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旅游>北美洲>美国>纽约>

纽约主要景点推荐

来源:金玉米 编辑:精品宝石 时间:2015-09-29

 纽约,世界最大的城市,在这里,摩天大厦林立,有著名的第五大道(Fifth Avenue俗称第五街)、对世界经济极具影响力的华尔街Wall Street,以及艺术家们向往的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 
 

 

曼哈顿(Manhattan)是美国东部哈得孙河下游的一座岛屿,亦为纽约市市中心所在。曼哈顿区与纽约县(New York County)边界线相同,包括曼哈顿岛、一些其他小岛和陆地的一部分。2000年,纽约县人口为153万7195人;面积上来说此县是纽约州最小的县。但此区是纽约市乃至全美国、全世界最繁华的地方之一,极多影视文艺作品的背景选在这里。

在曼哈顿,“上下城”的用法和其他美国城市有区别。在这里,上城(uptown)指的是北部,下城(downtown)指的是南部,如“上城列车”的意思是驶往北部的列车。休斯顿街以北,几乎所有东西走向的街道用数字标记,从南往北递增(反映岀当时的扩展是从南往北)。“上城”和“下城”一般指南北,不过“上城”有时候也特指曼哈顿岛北部(第59街以北),“下城”特指南部(第23或14街以南)。第23街和59街中间的部分称作中城(midtown)。

在美国其他城市,“下城”(downtown)一般指商业中心区或闹市区。而曼哈顿有两个商业区,一个是南部的金融区,另一个是新的中城商业区。

在“下城”中,也包括“下曼哈顿”地区(Lower Manhattan)。此地区包括巴克利街和布鲁克林桥以南的所有地点。著名建筑有市政府、华尔街、世界贸易中心原址等。

同样的,“上城”的最北部叫做“上曼哈顿”地区(Upper Manhattan)。由于距中城较远,此地区不及其他地方热闹,经常被视为和南布鲁克林一般的偏僻远郊。

虽然曼哈顿只是纽约市的一个区(或纽约县),但很多本地人在提到曼哈顿的时候都会用“城里”(The City)来称呼。

 第五大道是纽约曼哈顿区的中央大街,道路两旁是玻璃幕墙闪闪发亮的高楼大厦。西装革履的男士和身穿时装的女士,拿着公文包,进出高楼大厦,呈现出一幅高雅、时尚的美国现代生活图景。它是“最高品质与品位”的代名词,而它的尊崇与华贵源自19世纪初富有的纽约人将住宅选在了当时还只是一条乡间小道的最南端,今天它已经是纽约的商业中心、居住中心、文化中心、购物中心和旅游中心。很少有街道能像第五大道那样可以包揽那么多家货品齐全、受人喜爱的商店。这些商店很多都拥有多家分店并享誉世界。可以想到的名店几乎都可以在这条大街上找到,可以想到的商品也几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货品丰富、品牌齐全、高档优质成为美国第五大道的特点,品牌的运作成为寸土寸金的第五大道的突出特点。且伊丽莎白•雅顿公司第五大道香水的出品,更是以曼哈顿的摩天大楼为瓶侧线条,据说其淡淡花香恰到好处地表达女性自信、现代以及智慧、知性、优雅的一面,诠释了纽约第五大道的优雅、华丽、品味、时尚及活力,令香水狂有一种想把她喝下去的冲动。如此100多年来,第五大道一直站在成功的峰顶,人们也没理由怀疑第五大街不能再继续保持100年的成功。
第五大道必去之所:
  帝国大厦、纽约公共图书馆、第61街附近的PIERRE酒店,第59街上的PLAZA酒店都位于中央公园周边。面向南方,有TIFFANY,GUCCI这样的名店。这些经典名店之间还有PULITZER喷泉,ROCKEFELLER中心和圣PATRCK′S大教堂

  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 
   
 

  长时期来象征著纽约摩天大楼的高达102层超高层大厦。顶层高度达1,250英尺(381公尺)。在第86楼上有一展望台,气候晴朗时,可以眺望周围50英里以内的景色。 纽约帝国大厦始建于1930年3月,是当时使用材料最轻的建筑,建成于西方经济危机时期,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象征,如今仍然和自由女神一起成为纽约永远的标志。曾为世界第一高大楼和纽约市的标志性建筑。 是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在世界贸易中心在911事件倒塌后,继续接任纽约第一大楼的头衔,直到自由塔建成.


 

  帝国大厦是一栋超高层的现代化办公大楼,它和自由女神像一起被称为纽约的标志。地上建筑有381米高的帝国大厦,自如今的摩天大楼1931年以来,雄踞世界最高建筑的宝座达40年之久,直到1971年才被世贸中心超过。这时,世贸中心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帝国大厦也只能从世界第一高楼的宝座上退了下来。但后来几十年里,又有很多建筑超过了帝国大厦,如马来西亚的双子塔等。“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帝国大厦也只能重新成为纽约最高的建筑。此大厦在美国经济最萧条,最不景气的时候,以仅仅不到2年的时间建成。 在86楼及102楼有瞭望台,由于是露天的望台,台上的风力相当大。晴天的时候可远望至100公里远的地方。帝国大厦耸立于曼哈顿(Manhattan)市区,高达443米,在上面可以日夜像“金刚”(King Kong)一样环视四周的地平线的美景。天气晴朗时,游客可以从102层观景台和86层观景台外步行道眺望五个州。


 

  帝国大厦在世界贸易中心兴建之前,一直是纽约市最高的建筑,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全球最高的建筑。在它兴建之前克莱斯勒大厦是全球最高的建筑。目前它是美国第二高的建筑,排在芝加哥的西尔斯大楼之后。帝国大厦原本共381米,20世纪50年代安装的天线使它的高度上升至443.5米。根据估算,建造帝国大厦的材料约有330000吨。大厦总共拥有6500个窗户、73部电梯,从底层步行至顶层须经过1860级台阶。它的总建筑面积为204385平方米。  

  

  洛克菲勒广场Rockefeller Center 
   
  二十年代末期,金融家小约翰·D·洛克菲勒不顾笼罩在北美和西美上空经济萧条的乌云,决定要实施久已怀抱的宏图:要在曼哈顿中心建造一群建筑,使之成为经典娱乐中心。洛克菲勒中心是一个包括十九幢大楼、占地二十二英亩的建筑群。全国电视节目播送基地大都在这儿,国际许多公司的总部也设在这儿。地下的商店和餐馆,把各个大楼连在了一起。下广场引人瞩目,那是城市的和平绿洲,飘扬着联合国的159面彩旗。在广场与5号大道之间的人行道两侧,呈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花圃。 
  洛克菲勒广场的雕塑洛克菲勒广场建于1931~1940年,是美国洛克菲勒财团投资建造的大型商业娱乐和办公建筑群,占地8.9公顷,共有建筑19座。建筑群的中央是一个下凹的小广场,广场正面有一座金光闪闪的希腊神普罗米修斯飞翔着的雕像,下面有喷泉水池,浮光耀眼,冬季可作溜冰场。
  小广场的周围有带状街心花园,供人们小憩,并经常举办各种展览。中心的各个建筑物之间都有地下通道连接。建筑群的主体是GE大厦,70层,高259米。外观强调垂直线条,是板式高层建筑的雏形。整组建筑群布局紧凑,建筑密集有序。这里有NBC新闻网总部,时代华纳等美国主要出版社,以及全世界最大的新闻中心——美联社。 
  每天在这里上班的总人数达65,000人。这里的餐厅、药店、理发店、银行、电影院、书店等设施样样齐备,俨然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由于工作、休闲功能建筑的综合搭配,晚上十点,这里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从1932年起,每年圣诞节前夕,洛克菲勒中心广场都要竖立一棵纽约市最大的圣诞树,这里的圣诞夜景是来纽约的游客必看之处。北京市在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CBD)时就参考了洛克菲勒中心的经验。
  这里,早已是美国人心中的国家标志性建筑.

闻名世界的洛克菲勒中心位于曼哈顿中城,被看作纽约的地标性建筑乃至美国财富的象征。随着上个月主楼的高空观景台重新开放,经历了70多年风风雨雨的洛克菲勒中心再次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世人。

  洛克菲勒中心建于1931~1940年,是美国洛克菲勒财团投资建造的大型商业娱乐和办公建筑群,占地8.9公顷,共有建筑19座。建筑群的中央是一个下凹的小广场,广场正面有一座金光闪闪的希腊神普罗米修斯飞翔着的雕像,下面有喷泉水池,浮光耀眼,冬季可作溜冰场。小广场的周围有带状街心花园,供人们小憩,并经常举办各种展览。中心的各个建筑物之间都有地下通道连接。建筑群的主体是GE大厦,70层,高259米。外观强调垂直线条,是板式高层建筑的雏形。

 



 


 

  百老汇(Broadway),原意为“宽阔的街”,指纽约市中以巴特里公园为起点,由南向北纵贯曼哈顿岛,全长25公里的一条长街。百老汇大街两旁分布着几十家剧院,在百老汇大街44街至53街的剧院称为内百老汇,而百老汇大街41街和56街上的剧院则称为外百老汇,内百老汇上演的是经典的、热门的、商业化的剧目,外百老汇演出的是一些实验性的、还没有名气的、低成本的剧目,但这种区分在近年来也越来越淡化,于是又出现了“外外百老汇”,其观点当然也就更新颖更先锋了。
  百老汇是纽约曼哈顿区一条大街的名称,其中段一直是美国商业性戏剧娱乐中心,因而百老汇这一词汇已成为美国戏剧活动的同义语。世界上还没有一条街道像百老汇大道(Broadway)那样使人充满幻想。而今百老汇大道是美国现代歌舞艺术、美国娱乐业的代名词。每年,都有几百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纽约欣赏百老汇的歌舞剧。 百老汇大道英文直译为“宽街”。这条大道早在1811年纽约市进行城市规划之前就已存在,其中心地带是在第42街“时报广场”附近,周围云集了几十家剧院。
 

 

1883年大都会歌剧院迁移至百老汇与40街口,带动了剧院与餐厅的蓬勃发展,1920年电影艺术的崛起更为此地画上一片彩虹荣景,然于1929年证券市场崩溃后跌入低迷的深渊,直至80年代,百老汇的风华才逐渐恢复,现在,这块三角地区已再度成为纽约娱乐事业的聚光焦点。

 
时代广场是由百老汇街与第七大道切割出来的三角形畸零地,这是纽约剧院最密集的区域, 1920 年开始时代广场五光十色的年代,现在从 44 街至 51 街约有 30 间主要的剧院,时代广场的名称是因为美国举足轻重的纽约时报 (New York Times) 而命名,之前,这里称为长亩广场 (Longacre Square) ,是马商、铁匠、马厩的集散地,当然不乏鸡鸣狗盗之辈横行, 20 世纪初,在歌舞剧盛行的带动下,百老汇一时冠盖云集。 
让时代广场国际驰名的主要理由是除夕夜的新年倒数,这是源自于 1904 年,纽约时报选在除夕当天迁入该广场的新大楼,并在午夜施放烟火庆祝,从此变成了除夕夜的传统活动,往后便年年如此,每年的 12 月 31 日,在 One Times Square Plaza 的顶楼都会悬挂一颗 200 磅的彩球,新年来临的那一剎那,彩球打开并飘散出无数的彩带庆贺。为了将千禧年的新年倒数活动推到最高潮,去年时代广场周遭的商店早已大兴土木,希望在那一夜艳冠群伦,为了怕千禧年前夕的狂热导致场面失控,政府还特别要求广场旁的剧院于该夜不得营业,以避免增加更多的人潮。 
广场的北边是杜菲广场 (Duffy Square) ,站在广场中央向南眺望,可以欣赏到时代广场独特的招牌奇观。 
折扣票亭 (TKTS) 
地址: W 47 St. 和 Broadway 交叉口 
开放时间:一般晚间表演的购票时间,星期一至星期六 15:00-20:00 
星期三与星期六下午表演的购票时间,星期三与星期六 10:00 - 14:00 
星期日的下午与晚间表演的购票时间,星期日 11:00 至开演前 
折扣票亭不接收信用卡,请准备现金或旅行支票 。 折扣票亭 (TKTS) 属于非营利性质的售票单位,贩卖当天演出的戏剧、音乐剧入场券,折扣从 25%-50% 不等,并酌收 $2.5 手续费,位于杜菲广场的折扣票亭是最著名的票亭,提供百老汇与外百老汇的戏票,需提醒你的是,排队的队伍很长,特别是周末,在票亭柜台上有电子看板,会显示出当天的剧码与座位票价。 
旅客咨询中心 
地址: 1560 7 Ave (在 46 与 47 街之间) 
开放时间:每天 8:00-20:00 
这间旅客服务中心提供非常完整的服务,包括贩售剧票(是全额的)、地铁与巴士通用的都市卡 (MetroCard) ,以及观光行程,星期五中午还有免费的步行旅游,不过该地点值得大力推荐的理由是 -- 有公厕,而且还是干净又不收费的那一种等级,在纽约简直是如获至宝,旁边的麦当劳值得上去喝一杯咖啡,为了它极具时代广场调调儿的壁画与装潢, 2 楼的布置非常精采喔! 

  

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位于第五大道1000号,背靠中央公园,从Guggenheim Museum出来后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门票是十美元。
Metropolitan是世界顶级博物馆之一,按照Guggenheim Museum的说法,世界上只有寥寥几个博物馆的游客比它的多,这些博物馆包括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以及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我个人觉得北京的故宫博物馆也应名列其中,只是故宫的游客以国人居多)
Metropolitan展品极其丰富(同欧美人四处打劫加偷盗而堆起来的大都会博物馆相比,我们的故宫实在是甘拜下风),按照展品来自的地区与时间分为希腊与罗马艺术、埃及艺术、伊斯兰艺术、非洲大洋洲美洲艺术、古代近东艺术、塞浦路斯艺术、南亚艺术、东南亚艺术、韩国艺术、日本艺术、中国艺术、欧洲雕塑与装饰艺术、中世纪艺术、欧洲油画艺术、美国艺术、19世纪欧洲绘画与雕塑、20世纪现代艺术以及乐器、服饰、兵器铠甲等20个展馆。其那些来自非洲、大洋洲、美洲、东南亚的艺术作品是很难在其他博物馆见到的,而且其收藏数目之巨大也让人叹为观止,牡马后来也去了波士顿的艺术博物馆,光是日本人的武士刀就比Metropolitan少多了。

 

自由女神Statue of Liberty 

   
 

  世界著名的自由女神像,位于纽约湾的利勃坦岛上,像高约46公尺。自由女神像内部中空,可搭电梯直达神像头部。此外,还有新设的移民博物馆Immigration Museum。 人们熟悉的自由女神像,正式名称是“自由照耀世界之神”,它是美国国家的纪念碑。今天,它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全世界民主自由的象征。她造型宏伟,令人瞩目。塑像拔地而起,高达152英尺,垫座89英尺,腰围420英寸。她那未露笑容的嘴有3英尺宽。她的脚下残留着许多打碎的脚镣。她的左手持一标有1776年7月4日的铭板,宣布自由的到来。由设计埃菲尔铁塔而闻名的法国土木工程师古斯塔夫·艾菲尔设计,法国出资建造,花了十年时间建成。1886年10月28日,美国克里夫兰总统主持揭幕。从那以后,凡进纽约港的船只都从那儿经过。据估计,数百万移民都从神像那42英尺高的右臂下进入美国。
    开往利伯蒂岛的渡船总有排着长队的人群,进入塑像区的瓶颈一带也总是人群拥挤。可坐电梯到垫座顶上的了望台,这儿是理想的观察地。还可登高12层(共有168级台阶),到达塑像顶端。但是,海拔305英尺高的火炬并不对观众开放。
    开放时间:每天9:00-16:00、圣诞休息

 

 

 联合国总部大楼(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也称为“联合国大厦”,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在美国纽约市东曼哈顿区,可以俯瞰东河,建于1947年至1952年,主要建筑物由大会场大楼、秘书处大楼和哈马舍图书馆 三部分组成,秘书处大楼为大厦的主体建筑物,楼高153.9米,共39层,立面为大片玻璃维护墙,被俗称为“玻璃宫”,大会场则是每年的联合国大会举办的地点,大楼中的花园,以及户外雕塑也是十分知名。
东河之滨的联合国总部,向来与自由女神像、世界贸易中心合称纽约的三大名胜。一幢办公大楼,几间会议厅,居然也可称“名胜”,且是每年招徕一百万游客的热门参观点,其中奥妙,大约只有在慢慢游历之后,方能略知一二吧。

    纽约,具体来说它的中心区曼哈顿岛,整个儿就是一个由阴森森的狭窄街道组成的迷阵,身历其间,令人气闷烦躁,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在某个炎热沉闷的下午,汽车慢慢爬出这一迷阵,眼前豁然出现一片开阔地,而且在一片色彩斑斓的旗帜和一幢绿色透亮的玻璃大楼后面,涌出一湾泛着绿波的河水时,你会像在沙漠中行走多日的驼队,突然看到一片绿洲……

    这片“绿洲”就是赫赫有名的联合国总部。

    在一寸土地一寸金的曼哈顿岛上,联合国总部有这一块落脚之地,确实是福分匪浅!1946年2月,联合国在伦敦召开第一届大会,决定将总部设在纽约时,联合国人士就期待着在大洋彼岸找到一个舒适、宁静的栖身之地。然而,要在纽约这块地方插足,谈何容易。于是,在最初的几年里,联合国只好挤身在纽约远郊成功湖畔一幢陈旧的红楼里,度过了一段默默无闻的生涯……

    曾几何时,美国的亿万富翁、大银行家约翰·洛克菲勒第三突然善心大发,慷慨解囊了。他提出把曼哈顿岛靠近东河的一片土地捐赠给联合国,作为联合国总部安家立身之地。尽管洛克菲勒先生捐赠的这块土地上的房屋正在颓败下去,地产价值也是江河日下,但这位大财阀的慷慨,还是赢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联合国人士更是感激涕零。

    只有在以后的岁月中,人们才慢慢明白了这位亿万富翁的“慷慨”。联合国总部在这块土地上建起来后,在它周围那一片片同样是属于洛克菲勒财团的地皮,都突然成倍成倍地涨价,富丽堂皇的外交公寓,第一流的大旅馆、大饭店、大商场,都围绕着这个世界组织的中心,一个个拔地而起了。一片眼看着被人遗弃的地段,成了纽约最昂贵的街区。三十多年以后的今天,当一位经济拮据的联合国职员,用两千美元一个月也难以在总部附近租到一套两房一厅的住房时,他的确不能不折服于那位老谋深算的亿万富翁,以及他在攫取名声和财富方面的眼力和手段!

    东河岸边这块洛克菲勒的前“领地”,确实变了!在当年那些残破不堪的码头仓库的废墟上,到处是最现代化的楼房。总部的北边,是两幢堪与联合国大厦媲美的外交公寓。它的对面,则是花两百美元才能住上一夜的豪华旅馆。卡特先生、卡斯特罗总统、阿拉伯的酋长们都曾下榻于此。这除了旅馆的高级设施以外,更重要的大约还是出于安全考虑。对于纽约市和联合国的警察首脑们,这些大人物从旅馆到联合国大厅发表演说,只消穿过一条不到三十米宽的马路,这该少操多少心,少花多少钱。不过,当卡斯特罗总统步出旅馆去会场时,警官们还是希望能从旅馆房间修一条直通讲坛的长廊。

    联合国总部附近最多的建筑,还是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驻地。美国作为东道国,自然近水楼台,抢先在总部对面建起了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大楼。从此以后,大楼前面悬挂的美国国徽上的兀鹰,就一直日夜睁着眼睛,观察着联合国的动静。不过,当今的世界也不是美国一家独占鳌头的时代了。想当年,大名鼎鼎的伊迪·阿明总统在乌干达执政时,不惜花重金在美国代表团驻地旁边,买下了一块地皮,并亲自下令,建一幢比美国代表团还高出一层的乌干达大楼。不管历史对这位非洲小国的黑人总统作何评价,今天当人们走过以一层之差“镇过”美国代表团驻地的乌干达大楼时,还是感到一种会心的满意。

    最大的变化,自然发生在总部本身。总部大楼前那一列弧形的会员旗,已从当年的五十一面增加到一百三十四面。大会堂里,美国控制的表决机器,已像美国前驻联合国代表斯蒂文森所抱怨的那样,变成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多数暴政”。今天,当我们漫步在联合国总部时,虽然建筑依旧,但人们的感受,已经大大改变了。

    联合国总部大体上分成三部分:北端的大会堂,南端的秘书处大楼,以及连接二者的联合国走廊和背靠的会议厅。

    联合国总部建设之初,人们对其建筑曾提出了三条要求,即必须有象征性、感情性和纪念性。虽然建筑师和主持室内装饰的艺术家们,都曾努力试图赋予其作品三“性”,但是否真正如愿,那就是见仁见智,其说不一了。

    联合国大会堂是一座白色的大理石建筑,分成代表席、记者席和公众席,可容纳一千八百多人。会堂顶部呈椭圆拱形,正中部分是一大的圆轮,期间散布着如万星闪烁的灯光装置,它的象征性,大约是浩渺苍穹之下,聚集着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墙上的壁画、地毯、桌椅的颜色,以及俯瞰大厅的联合国会徽,都呈现一种以蓝色和绿色为主的色调,使人产生一种宁静、悠闲的感觉。据说,这种色调对会堂里剧烈辩论着的代表们,有一种镇静的功能。自然,这种色调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奏效的。当赫鲁晓夫先生在讲坛上脱了皮鞋,大敲桌子的时候,艺术家们呕心沥血的设计显然是失灵了。 

 

 中国城Chinatown 
 

  中国城已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城内居住的华裔第二代约有六千人。中国城位于Chatham Square的西边一部份,城中主要街道为Mott。城内有中国博物馆。大都会美术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乃是世界最大美术馆之一。自由代东方到现代,有关美术史的重要事项,一一呈现眼前。内中有一美国馆,可由馆中陈列品窥知初期美国人的生活状况。 纽约最早的唐人街是1890年形成的。1848年,两男一女共3位台山人乘坐“流浪之鹰”号帆船到达美国,这是最早移民美国的中国人。到1851年,移入美国西海岸的五邑人已达2.5万人,以后逐年增加。这些先侨们在矿场、农场、雪茄厂、木材厂做美国白人不肯做的工作。1880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白人大批失业,而中国人却有工开。于是,白人嫉恨中国人,无端地指责中国人抢了他们的饭碗。由此,加利福尼亚州通过了《排华法案》,被排挤和受迫害的中国人向美国东海岸迁移。首先进入纽约的华人在曼哈顿下城东南区的勿街(Mottstreet,意译丛林街)、柏克街(Parkstreet,意译公园街)落脚,随着人口的逐步增加,1890年唐人街形成。唐人街的英文名称是Chinatown,意译中国城。今天的纽约唐人街,已扩展为45条街道,面积超过4平方公里。它已完全吞并了周边的犹太区和波多黎各区,蚕食意大利区。到2007年,纽约的华人已达80万之众,已形成4座中国城和10个华人社区。纽约唐人街的变迁就是一部海外华人发展壮大的历史。

布鲁克林威廉堡 近如今已成为纽约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从曼哈顿联合广场出发,乘坐LTrain不需花费多时便可抵达威廉堡——虽然与曼哈顿近在咫尺,威廉堡却保留着自己的独特风情,是游客探索另类纽约的理想之地。“威廉堡是年轻人和时尚弄潮儿的天堂。”纽约市旅游会展局首席执行官GeorgeFertitta说,“对于那些想要寻找新鲜美食和文化体验的海内外游客而言,威廉堡也充满魅力。”

除了LTrain,游客还可搭乘地铁J、M、Z号线由曼哈顿前往威廉堡。

搭乘LTrain在Lorimer站下,不出几步便可邂逅Hotel Le Jolie 酒店。这家全新开业的酒店位于Meeker街235号,拥有54间客房,其中16间客房均能望见曼妙的曼哈顿天际线。多种房型可供选择,酒店还提供42寸宽频电视、24小时商务服务、免费欧式早餐及迷你酒吧。客房价格在$200/间夜以下,是纽约市内为数不多的实惠之选。(hotellejolie.com)

临近酒店不远,茶室正在Roebling街143号恭候您的大驾。入口处正对Metropolitan街,这家装修舒适考究的茶室为往来的游客源源不断地提供咖啡、饮料和美食。客人们惬意地坐在沙发或吧台座上,悠闲地品尝美味点心。(roeblingtearoom.com)

步出Roebling茶室,便是Boundless Studio工作室。它与Roebling茶室位于同一幢大楼内,集媒体时尚、音乐和服饰于一体。从配饰到鞋靴、外套、帽子、上衫应有尽有,让前来“淘宝”的顾客迎接不暇。

沿着Metropolitan街朝曼哈顿方向一路前行,您将来到Bedford街,这里拥有纽约市最具盛名的服装店、咖啡馆、餐厅和酒吧,游客们总爱在闲暇时光来此享乐。

位于Bedford街197号的Bedford咖啡馆已于近期开业,从咖啡、茶点到各种不同风味的三明治和美食套餐,一应俱全。


继续向前步行,225号便是pema new york的所在。服装设计师MigmarTsering为店内所售的手工编织羊毛配饰及男女亚麻成衣系列进行了设计。环顾该店所陈列的其他商品如外套、珠宝、皮具及鞋类……您在其中还会发现不少来自于其他著名设计师的手笔。(pemany.com)

Bedford Cheese Shop坐落于Pema new york的隔壁,Bedford街229号。这家广受赞誉的奶酪店为全世界的美食爱好者提供萨格港纯海盐、纽约州枫树浆及新鲜的马苏里拉奶酪……由于历史悠久,Bedford Cheese Shop充盈着老纽约的怀旧气息,无论是店内精心制作的三明治或是用以装盛奶酪的餐盘,都原汁原味地保留着昨日风情。(bedfordcheeseshop.com)

您不可错过的还有位于威廉堡中心地区的Brooklyn Brewery酿酒厂,无需预约,任何游客都能在每周六的下午1点至4点前往酒厂参观(准点开放)。而在每周五晚6点到11点间,Brooklyn Brewery是为游客精心奉上的“欢乐时光”——在这里喝上一杯,享受周末的快乐和自在。

提及当地最好的啤酒,那可只有在Mugs Ale House才可品尝到。坐落于Bedford街125号的,是威廉堡的酒欢之地,拥有“干杯之地”的美誉,这一处时尚场所如今已被人们公认为是纽约最好的酒吧之一。(mugsalehouse.com)

若您想品尝葡萄酒的美味,不妨前往83号的D.O.C Wine Bar,这家带有撒丁乡村风味的威廉堡葡萄酒吧供应多种美味奶酪、葡萄酒及帕尼尼点心。

Bedford街331号是PT Restaurant餐厅,完美地将意式菜肴与日式风情进行了融合。用餐者可在这一处舒适安逸的个人空间内完全放松自己。倘若天气暖和,别忘了去餐厅花园走一走,无限美好的风光正在等待着您。

对那些一心寻找纽约最新潮流美食的游客而言,一定要去光顾位于威廉堡南街的Diner餐厅。距离威廉堡大桥仅一个街区之遥的Diner餐厅位于上世纪20年代的建筑Kullman餐馆内,供应午餐、晚餐、早午餐和全套酒吧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一家名为MyMoon的地中海餐厅。它位于Bedford街和Driggs街的交界处,是一家独具情调的餐馆——MyMoon建造于一家仓库的锅炉房内,每隔几个月,餐厅内饰、室外餐席及整个餐厅的艺术布置都会“大换脸”,难怪Zagat调查评论将MyMoon评价为威廉堡“最浪漫的初次约会之地”。

享有世界级高度赞誉的Peter Luger Steakhouse专注于为顾客奉献精美牛排大餐,该餐馆自1887年起即坚持选用最好的USDA上等牛排为顾客烹饪美食。您可以在Broadway大街178号与Peter Luger Steakhouse来一次亲密接触。

华尔街Wall Street 
   
  是全球金融中心。世界最大的银行大厦,除了大通银行之外,纽约股票交易所,美国股票交易所,以及收藏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时的史迹的国立纪念馆、联邦厅等,都在这条街上。 

 

 

华尔街已经同等于纽约金融区的同义语,而实际上金融区的范围还要延伸到华尔街以外的地方。虽然如此,人们谈到世界金融中心的时候,还是常拿华尔街作答。

在这里,呈现出的是极其繁忙的生活节奏,与1792年初创时期想象的“梧桐协定”(指的是在那种悠闲的日子里,他们往往在梧桐树下就能从事证券交易)已相去甚远。如今的证券交易人一个个如弩箭离弦,在高层次的金融机构里,生活的弦绷得很紧。但又不能缺少锻炼,所以有些年轻的能人,甚至抓住20分钟的午饭休息时间,换上了短衣短裤,穿上跑鞋,就像充气十足的汽艇一样,在乱纷纷的人群里慢跑。

纽约证券交易所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有价证券交易市场。在美国证券发行之初,尚无集中交易的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大都在咖啡馆和拍卖行里进行,1792年5月17日,24名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和威廉街的西北角一咖啡馆门前的梧桐树下签订了"梧桐树协定",这是纽约交易所的前身。到了1817年,华尔街上的股票交易已十分活跃,于是市场参加者成立了"纽约证券和交易管理处",一个集中的证券交易市场基本形成,1863年,管理处易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美国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中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证券交易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组织最健全,设备最完善,管理最严密、对世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的证券交易所。

  纽约证券交易所 (New York Stock Exchange-NYSE,简称nyse ) 是美国和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1792年5月17日,二十四个从事股票交易的经纪人在华尔街一棵树下集会,宣告了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诞生。1863年改为现名,直到1865年交易所才拥有自己的大楼。坐落在纽约市华尔街11号的大楼是1903年启用的。交易所内设有主厅、蓝厅、“车房”等三个股票交易厅和一个债券交易厅,是证券经纪人聚集和互相交易的场所,共设有十六个交易亭,每个交易亭有十六至二十个交易柜台,均装备有现代化办公设备和通讯设施。交易所经营对象主要为股票,其次为各种国内外债券。除节假日外,交易时间每周五天,每天五小时。自20世纪20年代起,它一直是国际金融中心,这里股票行市的暴涨与暴跌,都会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股票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引起波动。现在它还是纽约市最受欢迎的旅游名胜之一。

  从1868年起,只有从当时老成员中买得席位方可取得成员资格。1953年起,成员限定为1366名。只有盈利250万美(税前)、最低发行售出股票100万股、给普通股东以投票权并定期公布财务的公司,其股票才有资格在交易所挂牌。至1999年2月,交易所的日均交易量达6.7亿股,交易额约达300亿美元。截至1999年2月,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已超过3000家,其中包括来自48个国家的385家外国公司,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超过10万亿。另外,美国政府、公司和外国政府、公司及国际银行的数千种债券也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方式就是跟传统菜市场一样,采议价方式,不同于中国股票的电脑自动撮合。股票经纪人会依客户开出的买卖条件在交易大厅内,公开寻找买主卖主,讨价还价后作成交易。

  纽约证券交易所因为历史较为悠久,因此市场较成熟,上市条件也较为严格,像那些还没有赚钱就想上市筹资的公司是无法进入纽约证交所的,而历史悠久的财星五百大企业大多在纽约证交所挂牌,像:卖洗发精的娇生(johoson&jonhson),卖壮阳药威而钢的辉瑞制药(pfizer),做快迅服务的优比速(ups)和联邦快迅(fdx)等大公司都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成员。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