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画笔去旅行
西班牙画家Jose Gonzalez Bueno画的水彩,每一张都象有炽烈的阳光从纸背后透过来。这样的色彩和对比度,是我心目中的西班牙

乌克兰画家ALEXANDER LIRNER用色粉笔画的老基辅,梦幻得让我开始憧憬寒冷。

(2)美国印象派大师萨金特(1856-1925) 水彩速写里的意大利充满了阳光和空气感,迷人的威尼斯和为米开朗基罗们提供了无数大理石的卡拉拉不用说了,他居然画过我从前每次见@九重春色都要翻过的SIMPLON山口,还有我跟小九还有@睡不醒的megan 都去过白云石山的CAREZZA湖!双倍崇拜啊!

(3) 苏格兰画家大卫罗伯茨(1796-1864)版画里的埃及古迹,实在是太过勾魂的梦境。虽然这几幅画中的地方我都去过,虽然我去的时候它们已经不是画上的样子,但埃及却是一个我还没有离开就想重返的地方。

(4)加拿大女画家ELIZABETH WILTZEN 曾经是个登山向导, 她笔下的落基山景色,充满着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感。前三幅是油画, 后两幅是水彩, 前者朴拙梦幻, 后者飘逸写实, 我都很喜欢。

(5)难得有机会看到东南亚国家的油画,缅甸画家 AUNG KYAW HTET 有很深的写实功底,他把西方的油画语言汇入富有民族特色的色调和独具个性的构图中,展示了这个佛教国家独特的生活风情画面。

(6) 据说英国风景是比较难画的,因为这个国家阳光不算特别多而绿树很多,画面上大面积的绿色要画出层次感是很考验人的。英国画家KEITH G.CARDNELL用油画表现英国田园风光,手法很古典,让人想起其前辈康斯坦布尔那些名作。

(7) 美国画家PAUL JACKSON的水彩透视精准光影效果强烈。虽然我不是很赞同把水彩画得跟照片太象,但是他这些作品的确很传神地表现了欧洲建筑的魅力。其著作数年前就有中译本,译者居然是我在国内上班时的同科室前辈丁伟老师。

(8) 对俄罗斯风景的印象来源于少时读过的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的文字以及巡回画展派的油画。尤其喜欢希施金画的森林,微妙的光线,疏密有致的布局,形象深沉而豪放的大树,画面鲜有人影却充满史诗般的气魄和逼人的生命气息。

(9) 大学时我曾经临摹过好些东山魁夷的作品,对着黑白图临摹出彩色的画面。数年后看到彩图,居然跟我想象的很接近。那时最神往的就是他笔下的北欧,沉静辽远的森林湖泊、清冷神秘的白夜,空而不寂,有种淡淡的愉悦。1996年我去了一次北欧,转眼十几年过去了。

(10) 一直觉得东山魁夷的画和川端康成的字是最深得日本之美的精髓的。一面池水几片落叶,寺前樱花山后圆月,用微小的细节表现岛国四季,秉承了大和民族“物哀”和“幽玄”的审美传统,清澄宁静中带着对自然和人生淡淡的伤感和深深的眷恋。我2001年去的日本,转眼也十几年了。

(11) 中国当代绘画大师里,吴冠中是我最佩服的一个。他学西洋画出生,绘画语言很现代,表现的意境却很传统很中国,既具象又抽象,既民族又世界。不管是油画还是水墨,他笔下的江南比现实中的江南更接近我们的梦里水乡。

(12) 我第一次知道美国有个叫鲍威尔湖(POWELL LAKE)的地方是从美国画家DAVID DRUMMOND的水彩画里。他用非常简洁的笔触和用色描绘出的宛如丝缎般的水波倒影让我非常着迷。 我知道@上雪同学去过这个地方,不知道她是否介意将来陪我再去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