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山东>休闲>

青岛的咖啡馆和老房子

来源:金玉米 编辑:迪拜 时间:2013-05-09

 七月的青岛基本是阴雨绵绵,很凉快,雨里呆久了甚至有点冷,和同期北京的闷热相比,真是两个世界。
  青岛的雨很干净,没有泥,在雨里走一天,裙角依旧是干净的。
  青岛真的是一个好地方,对于身处干燥内陆的我们,有着太强的吸引力,有机会的话真希望再去。
  以前出行总是在网上搜那些攻略啊游记啊,自己却从来不写,这次我也写下来,可能我写的没有攻略那么详尽,不过也希望为有同样兴趣

的人去青岛做参考。
  
  (一)青岛的咖啡馆--弄海园SPR
  
  去青岛之前在网上看到石老人海滩上有一家SPR,可以直接看到大海,风景特别好。可是到了石老人海滩,并没有看到什么屋子,于是穿过

马路,去了对面的弄海园SPR。
  一层可以坐在屋外,二层可以透过玻璃窗看到对面的石老人海滩。
  其实SPR在我家附近的写字楼下就有,却没想到在青岛,人家竟然如此气派,呵呵~~~
  因为已经很饿了,所以觉得意大利面很好吃,咖啡也不错,更因为是第一天的第一站,所以能喝着咖啡看海,觉得自己好幸福。
  一层有人在装扮婚礼会场,很多的白玫瑰,能在这样浪漫的地方结婚,好像是电影的感觉。
  因为这家SPR非常大,所以二楼的视野非常好,想必在这里看夕阳一定很美,可惜我们是游客,不能一直耗到那么晚。
  我一直在心里叫这家咖啡馆是SPA,后来知道他们其实是SPRING的前三个字母。喝咖啡的时候,诺大的二楼只我们和旁边两队客人,我听到

那边的女孩说:这家SPA真会找地方。。。呵呵,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
  青岛的咖啡馆--依浪园
  
  从音乐广场向西走,在临海的位置有一幢独立的黄色的建筑,那就是依浪园。
  和弄海园SPR不同,这里的窗外直面大海,眼前没有街道,也没有车辆。
  室外有网球场,不知道和咖啡馆是不是一家。
  推门而入,空间不是很大,前台的墙上有很多黑白照片,有架钢琴安静立在那里,挂着的鸟笼里有我不认识的小鸟一直不停地吱吱地唱着


  还是喝咖啡,还是看海,真好。
  午后的时光就在这海边的咖啡馆里静静流淌,好像没有开始,也仿佛不会结束。
  唯一的遗憾是身边的人说的话,呵呵,青岛话还真是。。。唉。。。
  (三)青岛的咖啡馆--无敌海景麦当劳
  
  
   严格意义上,这个不能算做是咖啡馆,可是,谁叫人家的风景好呢,和我们楼下的麦当劳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到青岛的第二天,全天都在下雨,时大时小,可是雨很干净,即使青岛的司机开车那样猛,疾驰而过也不会溅到泥点。
  雨里游玩,有浪漫的一面,也有不便的一面。我的鞋是那种麻编的凉拖鞋,在雨里走了一阵之后就完全湿了,走路的时候大致可以体会到

美人鱼的感触。所以,本来是要在栈桥附近找那家网友们力荐的向日葵酒吧,也只好放弃了。正好眼前出现的就是所谓无敌海景麦当劳,也就

是它了。
  麦当劳在栈桥的西边,靠近老的火车站,沿着海边的路走很容易就会看到。
  麦当劳前面南北向的路叫郯城路,这个郯字我是不认识的,看到的时候问同学:这个念什么啊,她说:TAN,我说:诶?你很厉害啊,这么

奇怪的字也认识,我还以为念炎呢,结果她说:路标下面有拼音啊。哼,我好猪头。
  在二楼临窗的位置坐下,捧着热腾腾的咖啡,看着窗外的雨和窗外的海,觉得很温暖,虽然咖啡杯是纸杯,鞋也还是湿答答的,可还是很

开心。
  
  (四)青岛的咖啡馆--LA VILA
  
  LA VILA在香港中路,如果说站名的话,那一站叫二疗。
  这是一家法国餐厅,不过我们去的时候是下午,所以依旧是喝咖啡,看书。之所以看书,是因为没海可看,LA VILA临街不临海。
  餐厅的气氛不错,服务生看上去温文尔雅,放的歌曲也是听不懂的法语。可是奇怪的是,除了我们这桌,来的人全是拖家带口,一律或抱

或牵,必有一个小朋友。难道,青岛人把这里当作是必胜客?如果是那样的话,又何必费心思布置成“小资”的格调呢?不明白。
  如果有太阳的时候,在外面坐着应该也不错。
  (五)青岛的咖啡馆--郎园
  
  郎园离我们住的地方最近,所以是最后一天要离开的时候去的。在那里耗了整整一个下午,非常惬意。
  郎园是我觉得这些咖啡馆里最美的。
  它的建筑是老建筑,据说曾经是德国外交官的官邸。位置在太平角二路,对面就是海,也就是第三浴场。房子有三层楼,一层现在是厨房

,二层可以临窗看海,三层是阁楼。郎园的院子也很漂亮,浓绿的树荫,摇晃的秋千椅。
  我们去的时候正好赶上有人举办婚礼,所以院子全被婚礼的人占用了。我们坐在二楼临窗的位置,可以时不时看看新娘新郎,看看青岛的

西式婚礼。
  二楼的房间不大,屋里也有钢琴,每处细节都很独特,都是不同的风景。真是感慨这个外交官的好福气,竟会住在这么美的地方。
  我们在那里喝了咖啡,还点了比萨和小吃,东西一般,价格不便宜。不过和美丽的景致比起来,也觉得值了。
  因为是阴雨天,所以雾气很重,湿浓的雾气里,远处的海已经模糊,我放下手里描写吸血鬼的小说《历史学家》,更有不知身在何处的感

觉。
  风景有时候是这样的,看到的美,却留不在照片上,而照片上的美,却又是眼睛看不到的。
  也许,时间过去很久以后,郎园会在记忆里成为另外一种风景,成为自己的郎园。
  
  (一)青岛的老房子--花石楼
  
  
  花石楼在八大关第二海水浴场,已经和八大关成为不可分割的部分。
  关于花石楼的传说好像很多,甚至连修建的人都是两种说法,一是说1932年由一位俄罗斯人格拉西莫夫修建,一是说1903年由德国人所建


  这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尖的塔顶,厚重粗糙的墙壁,里面的空间不很宽敞,楼梯也是窄窄的旋转而上

,探头看了一下地下室的楼梯,觉得这幢楼就是恐怖片绝佳的场景。
  站在大大的凉台,站在顶层的观海台,环顾四周,海在拍打礁石,茂密的绿树间露出红顶的别墅,细雨蒙蒙,海风拂面,每个人都在感慨

,能住在这里真好啊~~~
  海边有很多新人在拍照,据说晴天的时候会更多。照片成型之后或许很浪漫,可看他们实际拍摄的情景,斜风细雨里,挽着裤腿的新郎和

拖着湿重婚纱的新娘,努力做出各种奇怪的造型,真的很同情他们。
  
 
  (二)青岛的老房子--公主楼
  
  这个所谓的公主楼,和座落在八大关里其他那些别墅相比,并没有多耀眼,且门前没有任何标志,也不允许进去参观,如果不是有那些文

章介绍,估计根本不会有人非要在这里驻足。唉,真搞不懂为什么凡是青岛旅游的文章都会提到它,难道就是因为“公主”这个名字吸引人吗

?什么丹麦王子啊公主啊,简直就是噱头。
  公主楼在居庸关路,高耸的尖塔,蓝色的墙面。其实我们已经从它身边经过了,还猜测它是不是就是公主楼,可因为门前没有任何标志,

所以也无法确定。后来我们在雨里又转悠了几圈,发现也有好几队游客在找公主楼,正好附近有家餐厅,于是上前询问,餐厅的人说:那个蓝

色的就是。
  我觉得餐厅的人应该自费在公主楼前立个牌子:别找了,这个就是公主楼,省得天天被一群游客骚扰。
    
  (三)青岛的老房子--天主教堂
  
  我们去的这个季节还不到青岛旅游的旺季,所以一路上都是很安静,看不到熙熙攘攘的游人。唯有栈桥那里,不知道从哪里莫名其妙冒出

很多人,桥上全是人,所以我们只远远地看了看,哦,那个就是栈桥。
  从栈桥正对的中山路向北走,走到肥城路,就看到教堂那两座对称的尖顶了,向右一拐,走一段就是教堂的门口。
  教堂的全称是青岛天主教圣弥厄尔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始建于1932年,1934年竣工。
  教堂里面宽敞明亮,玻璃窗色彩斑斓,墙壁和穹顶都有漂亮的圣像壁画。我是第一次进到教堂里面,觉得这里已经很庄重华丽了,同学去

过德国科隆大教堂,她说,那里才更令人震撼。
  遗憾的是,教堂明明标明不许拍照,还是有不少人在那里摆奇怪的姿势,中国游客用相机代替眼睛来看风景,果然名不虚传。无论是在佛

教圣地法门寺,还是青岛的天主教堂,都不能阻拦他们拍照的脚步。厉害!
  
  
  (四)青岛的老房子--基督教堂
  
  从天主教堂出来,沿着德县路和沂水路走,走到江苏路,就到基督教堂的脚下了。
  奇怪的是,天主教堂那里尚有一些游人,基督教堂这里非常安静,售票处也没有人。我们走进教堂大厅,里面安静的令人不忍进去打扰,

我们就只在门口略站了站,大厅内部比天主教堂显然要朴素很多,有点社区教堂的感觉。
  教堂有一座钟楼,但门是锁着的。
  教堂整体造型很漂亮,但当时那种安静默然的气氛,叫人觉得这里不是游客应该来的地方。
   
  (五)青岛的老房子--迎宾馆
  
  从基督教堂的台阶下来,右拐,走龙山路,路上经过信号山公园,走到龙江路和龙山路的交界,就是迎宾馆。
  迎宾馆这个建筑简直就是一部历史书,它始建于1905年,太多的人和这里有过联系,如果它自身可以记录历史,一定是厚厚的好几本故事


  下面这段话是人家的,我也顺便再学习一下:风雨沧桑近百年,迎宾馆几易其主。曾为德国提督官邸、日本驻青岛守备军司令官邸、胶澳

商埠督办的官邸、青岛市市长官邸、国际俱乐部,1949年解放后成为最早的国宾馆,接待一年一度的国际儿童夏令营;1957年7月至8月间,毛

泽东主席及夫人来青下榻。在此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省委书记会议等。此后曾来青下榻的国家元首及国内外贵宾有:

越南主席胡志明、阿尔巴尼亚谢胡·巴卢库、澳大利亚希尔、柬浦寨元首西哈努克及夫人及国家领导人陈云、林彪等。
  关于这幢神秘的楼,还有很多很多的传说和故事,但是,一般游客最常说的还是德国提督官邸,虽然迎宾馆的名称显然是后来的称呼。
  从售票处到迎宾馆,要走一小段,院子很大,雨中的树木和草坪绿的发亮。迎宾馆不是那种尖顶的塔楼,建筑面积比较大,远处看非常宏

伟威严,楼的外墙由大块凹凸不平的花岗岩石砌成,看上去敦敦实实的。楼内房间非常多,基本都是相通的,大餐厅内有一架古老的三角钢琴

,据说是1876年德国生产的,各样的紫铜吊灯壁灯富丽堂皇,一些家具标志着是1904德国斯图加特家具厂制造。
  站在二楼的栏杆边看着大厅,似乎都能感受到提督曾经接待客人时候那些热闹的场面。
  我特别喜欢迎宾馆的建筑,比起花石楼,这里更有趣味,而花石楼太狭窄太局促。可惜,去之前并不是很了解它的历史,所以游览的时候

也是走马观花,如果以后有机会,应该更仔细地品味一下。
  临走之前还去了下一楼的洗手间。洗手间不是很干净,但是这房间曾经就是洗手间,所以是有非常久远历史的洗手间,呵呵。看那些花瓷

砖,估计还是当年留下来的。
  在网上搜到青岛画报有一篇文章介绍迎宾馆,比一般的旅游手册介绍的都要详细,链在这里,想去的人可以事先了解了解,确实是一座有

历史有意思的建筑。
    
  (六)青岛的老房子--康有为故居
  
  因为前一天在雨里暴走了太多的路,所以最后一天的安排就悠闲了很多。无意之中挑了康有为故居去看看,没想到却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康有为故居旧称“天游园”,始建于1899年,曾是德国总督副官弗莱海尔.利利恩可龙的宅邸,1923年康有为入住其中,目前是青岛唯一正

式对外开放并辟建为专业博物馆的文化名人故居。
  我们坐26路在海水浴场下车,沿文登路前行,看到福山支路右拐上山,然后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标志了。
  康有为的一生其实我也不了解,但看完故居的介绍,觉得他这一生,简直就是中国男人或者说知识男人梦想的那种人生。少年时期早早显

露才华,壮年时期参与轰轰烈烈革命,不仅没送命,而且在所谓流亡期间去了世界各地,回国之后,在海边风景优美的地方买所大房子,带着

六个太太和一堆孩子尽享天年,然后安静地死在自家的床上。可以说,他这一辈子,哪样都没落下。
  看康有为的画像,进门的那张略有郭德纲的影子,老年的几张又比较像洪金宝。在那里实习的海洋大学的学生,一口一个康有为先生,我

这样的联想显得比较不恭。
  康有为当年看到此楼,说的话是:青岛此屋之佳,吾所未有也,此屋卑小而园甚大,望海碧波仅距百步。那楼,那房间,我别说是今生,

就是下辈子下下辈子估计也住不到,人家却是一句“此屋卑小”,可见人家的眼界之大,不是我辈可以望及的。
  售票的老爷子很有意思,他说:康有为有六个太太,还有一堆孩子,所以觉得“此屋卑小”。想想也是,呵呵。
  康有为留下来一句对青岛的评价,也是被人们经常引用的,那就是: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车,中国第一。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