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关于咖啡的争议

16世纪:咖啡能让人亢奋。相传,埃塞俄比亚有一位叫卡尔迪的牧羊人发现,他的羊吃过一种油亮的绿叶子和红红的浆果后会突然兴奋起来。他亲自尝试了这种植物,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咖啡。

16世纪:咖啡导致滥交。阿拉伯人最先开起了咖啡店,咖啡也是自此为人诟病。据作家拉尔夫·哈托克斯所言,咖啡店的顾客常常陷入赌博与不伦的性关系中。

17世纪:咖啡可以治疗酗酒。随着咖啡声名远播,医药行业开始大肆宣扬它的好处。尤其是在酗酒成风的英格兰,它被人们视为治疗酗酒的良药。

17世纪:咖啡能治百病?这篇1652年的文章是伦敦一位咖啡店店主Pasqua Rosée为了推广咖啡的功效所作的。文章称,咖啡可以帮助消化,缓解并治愈痛风、坏血病,减轻咳嗽、头疼与胃疼,甚至可以预防流产。

18世纪:咖啡可让人长时间工作。1730年在伦敦,茶取代咖啡,成为人们的日常饮品。在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把喝茶定性为“不爱国的行为”之前,美洲殖民地的居民一直对茶偏爱有加。但自倾茶事件之后,咖啡店越来越多。显著的提神效果使人们相信,喝咖啡可以让殖民地的居民们工作更久。

19世纪:咖啡荒。19世纪中叶,美国爆发了内战,咖啡变得供不应求,于是一些碳烤谷物饮品成了替代品并开始流行。比如Kellogg的焦糖咖啡和C.W. Post的Postum(现在仍然有售),这些饮品喜欢打着抵制咖啡的广告来提高销量。

19世纪:咖啡或导致失明。Postum的广告尤其激进,称咖啡和吗啡、可卡因、尼古丁、马钱子碱一样危险,可以致瞎。

1916:咖啡阻碍生长发育。20世纪初在医学及公众领域掀起了一股咖啡有害健康的舆论。Good Housekeeping这本杂志中讲述了咖啡对生长发育的阻碍作用。

1927:咖啡是小孩成绩差的元凶。1927年一份科学杂志中,发布了一篇涉及8万名小学、初中生的调查。研究者“震惊”地宣布每天喝一杯以上咖啡的孩子学业表现非常糟糕。

20世纪70年代:咖啡与心脏病。1978年,也就是Baseball Hall开始在电视上卖Mr.Coffee的那年,一份新英格兰医学报刊登了一项研究,称三杯咖啡下肚后,血压会急剧上升。而1973年早期的一份研究发现,每天喝一到五杯咖啡会使心脏病发病率上升60%,而喝六杯以上的人则会上升120%之多。

21世纪初:多元分析。研究结果基本证明咖啡是个好东西。但咖啡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喝咖啡患尿路癌的风险会高出20%,但喝茶就不会。

2007-2013:咖啡能降低中风及部分癌症的患病风险。在1986年至2006年间,调查跟踪了59,000名男性,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咖啡可以显著降低前列腺癌这一致命疾病的患病率。另一项类似的研究发现,每天喝四杯咖啡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最低,十杯以下都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2015:咖啡实际上是健康饮品。咖啡对于总体死亡风险有什么影响呢?2013年,一份汇集了20项研究的报告与另一份汇集了17项研究的报告均指出,在受调查的一百多万对象中,喝咖啡可以略微降低总体死亡率。在大势所趋下,美国农业部在2015年声明“我们承认喝咖啡是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每天喝三五杯(最多摄入400mg咖啡因)不加奶和糖的咖啡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