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旅游>欧洲>

欧式建筑之拱券

来源:金玉米 编辑:小河流水 时间:2016-05-13

      拱券是一种建筑结构。简称拱,或券,又称券洞、法圈、法券。它除了竖向荷重时具有良好的承重特性外,还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

      其外形为圆弧状,由于各种建筑类型的不同,拱券的形式略有变化。半圆形的拱券为古罗马建筑的重要特征,尖形拱券则为哥特式建筑的明显樗,而伊斯兰建筑的拱券则有尖形、马蹄形、弓形、三叶形、复叶形和钟乳形等多种,拱券结构是罗马最大成就之一。拱和券的合称。块状料(砖、石、土坯)砌成的跨空砌体。利用块料之间的侧压力建成跨空的承重结构的砌筑方法称“发券”。用此法砌于墙上做门窗洞口的砌体称券;多道券并列或纵联的构筑物(水道、屋顶)称筒拱;用此法砌成的穹窿称拱壳。


 

       据传说,古罗马的万神庙是阿德良皇帝(公元117年至138年在位)亲自设计的,他热爱建筑。有一次,他的前任图拉真皇帝(公元98年至117年在位)与建筑师阿波洛道勒斯讨论一个建筑方案时,他插嘴说了些意见,阿波洛道勒斯竟然说:“你还是到一边去摆弄你的大冬瓜吧。”大冬瓜指的是穹顶,阿德良偏爱穹顶,所以遭到阿波洛道勒斯的挖苦。阿德良当了皇帝之后,亲自设计了维纳斯和罗马庙(公元135年落成),结构全用拱券,神龛则用半穹顶,阿波洛道勒斯看不惯,又讽刺了他一番,阿德良找个借口把他杀了。所以说新事物的出现必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拱券结构技术和火山灰混凝土工艺,早在公元前1世纪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当时有些建筑家却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古罗马时期奥古斯都的御用工程师维特鲁威就一味崇尚古希腊的建筑艺术,贬斥当时划时代的成就。除了对当时还未经过长时间检验的混凝土工程不大放心以外,还由于当时奥古斯都的政治氛围:在文化上提倡复古主义,过分推崇古希腊文化;大部分建筑都是采用古希腊的形制,用柱式作为形式语言。

券洞、拱顶和穹顶把圆弧、圆球和圆拱这些曲线造型因素带进了建筑,大大丰富了建筑造型。由于对曲线的熟捻,后来罗马人又把它引进了平面形式中去,造成活泼多变的建筑体形,这种手法对17世纪意大利的巴罗克建筑起了诱发借鉴作用。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500年左右的时间里,西欧遗忘了拱券技术。公元10世纪起,法国的中部渐渐复活了拱券技术,主要用于修道院教堂。此后拱券技术在欧洲重新普遍使用,12世纪法国北部的歌特式主教堂又把它大大推进了一步。直到19世纪末,欧洲大型建筑的基本结构方式是砖石的拱券,它是欧洲建筑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



 

东罗马帝国和它以后的伊斯兰建筑也使用拱券结构。它们或许有自己独特的起源,而且与西罗马的颇有不同。但拜占庭的一些结构方式后来对西欧建筑有很大的影响。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