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需要排队才能买到的美食
山林熟食
发现地:肇家浜路天钥桥路
排队时间:10分钟
人均消费:15元
最出名的是红肠,肉质很紧,面粉搀得少。
大肠面
发现地:复兴中路安吉路
排队时间:15分钟
人均消费:10元
他家的主打是“大肠+辣酱”浇头是面。
吊瓜子
发现地:海伦西路四川北路
排队时间:因人而异,主要看体型和力量了。
人均消费:10元
“吊瓜子”,据说是长在树上的一种瓜子,皮和普通瓜子一般薄,肉倒有松子那么厚。这里的其他炒货也很抢手,店堂里,香瓜子现炒现卖,香气扑鼻。
“阿娘面”
发现地:思南路淮海路口,泰和饮食店
排队时间:30分钟
人均消费:15元
“阿娘”在宁波话里是“奶奶”的意思。据说,这位阿娘总坐在小店的招牌下,边收钱边吞一把治疗高血压的药片。此地黄鱼面最出名,常有穿着考究西装的人跑进来亲亲热热地叫:“阿娘,一碗黄鱼面,加咸菜和辣酱。”遇到高峰时间,领着一个3位数的号,傻等半个多小时是很正常的事。所以,如果想去吃午餐,建议在10点半去,晚餐不能晚过7点,否则面就卖完了。我们去的那天,收钱的换成了老伯。高温天、刮台风也有人排队的。
静安小亭麻辣烫
发现地:愚园路常德路口
排队时间:15分钟
人均消费:7元
号称“上海滩第一麻辣烫” “点菜”是完全自助的。生意有多好?据说,不管是38摄氏度的盛夏还是刮10级大风的日子,这里天天排着一条不见头尾的长龙。问起成功的秘诀,老板娘很谦虚:“市口好,市口好。”
矮子馅饼
发现地:宁波路近河南路,矮子馅饼
排队时间:45分钟
人均消费:10元
这饼里可是有国家专利的,还注册了“矮子馅饼”的商标。馅有芝麻、枣泥、白糖等几种,因为是混在一起卖的,得等到咬上一口,才知道内里乾坤。6.8一斤,买时还正在搞促销,买一斤送半斤,10元的馅饼,装了满满2袋。不过,面对慕名而来的人群,小店的一口烤炉显然搭不够劲,每端出来一盆馅饼,两三个人就消灭完了,只听后面的人忍不住抱怨:“赚了这么多,怎么不多买两口炉子……”
新芳斋糕团店
发现地:四川北路近多伦路,四新食苑
排队时间: 15分钟
人均消费: 8元
“新芳斋糕团店”是地道的老字号,专卖和糯米有关、缠缠绵绵的小点心,最出名的当属“湖北汤团”,个大魁梧,内容实诚。乍一看,根本寻不见汤团的踪影,只见排队的等位的一群老人家。店面越缩越小,幸好,汤团的个头没缩水。
鸳鸯馄饨
发现地:董家渡路布料市场旁
排队时间:10分钟
人均消费:5元
家庭式作坊采购量有限,每天只能做千把只汤团。到下午四五点钟,6毛一只的汤团已经卖光了。这时再来,只能看见笃悠悠坐在门口看晚报的老板娘,头也不抬地告诉你:明天赶早,悠闲啊~~
小杨生煎
发现地:吴江路,地铁 二号线石门一路站
排队时间:10分钟
人均消费:7、8元 生煎一两四个,2.5元/两
小扬生煎在吴江路共有两家。大家放心,都是正宗的。店面不怎么样。在里面吃,会经常碰的到日本人。还有当然就是里面的生煎拉,皮薄陷多汤多。而且生煎的个头够大,女生能吃下2两就已经算是很厉害的了。这是小编在上海生活到现在吃到的最棒的生煎了。
好好栗子
发现地:上海海宁路、吴淞路路口
排队时间:10分钟
人均消费:5.8元、6.8元两种
店门口永远有一支等待栗子的长队。有浓烈的桂花香味,小而甜的云南栗子,最主要是价格实惠。这家栗子店也属于家庭作坊,当年是老板夫妻加丈母娘,分工明确。总店为做半年休半年,每年9月到新年之后,早上6、7点至晚上9、1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