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忒弥斯神庙
阿提密斯是希腊的狩猎女神,阿拉伯人称她Lat,埃及人称她依西斯(Isis),而罗马人则称她戴安娜(Diana),在古代的希腊阿提密丝女神深受敬仰,因此建了七大奇观之一阿提密丝神殿。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550年
建造地点:希腊古城爱菲索斯(Ephesus)中,大约在土耳其的Izmir(Smyrna)南面50公里
神殿名字的由来
有关这座神殿名称的由来,我想有必要在这里作一个简要的介绍。阿耳忒弥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主掌狩猎与野兽的女神,后来被视为月神,在罗马神话中她又被称为戴安娜,她是宙斯和利托的女儿。除了掌管狩猎,她还照顾女人分娩,保护少男少女,更是一位贞洁的处女,人们对她崇拜有加。但阿耳忒弥斯神殿并非用以祭祀这位女神,而是以弗所人为祭祀一位安那托利亚(小亚细亚)古老的女神而修建的,而安那托利亚的女神被以弗所人比作心目中的阿耳忒弥斯,因此神殿以阿耳忒弥斯的名字命名。
神殿建造的背景
以弗所城像许多古老而神奇的城市一样在岁月里沧桑。19世纪后半叶人们的一次偶然的发掘才使它重新为世人所知晓。考古学家们用刷子而不是铁铲在这里工作了多年,才终于确认这就是《圣经》里曾经提到过的那座著名城市以弗所的遗址。传说圣母玛丽亚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由圣保罗及耶稣的门徒带领来到以弗所附近的山上安度晚年。时间大约是在公元34~45年间。
以弗所,这座小亚细亚西岸的滨海城市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由来自古希腊的爱奥尼亚人所建,是一座典型的古希腊殖民城市,后来它在众多的殖民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古希腊工业和文化中心之一。到公元前6世纪时成为雄霸小亚细亚西部大片土地的吕底亚王国(Lydia)境内的工商业中心。此后饱经战火蹂躏,先后被波斯、马其顿、帕加马和罗马所占领,到中世纪渐趋衰落,成为一片废墟。
现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除了残垣断壁什么也没有,那个在古希腊时期盛极一时的城市早已被时间蚕食,它的肢体像一具远古生物残缺不全的骨骼化石,散落一地。而当年,这座临海依山的港口城市曾是多么的美丽和富庶,那旖旎的风光使它成为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无数的观光客慕名从各地赶来一睹它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朝觐和贸易,给它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也逐年增加,最强盛的时期,居住在以弗所城里的人口达到了30万之多。想想当年,这里该是何等的繁华,海面帆影点点,港口万船待发,大街小巷车如流水一般,熙熙攘攘。
总的说来,以弗所是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宗教兴盛。在遥远的古代,人们不管富裕还是贫穷,都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那就是对神的信仰与敬畏。因此修建一座大型的神殿用以祭祀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神灵便成为这座城市的人们急切的渴望。
阿耳忒弥斯神殿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了。当各地前来朝觐的人们络绎不绝、与日俱增的时候,以弗所人终于发现他们原先建造的那座圣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祭祀的需求了。因为虔诚,因为争先恐后,香客之间还会不时发生一些摩擦,因此修建一座大型神殿成为当务之急。很快,修建神殿的计划就得到了吕底亚王国克罗伊斯国王的支持,这位财富如山的君王远近闻名,他一向热心宗教事业,为此他慷慨解囊。希腊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也因此获得了一个一展身手的大好机会,于是,一座希腊艺术与亚洲财富相结合而孕育的建筑杰作诞生了。
那是大约公元前550年的事情,以弗所人在他们原先建造的那个简陋的圣坛的位置上开始了这座被称为阿耳忒弥斯神殿的大型工程的建设。神殿由希腊建筑师车西夫若恩设计,当时希腊著名的雕刻家菲迪亚斯、坡留克来妥斯和克列休拉斯等也参与到了这一宏大的工程当中,神殿中的许多技艺精湛的青铜雕像和阿耳忒弥斯神像也出自这几位艺术家之手。
神殿的具体情况
神庙建筑以大理石为基础,上面覆盖着木制屋顶。整个建筑的设计师是Chersiphron父子,它最大的特色是内部有两排,至少106根立柱,每根大约12至18米高。神庙的底座约为60乘120米。原庙毁于公元前356年的大火,在原址后建起的庙于公元262年再罹火难。
阿提密斯神殿曾经历过七次重建,首座阿尔忒弥斯神殿于公元前550年由建筑师Samos、Chersihon及他的儿子Metagenes设计,以爱奥尼亚柱式(Ionian)大理石柱支撑的建筑。是首座全部由大理石建成的当时最大的建筑物。整座建筑物均由Pheidias、Polycleitus、Kresilas和Phradmon等当时著名的艺术家以铜、银、黄金及象牙浮雕装饰,在中央的“U”形祭坛摆放着阿尔忒弥斯女神的雕像,供人膜拜。后来在公元前356年,神殿为大火及侵略所毁,其后的重建,大理石柱长度增至21.7米,并且多了十三级阶梯围绕在旁边。最后,由于爱菲索斯人转信基督教,神殿在公元401年被St. John Chrysostom摧毁后,从此永远在世界上消失了。
这座神殿的遗址位于今天土耳其的爱奥尼亚海滨,《圣经》里把这个地方称为以弗所(Ephesos),而现在它被称为或者翻译为艾菲索斯。我个人对“以弗所”这个名称的喜爱远远超过了“艾菲索斯”,“以弗所”三个汉字组合在一起给人的感觉真的是很好,它尽管有点莫名其妙,但我觉得它就是《圣经》里的名字,神话里的名字,有一点古老,也有一些意境。就像“佛罗伦萨”,当它被翻译成“翡冷翠”的时候,你心里瞬间掠过的一丝感受一定会美于“佛罗伦萨”,尽管后者从发音上讲更为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