格化王权。一般人称这座金字塔为大金字塔,目前仅知古夫王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2543年至公元前2520年),对他的事迹,则所知甚少。古夫王金字塔的四周,特别是南北两侧,整整齐齐地排列著许多第四、五王朝的贵族平顶石墓,宛如众星拱月一般,衬托出古夫王金字塔无与伦比的威势。
古夫王金字塔令人吃惊的地方,可能是方位的测定之准确。底部四边几乎是正北、正南、正东、正西,误差更少於1度。这般准确的方位绝不是偶然定出来的,考古学家认为是建筑师以右框星为指标定出来的。
古夫王金字塔更是巴黎铁塔未建成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而且经历三次地震依然岷屹立不倒。考古学家在古夫王金字塔中的一个封闭的坑洞,找到一艘表面斑驳的雪松木船,长43公尺,宽5公尺,是古夫王的继承人杰德夫勒王为他建造,目的是让它载送古夫王前往永生世界。

二、卡拉夫王金字塔
卡拉夫王继古夫王金字塔后在基沙兴建的第二座金字塔,规模足可与古夫王金字榙相媲美,内部构造则较为简单,其简朴的情形,当邻近贵族平顶石墓的富丽堂皇和守护的狮身人面像形成强烈对比。

三、孟卡拉王金字塔
卡拉夫王的继位者孟卡拉王,同样地在基沙兴建金字塔,不过规模比前者为小,底部边长只有108公尺,高度也只有67公尺,实际体积仅及古夫王金字塔十分之一,而且所用的石块较重,雕凿较粗糙,可能在仓促下建成的。

 


狮身人面像
雄伟的狮身人面像横卧在埃及基沙台地上,守卫著卡拉夫王金字塔已达五千年之久。终年咆哮的风沙不断侵略这座庞大的石像,在长达五千年的岁月中,大半时间都被数吨流沙深埋地底。古埃及人常用狮子代表法老王,象徵其无边的权力和无穷的力量,这种法老王既是神又是人的观念,促使了狮身人面混合体的产生。早在四、五千年前,古埃及已出现许多狮身人面像,其中最早出现的便是基沙巨像。巨像高66呎、长240呎,姿态十分雄浑而优雅。
据说当时本来没有想到要雕凿狮身人面像,由於卡夫拉王金字塔竣工时,附近采石场里的石块都被挖去建造金字塔,只剩下一块巨大的圆顶石灰石,挡住卡夫拉王金字塔。有一位不知名的雕刻家独排众议,把巨石雕刻成狮身人面像,用以纪念卡夫拉王。可惜巨像雕成不久,即为流沙掩埋。1920年代,来自欧洲的考古学家合力消除了巨像的流沙,加以修葺,使这座巨像重新雄踞於卡夫拉王金字塔前,凝视著浩瀚的黄沙。

 

游览埃及,徜徉在人类古文明的发源地,你或许会对人类有新的发现,对人生有新的感悟。

 

上一篇:毛里求斯岛
下一篇:撒哈拉沙漠之游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