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母亲之路-66号公路


66号公路是美国历史上主要的交通要道之一,1926年11月11日开工建设,1927年完工。由于州际公路的发达,1985年6月27日被美国公路系统废弃不用。目前被列入国家风景道路而命名为“66号历史公路”(Historic Route 66)。这条公路沿线路段历经了许多改善与重新排列,包括更改路径与长度。许多路径的改变给予旅人更快更安全的途径,或者绕道避开都市拥挤的市区。比如西边终点本来在洛杉矶,却移往更西边的圣莫尼卡。66号公路是1930年代向西部移民的一条主要公路,对于沿途的经济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美国的著名电影《汽车总动员》就是以该公路作为背景的。
如今已不存在于美国公路地图上的66号公路,可说是20世纪上半叶最为风光的一条公路,开始兴建于1927年,隶属于美国的公路系统,直到1938年才宣告完工。此公路由芝加哥一路连贯到洛杉矶,甚至还向南延伸至圣塔蒙尼卡(Santa Monica)。途经伊利诺州、密苏里州、堪萨斯州、奥克拉荷马州、德州、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以及加州;全长2448哩(约3939公里),横跨八大州、三个时区,串联并缩短了当时美国中西部到西岸的路程。
随著66号公路的发达,往来旅客增多,沿途乡镇相继地发展起来,小型商店(mom-and-pop-business)应运而生,提供旅客加油、餐饮、购物的服务。加上公路平稳好走,深受卡车司机青睐,于是日日车水马龙,成为重要的东西运输通道。
当年的美国中西部还经历过一场大干旱,66号公路再一次成为穷困潦倒的农民的救命线,他们沿着66号公路这条惟一通往加利福尼亚的公路逃亡至西部,开拓新生活。正如美国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在小说《愤怒的葡萄》里所写的那样:“66号公路是母亲之路,是飞翔之路……”66号公路,见证着一个民族的苦难,却也见证了美国人自由、勇敢与进取的精神。

多年来,美国66号公路有过许多名称。由于66号公路从芝加哥到奥克拉荷马城(奥克拉荷马州首府)的那段在美国版图上呈一条对角线,在当时在美国公路中绝无仅有,因此在建成通车时它被称作“大对角线公路”。此后,出于宣传的目的,66号公路被美国66号公路组织命名为“美国主干道”。这个名称也被美国40号公路的支持者们使用,但显然66号公路那群人更成功。在约翰·斯坦贝克(CaesarZX译注二)的小说《愤怒的葡萄》中,这条公路被称作“母亲路”。于是这个名字就被沿用了。最后,,66号公路在1952年又被美国66号公路组织非正式地命名为The Will Rogers Highway(“威尔·罗杰斯”公路,CaesarZX译注三)。向这位幽默作家致敬的牌子至今还竖立在在加州的圣莫尼卡。

由于66号线跨越了许多著名景点,如画布沙漠(the Painted Desert)、大峡谷(Grand Canyon)、以及亚利桑那州的陨石洞等。因此,大战过后的五○年代,从原以运送物资为主,摇身一变成为美国人由东部到加州度假的主要干道。 随著66号公路的兴起,沿途一些地域性的景点,诸如印地安圆锥形帐棚的汽车旅馆(teepee-shaped motels)、印地安文物小铺、鳄鱼观光农场等等,也跟著发展起来。甚至有些店家看到商机,开始推出创意的行销手法。
第一家速食餐厅Red's Giant Ham-burg's,在密苏里州应运而生,并且发明了所谓“得来速”(drive-through)的经营方式,让旅客不需下车,就可轻易买到可口的汉堡。而第一家麦当劳(Mc Donald's)亦在这个时期,于加州的圣伯纳汀诺(San Bernardino)诞生。有些商店更是出奇招,当时沿路上有间牛排馆,推出了一份72盎司的牛排,声称只要能在一小时内将它解决的人,就可免费享用这巨无霸牛排;许多人看了这份广告后蜂拥而至,店家也因此发了公路财。诸如此类的景点,逐渐地改变了66号公路原本朴实的风貌,但也因此让66号公路的声誉大涨;它见证了20世纪初美国市井小民的生活,其历史价值,不只是段公路史,也成为了美国现代化的缩影。

虽然66号公路已经不复见于公路地图,但仍有一群人对于这条道路念念不忘,怀念它曾经带给美国民众的点点滴滴。于是在1990年,分别在亚利桑那州和密苏里州成立了「66号公路联盟」(National Historic Route 66 Federation),藉此聚集同好,并唤起美国人对它的记忆。66号公路即使经历了几许兴衰,但它在美国公路史上,永远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它是美国最早由东岸通往西岸的大道,由于其对角线的路径(从芝加哥到圣塔蒙尼卡),打破以往东西向公路皆为横向的限制,更缩短了由东到西的时间。66号公路不仅是美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它在美国开拓西部(Westward Movement) 历史上,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