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美式生活
美国梦
1945年,美国出版的《明日之家:住宅建造者手册》一书中,现代主义代言人乔治·尼尔森与亨利·莱特写道:“在美国梦中,家是一座奇妙地白色的小房子,羞怯地躲在榆树林或枫树林中,沐浴在紫丁花的芳香下,至少有一面墙上爬满了蔓藤。”这似乎正是萨姆·门德斯导演的《革命之路》里,惠勒夫妇在革命路上的家的真实写照。


他们还在书里写道如下特征:带阶梯式山墙的屋顶、很小的屋顶窗、淡蓝或浅绿色的百叶窗、通电的油灯复制品、有四根帷柱的床等,这些中产者的住宅结合了科德角半岛的村舍风格和现代构造技巧,而且提供了一整套有吸引力的设备,比如冰箱、洗衣机、电视机,还有精选的白色栅栏。


伴随着美国梦的实现,中产者崛起了,通用电气在一则广告里写道,“一幢理想住宅是顾客和他的家庭想在其中长久生活下去的住宅……电动厨房-洗衣房就是能够给业主带来某种便利的一大设施,它使其家庭真正适合居住。”


《财富》杂志在1953-1954年发表了12篇专题文章,记录美国人生活水平史无前例的改变,一个崭新的有钱的中产阶级的兴起,其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富有,更加统一。他们的消费品包括汽车、住宅、食品、器具、服装,也包括奢侈品和花在休闲时光上的开销。

在那个时期,人们把郊区主妇理解为年轻美国妇女的梦中形象,而且全世界的女人都对此羡慕不已。被科学和省力的设备解放了的美国主妇们不用下苦力,没有生孩子的危险,她们健康、漂亮、有文化,她们只关心丈夫、孩子和家庭。作为一名主妇和母亲,在男人的世界中,她被尊为完整、平等的伴侣。她自由地挑选汽车、服装、家用设备和超市,她拥有女人曾经梦想过的一切。


所以,在“美国梦”里,“美式”是实现了的富饶的乌托邦,健全的家庭、丰富的物质、宽敞的居所,似乎这些才是幸福生活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