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旅游>北美洲>

芝加哥旅游的四大必去之处

来源:金玉米 编辑:豪宅 时间:2014-07-10

芝加哥(Chicago)城市名。位于美国中西部,属伊利诺州,东临密歇根湖。芝加哥及其郊区组成的大芝加哥地区,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市和洛杉矶的第三大都会区。芝加哥地处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为美国最重要的铁路、航空枢纽。芝加哥同时也是美国主要的金融、文化、制造业、期货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自1833年建市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都市之一。芝加哥常见的别名包括:“第二城”,“风城”,“芝城”等。同名的还有歌剧、电影等。

 


 



第一个芝加哥必须要去的西尔斯大厦(Sears Tower)。

 

希尔斯大厦(Sears Tower) 是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一幢摩天大楼,用作办公楼,SOM建筑设计事务所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西尔斯百货公司设计。楼  西尔斯大厦远景高442.3米,共地上108层,地下3层,总建筑面积418000平方米,底部平面68.7×68.7米,由922.9米见方的正方形组成。希尔斯大厦在1974年落成时曾一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楼,超越当时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在被马来西亚的“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厦”(双子塔)超过之前,它保持了世界上最高建筑物的纪录

 

25年。根据高楼与都市住宅委员会(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Habitat)目前所使用的四分类建筑物高度判断法,虽然希尔斯大厦在“不含塔尖顶层顶板高度”、“最高使用楼层高度”两项上输给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含塔尖建筑结构高度”一项上输给了台北101大楼,但加上楼顶天线后总高 527.3的希尔斯大厦仍拥有四类头衔中的“含天线总高”世界纪录,

  

直至2004年台北101塔建成以前,西尔斯大厦一直保持着“世界最高屋顶”和“世界最高居住层”的桂冠。它由著名的SOM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整个施工工期不到两年半时间,工程于1974年竣工。它的高度为442米(1,450英尺),共108层,内部总共有45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室和商业空间。在西尔斯大厦开工建设前,大厦的场址被西昆西街(WestQuincyStreet)一分为二,西尔斯公司为此支付给芝加哥市270万美元实现了街道分割。

大厦结构工程师是1929年出生于达卡的美籍建筑师F.卡恩。他为解决像西尔斯大厦这样的  高层建筑的关键性抗风结构问题,提出了束筒结构体系的概念并付诸实践。整幢大厦被当作一个悬挑的束筒空间结构,离地面越远剪力越小,大厦顶部由风压引起的振动也明显减轻。顶部设计风压为305千克力/平方米,设计允许位移(振动时允许产生的振幅)为建筑总高度的1/500,即900毫米,建成后最大风速时实测位移为460毫米。

所有的塔楼宽度相同,但高度不一。大厦外面的黑色环带巧妙地遮盖了服务性设施区。大厦采用由钢框架构成的成束筒结构体系,外部用黑铝和镀层玻璃幕墙围护。其外形的特点是逐渐上收的,即150层为9个宽度为23.86米的方形筒组成的正方形平面;5166层截去一对对角方筒单元;6790层再截去另一对对角方筒单元,形成十字形;91110层由两个方筒单元直升到顶。这样,既可减小风压,又取得外部造型的变化效果。西尔斯大厦顶部的设计风压为3千帕,容许位移为建筑物高度的1/500,即90厘米,建成后在最大风速下的实测位移为46厘米。

 

大厦的造型有如9个高低不一的方形空心筒子集束在一起,挺拔利索,简洁稳定。不同方向的立面形态各不相同,突破了一般高层建筑呆板对称的造型手法。这种束筒结构体系是建筑设计与结构创新相结合的成果。

  

西尔斯大厦用钢材76000吨,即1.62公斤/平方米。每平方米用钢量比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帝国州大厦降低20%,仅相当于采用5跨框架结构的50%。这种束筒结构体系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是高层建筑抗风结构设计的明显进展。

 


 



大厦内有两个电梯转换厅,分设于第33层和第66层,有五个机械设备层。大厦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在房间内和各种管井、管道内普遍装设烟感器、报警器和电子控制的消防中心的消防系统。楼内的自动喷水装置在火警发生时可将水自动喷洒于任何地点。位于大厦不同高度上的屋顶平台在火警时可用于安全疏散。大厦中安装了102部电梯。一组电梯分区段停靠,从底层有高速电梯分别直达第33层和66层,再换乘区段电梯至各层;另一组从底层至顶层每层都可停靠。

 

大厦高443米,是当今世界最高建筑物之一。总建筑面积418000平方米,地上110层,地下3层。底部平面68.7×68.7米,由922.9米见方的正方形组成。在这些正方形的范围内都不另设支柱,租用者可按需要分隔。整个大厦平面随层数增加而分段收缩。在51层以上切去两个对角正方形,67层以上切去另外两个对角正方形,91层以上又切去三个正方形,只剩下两个正方形到顶。大厦结构工程师是1929年出生于达卡的美籍建筑师法兹勒汗(Fazlur Khan)

 

他为解决像西尔斯大厦这样的高层建筑的关键性抗风结构问题,提出了束筒结构体系的概念并付诸实践。整幢大厦被当作一个悬挑的束筒空间结构,离地面越远剪力越小,大厦顶部由风压引起的振动也明显减轻。顶部设计风压为305千克力/2,设计允许位移(振动时允许产生的振幅)为建筑总高度的1/500,即900毫米,建成后最大风速时实测位移为460毫米。大厦的造型有如9个高低不一的方形空心筒子集束在一起,挺拔利索,简洁稳定。不同方向的立面,形态各不相同,突破了一般高层建筑呆板对称的造型手法。这种束筒结构体系是建筑设计与结构创新相结合的成果。

 

情报部门担心恐怖分子“脏弹”袭击的目标很可能是位于芝加哥的美国第一高楼西尔斯大  厦。因为在“9·11”事件发生以前,“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曾把西尔斯大厦列为继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之后的下一个恐怖袭击目标。落网的“基地”组织骨干哈立德·穆罕默德在接受审讯时也承认,他和他的侄子拉姆齐·优素福曾通过翻看年鉴类资料来找出“美国经济奇迹的象征”,然后将它们作为打击目标。10年前,他们曾按这种思路策划了世贸中心地下停车场爆炸案。

  

据报道,“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已经投资约650万美元加强西尔斯大厦的安全措施,其中包括:为大楼安装了更多的数码相机;任何人进入大楼必须持安全卡;警力增加;改善了大楼内部与政府部门及外界的通信联系等。

 

第二个要去的地方要属是海军码头(Navy Pier)。

 

海军码头1916年建成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码头,也一直是芝加哥的地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此处被暂时作为军用领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作为训练海军及集会的广场,也曾是伊利诺伊大学最初的临时校址。随后的几十年间,此码头处于沉寂状态。1989年芝加哥政府投资 15 亿美元重新修建码头,1994年重新对游人开放。如今则成为芝加哥最为著名最为热闹的游乐场所。夏季常常有许多免费的活动及音乐会,尤其是在展览馆内,常年活动不断。


 


  

走近海军码头,空荡荡的停车场外的草地上,一群大雁在风雪中低头觅食。为了能拍到群雁飞翔的照片,我踩着厚厚的积雪靠近雁群,试图惊飞它们,可雁群旁若无人继续在雪中刨食,我进而挥手驱赶,它们像家鹅一样摇摆着身子挪开几步,又低头啄起草来,任我如何驱赶,它们就是不飞,最后只得摇头作罢。

  

海军码头北侧的芝加哥河边,远处停泊着一艘桅杆高耸的仿古海盗船,估计在夏日会驶向湖中,供游客欣赏湖光水色,也可从湖面饱览全城风姿,但现在只是静静地停泊在港内,等待着下一次开船的日子。河边有几个人在那儿垂钓,我们驻足观看,一会儿功夫,就有半尺来长的鲈鱼被钓上来,看看他们身边的桶里,已有不少收获,而且清一色都是金黄色的鲈鱼,看来河中鲈鱼资源很丰富。后来听说在这儿钓鱼必须取得有关部门发放的许可证,否则就属违法。

 


 

 

我们沿着河边一直走到人工岛的尽头,芝加哥河与密歇根湖的交汇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大铁锚,那是芝加哥号巡洋舰送给海军码头作为纪念的。站在那儿向湖上望去,两道防波堤远远伸向湖中,围成一个港湾,两座灯塔遥相呼应,为进出港的船舶指引方位。港湾中横卧一道石堤,把港湾分隔成内外两个区域,石堤上停满了海鸥,成了一座小小的鸟岛。拐过广场就是海军码头的南侧,岸边停泊着许多豪华游艇,还有一艘消防艇。码头大道的另一侧则是一长排错落有致的建筑,有古典格调的,有现代透明玻璃墙顶的,还有帆布穹顶的,中间有一个大平台,有绿化、雕塑,还建有摩天轮和旋转木马等游乐设施,室外大道边则绵延不断地分布着露天酒吧、咖啡座等,虽时值冬季无人落座,但可想见天气回暖时这里的繁华喧闹。

 

第三个我要说的是林肯公园动物园(Linkoln Park Zoo)。

 

林肯公园动物园(Lincoln Park Zoo)位于林肯公园的南面,建立于1868年,由于得到社会的资助,所以是免费开放的。目前大约有一千两百只动物以此为家,其中数巨蜥、加拉帕歌斯大海龟、光秃秃的鼬鼠、水果蝙蝠和蜘蛛最为引人注目。此外,该动物园在大猩猩养殖方面位居世界前列,如果幸运的话您将能看到黑猩猩用蜡笔在广告板上画画。


 



林肯公园完全是开放式的。从网上了解到,它是芝加哥市内最大的公园,位于市中心东北部,是填塞密歇根湖的一部分而建成的,长达八公里,占地近500公顷。公园内有奇花异树保护区、动物园、沙滩浴场、帆船码头、网球场、博物馆,还有美国最大和历史最久的高尔夫球场,公园内的动物园有400种、2000多只动物,年平均参观人数超过400万名。此外,公园内还有历史协会及科学协会所提供的展览,包括有林肯史籍、天文及自然历史展等等。

林肯公园动物园被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普瑞兹科家庭儿童动物园(Pritzker-Family-Children's-Zoo),另一部分是动物园农场(Farm-in-the-Zoo),在这个小型的动物园农场里有农场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猪、奶牛、马等动物,儿童们还可以在这里直接喂养它们。动物园北面有一个池塘,里面有大雁、野鸭、天鹅、木头野鸭和许多不知名的小鸟。

 

动物园有一个Regenstein非洲之旅的场馆,是由室外和室内环境共同组成的栖息地,大象、长颈鹿、犀牛以及其他大型哺乳动物生活在这里,大型的玻璃密封箱可以让您面对面的观看游动的侏儒河马和充满马达加斯加蟑螂的石礁。

 


 

在动物园的中心有一个受欢迎的海狮池,它是斑海豹、海豹、灰海豹和加州海狮的家园。此外还有一个小型的爬行动物馆。

 

除了动物,动物园里还有热带植物馆,以及可以搭乘天鹅船的小码头等其他设施。

 

最后我要说的,也是芝加哥最有名的,含金量最高的云门(Cloud Gate)。

 

芝加哥千禧公园的云门(云扉)(Claud Gate)也叫豆豆(Bean),有人则称之为芝加哥“魔镜”,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向公众开放展示后已成为芝加哥新的城市地标。自从2006515日落成之后,就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以至于市长宣布落成那天为“云门日”。


 



 

这款雕塑的主体造型类似于一个变态椭圆体,高33英尺,长66英尺,宽42英尺,重约110吨。市民们给它的昵称叫做“豆豆”,因为这种描述似乎更加形象。云门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滴水银一样,它采用抛光不锈钢制成,因此无须任何的花纹修饰即可将周围的景色映入其中,不同时间不同角度所看到的“豆豆”都是不同的。通过这种独特的设计使得一个原本“单调”的外表拥有了非常丰富的内容。设计者Anish·Kapoor称之为“通往芝加哥的大门,映射出一个诗意的城市。”

 

它的形状太奇特了,据说国内卫生部来的人称它为“腰子”。

 

确实没有想到雕塑也可以做成这样,用“大创意” 来形容感觉还不够“刺激” !用“神奇”这个词吧,是否有点太夸张?你若到了现场观看,相信你就不会怀疑了。

 

神奇的不仅是雕塑本身,而且受众非常喜欢它。在离它几百米的地方,就能感受到它带来的“巨大视觉冲击力”,好象是外星不明物体,以及那一束束耀眼的“光芒”!即使是这样,无数的游客,学生还是“义无返顾”地涌向它,与它“贴身”玩个够,完全与雕塑融为一体!雕塑甚至与整个芝加哥也融为一体(不锈钢做成的雕塑Cloud Gate完全将周围的建筑“映”进去了)。

 


 



它那别具一格的外形、超反射的表层和巨大的尺寸,实际上是由 168 个独立的不锈刚板制成的。这些不锈钢板是用山高-Carboloy 的铣刀和刀片进行加工的。在一年半的项目期间,一直在使用 OctoMill 八面刃铣刀、 TurboMill 旋风铣刀和盘铣刀。

 

你可以在豆豆的不锈钢镜面上看到云卷云舒中芝加哥的天际线,还可以进入云门,站在雕塑内部,感受镜面中无数个的自己融合在芝加哥的景色中。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