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法隆寺
日本法隆寺简介
法隆寺,又称斑鸠寺,位于日本奈良生驹郡斑鸠町,是圣德太子于飞鸟时代建造的佛教木结构寺庙,据传始建于607年,但是已无从考证。法隆寺占地面积约187000平方米,寺内保存有自飞鸟时代以来的各种建筑及文物珍宝,被指定为国宝・重要文化财产的文物约190类合计2300余件。法隆寺分为东西两院,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东院建有梦殿等,西院伽蓝是世界上最古的木构建筑群。法隆寺建筑物群和法起寺共同在1993年以“法隆寺地区佛教建造物”之名义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法隆寺1950年从法相宗独立,现在是圣德宗的本山。
法隆寺是圣德太子创建的南都七大寺中的一寺,是佛教传入日本时修建的最早的一批寺院之一,成为其后日本佛教兴盛的基础。据传比同为圣德太子所创建的大阪四天王寺的建成要晚约20年(具体已无从考察),但是作为一处日本现存年代最为久远的古刹,法隆寺在日本佛教寺院中拥有极其特殊与崇高的地位,堪与奈良东大寺齐名,是众多日本佛教徒的朝圣之地。
法隆寺的正式名称是法隆学门寺,正如这一正式名称所述,这是一处佛教教学的道场。法隆寺宗派在中世称为“三经宗”或“太子宗”。在此以前主要研究的是法相・律・三论等学派。特别是到了镰仓时代,圣德太子撰述的胜鬘经、维摩经、法华经得注释书“三经义疏”备受推崇、合“三论宗”“法相宗”“真言宗”“律宗”成为四宗兼学之寺。明治五年,太政官布告建议“真言宗”、“净土宗”等大宗派统合,结果法隆寺一度被“真言宗”所辖,法隆寺与兴福寺传统上成为共通信仰“法相宗”的寺庙。现在法隆寺宗派上现在是圣德宗本山,,但是1951年(昭和二十六年)之前分法隆寺是与兴福寺、药师寺、清水寺(清水寺在这一年也脱离法相宗自立北法相宗)同属法相宗的寺院。从此法隆寺脱离了长期有藤原一门为后盾的兴福寺的支配。作为圣德宗独立以后、作为法隆寺下属分寺的有中宫寺、法轮寺、法起寺等合计二十九寺。
法隆寺在伽蓝配置上可以称得上创造出了日本独自的新的美学意识。 比法隆寺更古的伽蓝配置样式有飞鸟寺遗迹、四天王寺等,拿飞鸟寺来说,从中门进入后塔配置在中心位置,周围有三金堂环绕,四天王寺的塔与金堂在寺院的纵轴上呈左右对称的配置。上记二寺与百济,高句丽发现的寺院遗迹配置极为相近,称不上日本的独特创意,但是法隆寺将塔与金堂在寺院横轴上配置成左右非对称形态,不但是在日本开先河,而且现在已经定型为一种日本独创的法隆寺式伽蓝配置,至今对日本寺院配置产生着影响。
法隆寺金堂以及回廊的柱子呈现出希腊巴特农神殿石柱的多立克样式,柱子中间鼓起上下逐渐变细,将柱子做成这种样式能在视觉上让人产生柱子是笔直挺拔的错觉。当然法隆寺的柱子和希腊的石柱还是有分别的,其鼓起的部分不是正中央部而是中间向下的部位。昭和修理得调查中查明形成这种样式其实是柱子建造后经过削割而形成的,据推测是为了从下方观看的时候使柱子显得笔直。由于这样的款式的柱子在日本和希腊之间的国家都没有具体的实例,所以这种样式的柱子的形成应该没有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为日本独创。
日本法隆寺的历史
推古天皇九年(601年),圣德太子在斑鸠地区建立斑鸠宫,在其附近建立了法隆寺。金堂“东间”内安置的铜造药师如来坐像(国宝)的光背铭记有如下的记述:“用明天皇为祈祷自己病愈而起誓建立伽蓝,但是用明天皇不久之后去世,继承其遗志的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在推古天皇十五年(607年)完成了佛像和寺院的建立”。但是,正史“日本书纪”上虽然载有其后的670年火灾的纪录,关于法隆寺创建却没有任何的记述。另外相传是百济工匠把来自中国的佛塔和木结构传到日本,并修建了法隆寺。
601年(推古九年)圣德太子营造斑鸠宫,在政治基调上采用佛教,为日本的文化进步与佛教的兴隆做出了贡献。圣德太子与推古天皇在607年(推古十五年)完成用明天皇建寺造像的遗志。621年(推古二十九年)间人皇后死去,次年(推古三十年)圣德太子也病倒,为太子看护的妃子膳夫人也卧床不起。此时,其他的太子妃以及山背大兄皇子等皇子、诸臣为圣德太子造等身释迦像祈福,但是膳夫人、圣德太子相继薨去。643年(皇极二年)苏我入鹿攻山背大兄皇子一族,皇子一行在斑鸠寺自杀,圣德太子一族灭亡。
圣德太子对法隆寺影响至今,现在法隆寺作为圣德宗本山,立圣德太子为开宗祖师,将圣德太子撰述的“三经义疏”奉为圣典,遵从圣德太子“以和为贵”的思想。
日本法隆寺的主要建筑
日本的法隆寺自称是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公元7世纪,它由佛教僧侣建于曾是日本首都的奈良城附近。由于法隆寺位于斑鸠,邻接斑鸠宫(圣德太子居所)西侧,故亦称斑鸠寺或鵤僧寺。因为它是佛教讲学的道场,所以也叫法隆学问寺。
法隆寺分为东、西两院。从入口处起,西院通往中门。它的木柱上标注着公元670年。这是法隆寺遭大火后重建的日子。原先的柱子建于公元607年。金堂是法隆寺最著名的庙宇之一。
佛塔和金堂(或称主殿)是法隆寺两处最著名的建筑物,虽然在该建筑群中也有其他的建筑。
五层佛塔有一系列的砖瓦屋顶,随着佛塔升高每层依次缩小。层顶的大小正好是底层的一半。法隆寺的建筑物全部用木料建成,包括楼厅、屋顶、墙壁和柱子。金堂看起来好像两层,但实际上只有一层。这第二层屋顶只是使金堂看起来显得更高一些。
在法隆寺内耸立着梦殿。这座八角形建筑建于公元740年,即在法隆寺的建造者圣德太子做了一个梦以后,梦中一位天使出现在他面前。梦殿内竖立着一座称为”神秘佛陀”(即释迦牟尼―译注)的雕像,它只在春季和秋季时供人观赏。
大宝藏院
大宝藏院公开着百济观音像等寺内珍宝。
观音菩萨立像(百济观音)(国宝)——飞鸟时代木造佛像。本来安置于金堂内阵里侧,佛像展现着特异的纤细九头身容姿。和辻哲郎的“古寺巡礼”等众多文艺作品中饱受赞美的著名佛像,但是其由来及造像的过程不明。“百济观音”的通称来自近代以后,明治初期前寺内称之为“虚空藏菩萨像”。
观音菩萨立像(九面观音)(国宝)——从唐传来的佛像。佛像用香木不施彩色称作檀像。身上装饰细致细,游离于身体部的耳饰以及天衣等都是完全一木雕成,是极具工艺水准的造像。
观音菩萨立像(梦违观音)(国宝)——奈良时代、铜造佛像。本为东院绘殿本尊。传说能将恶梦转为好梦而得名。
地藏菩萨立像(国宝)——平安时代、木造。本来安置于樱井市里大神神社的神宫寺大御轮寺,明治神佛分离将之移动到法隆寺。大宝藏院建成前安置在金堂内背面。
六观音像(重文)——奈良时代、木造。通称六观音像、重要文化财产的指定名称为“观音・势至菩萨”、“日光・月光菩萨”、“文殊・普贤菩萨”。其本来名称不祥。由样式稍有差异的3对像组成。东京根津美术馆有酷似这六观音像的菩萨像,另说原有8尊像。
梵天・帝释天立像、四天王立像(重要文物)——均为奈良时代塑像,本来安置于食堂本尊的药师如来像周围。
玉虫厨子(国宝)——飞鸟时代。本来是安置于金堂的佛堂形橱柜。样式显示是作于较法隆寺西院伽蓝更早的时代,是飞鸟时代的建筑、工艺、絵画的重要遗品。透珑镂刻的装饰金属饰件下用真正的金龟甲虫(日语称为玉虫)的背甲装饰布满,由此得名。现在甲虫的背甲仅残存一部分很难想象当初的华丽。厨柜的门和壁面的装饰画也很著名,尤其是释迦牟尼前世“舍身饲虎图”广为人知。
橘夫人厨子及阿弥陀三尊像(国宝)——奈良时代。曾安置于金堂。厨柜内的阿弥陀三尊像是奈良时代金铜佛像的代表作,莲池生出的三朵莲华上安置着三尊像。
金堂小壁画(重要文物)——1949年金堂火灾之际,因为被搬走而幸免于难,有天人壁画20面。20面中一部分公开展示。
其外还有以下的重要文物佛像:干漆弥勒菩萨坐像(奈良时代)、铜造观音菩萨立像(3体、飞鸟~奈良时代)、铜造观音菩萨立像(金堂阿弥陀如来旧侧侍佛、奈良时代)、铜造药师如来坐像(奈良时代)、木造圣德太子坐像(7岁像、平安时代)。 另外、佛画、佛具、舞乐面、经典等不定时更换公开展示。 此外由于保存上的理由不常时公开的寺内珍宝有四骑狮子狩文锦(唐代、国宝)、黒\漆螺钿卓(平安时代、国宝)等。
大宝藏殿
和大宝藏院不是同一建筑。1939年建设,大宝藏院完成以前在此大宝藏殿中公开了众多文物。现在仅在春秋旅游旺季开馆,公开展示大宝藏院没有办法完全展示的其他各种文物。重要文物的佛像有:元安置于金堂的圣观音立像(2体)、普贤延命菩萨坐像、元安置在食堂的千手观音立像、元安置于传法堂的药师如来坐像、释迦如来、阿弥陀如来、阿閦如来坐像、弥勒菩萨坐像、弥勒菩萨半跏像(以上皆为平安~镰仓时代)
其他主要堂宇
上述几处以外法隆寺内还有众多的堂宇及称为“子院”的付属寺院。西圆堂以外的堂内及佛像原则上不对外公开。
南大门(国宝)——西院伽蓝南方、境内入口处。单檐歇山顶门。室町时代(1438年)建立。
西园院客殿(重要文物)、西园院上土门(重要文物)、西园院唐门(重要文物)——西园院是法隆寺本坊(住职的居所)位于南大门进入后左侧、筑地墙的内侧。另外西院、东院的筑地墙也被指定为重要文物。
大汤屋(重要文物)、大汤屋表门(重要文物)——位于西园院西方、筑地墙内侧。
新堂(重要文物)——接西园院而建的持佛堂。安置药师三尊像、四天王像(均为重要文物)。
护摩堂建于南大门进入后右侧的子院,接弥勒院。安置有不动明王及二童子像、弘法大师坐像(均为重要文物)。
圣灵院(国宝)——位于西院伽蓝东侧,是祭祀圣德太子之处。建立于镰仓时代。安置有圣德太子及眷属像(平安时代、国宝)、如意轮观音半跏像(重要文物)、地蔵菩萨立像(重要文物)。圣德太子的忌日旧历2月22日左右(现在是3月22日~24日之间)法隆寺会举行寺内最大的仪式。
东室(国宝)紧接圣灵院北而建。后世多有补修改造但基本是奈良时代的建筑,作为当时僧坊建筑遗迹十分贵重。
妻室(平安时代、重要文物)——位于东室之东的细长建筑物。
三经院及西室(国宝)——位于西院伽蓝的西侧、与圣灵院対称的位置上。镰仓时代建立。安置着阿弥陀如来坐像持国天・多闻天立像(均为重要文物)。
西圆堂(国宝)——西院伽蓝西北的山丘上建立的八角圆堂。镰仓时代建立。堂内被本尊薬师如来坐像(国宝)填满,坐像是奈良时代的干漆像。本尊台座周围有小的十二神将立像(重要文物)、千手观音立像(重要文物)。因为只能在堂外拜观除本尊像以外其他佛像鉴赏困难。
药师坊库里(重要文物)——位于西圆堂的背后。
上御堂(重要文物)——位于西院伽蓝大讲堂正后方(北面)。镰仓时代建立。安置了释迦三尊像(国宝)、四天王立像(重要文物)。通常不开放,仅限毎年11月1日~3日堂内公开。
地藏堂(重要文物)——位于西圆堂东侧石段下。安置了地藏菩萨半跏像(重要文物)。
食堂(奈良时代、国宝)及细殿(镰仓时代、重要文物)——位于西院伽蓝东方北方向。食堂本尊药师如来坐像(重要文物)是奈良时代塑像但有众多补修。本尊以外佛像都已移往大宝藏院安置。
纲封藏(国宝)——建于圣灵院东,是奈良时代~平安初期的仓库。
东大门(国宝)——位于从西院到东院的路上是奈良时代的八角门。
旧富贵寺罗汉堂(重要文物)——西院至东院道路的南侧,筑地墙内侧不显眼的位置。本是奈良县川西町富贵寺后荒芜被细川护立(侯爵、美术史家)接手保存、其后寄赠法隆寺。残留有平安时代三重塔底层。
"梦之厅",它是为了安抚圣德太子死后的魂灵而建造的。在这座高雅的八角形建筑中有一座"隐身雕像",这是圣德太子立像,和百济观音一样为人们所供奉,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保存在这个寺庙中。
小提示:直到今天,"梦之厅"绝大部分时间它都不对外开放,只有在每年的
地址:位于日本奈良市西南几公里外
交通:从奈良乘火车或汽车10分钟即到。
电话:0745 74 2276,
开放时间:3月11日至11月19日,上午8∶00-下午5∶00;冬季,上午8∶00-下午4∶20(闭寺前一小时后不得入内)。
进入方式:购票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