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豪华的富豪庄园
我不清楚当今中国富豪们的豪宅到底豪华到什么程度,但此次旅行,却见识了美国上个世纪富豪的最豪华的庄园和古堡,站在那里,在惊叹有钱人的财富魔力之余,也在细细体会,当富人们置身于自己的王国中,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
在这个导游介绍中,我渐渐了解到古堡主人当年奢华的生活情形。
随着我的脚步一步一步上升,这个神秘的豪华庄园渐渐揭开面纱,这个占地二十七万英亩约合一千平方公里的巨大西班牙式庄园强烈地震撼着前来参观的游客。
这个庄园当初兴建花费数千万美元,不仅地域辽阔,风水奇佳,建筑宏伟,而且还有打理得很好的山坡和花园,我看见每一处树墙都修剪得当,每一条幽径都一尘不染,清澈的游泳池反射着蓝色的天空,在艺术人体雕像的陪伴中浸泡自己,在空灵纯净中呼吸海边新鲜空气,人感到一点也不会浮躁。令人惊讶的是,在游泳池边的每一尊汉白玉雕刻的艺术人体雕像,虽然历经风雨,但依然晶莹剔透,无丝毫破损和污迹。
在一个大厅,我看见了平日无法见到的稀世古董和珍贵文物,墙上壁毯,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私人物品;一张颜色斑驳的座椅竟然出自意大利罗马的教堂;手绘天花板画也是是几百年前欧洲贵族的原物,茶几上花瓶是公元前古希腊的文物。在一个可以容纳四十人的大餐厅,长条形的餐桌上,我听到导游介绍说,这些兰花磁盘,来自中国景德镇。走进位于三楼赫氏自己的办公室,我们恍若置身于往日的欧洲宫廷。
根据记忆,我从网上查阅得知,赫氏堡始建于1919年,是当时美国赫赫有名的报业大王威廉·鲁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1863-1951)的私宅。威廉·鲁道夫·赫斯特出身于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其父早年以采金、开矿创下了一份雄厚的家业。威廉·鲁道夫·赫斯特是这个家庭的独子。优越的生活条件、良好的教育,使幼年的赫斯特很早就显示出与一般孩子不同的兴趣。10岁那年,母亲带他到欧洲旅行了一年。那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文化艺术之旅。酷爱欧洲艺术的母亲带着年幼的赫斯特日复一日地徘徊在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艺术画廊里,也参观、游览了许多著名的城堡和历史建筑。令母亲大为惊奇的是,小小年纪的赫斯特竟然对这一切看得津津有味,并由此萌生出建造赫氏堡的最初梦想。赫斯特中学毕业以后,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新闻。他很快便显露出驰骋这一领域的卓越才华和野心。23岁那年,在他的一再请求下,他的父亲终于同意将别人作为偿还债务转让给他的《旧金山检察官报》(San Francisco Examiner)交由年轻的威廉·鲁道夫·赫斯特管理。以此为发端,赫氏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成功地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新闻帝国,成为全美报刊媒体的盟主。赫氏麾下曾拥有美国几十家报刊杂志以及其他传媒机构。有一位网友说,当年赫氏从他的城堡中俯视的,应该不仅仅是他那一片广袤的山林、牧场和庄园,而是整个美国。
赫氏古堡记载着一段浪漫的婚外情。通过古堡放映的一段当年留下来的黑白无声电影,我们了解了他与年轻美丽的电影明星玛丽安·戴维丝长达数十年的浪漫爱情。玛丽安出身于纽约市一个地方法官的家庭。在遇见赫氏之前,她就已经在百老汇娱乐圈内有了一定的名气。1918年,21岁的玛丽安在赫氏出资赞助的影片《粉红玫瑰塞西莉娅》中担纲主演,从此与赫氏再也没有分开过。当时的赫氏已经成家,并且有五个孩子。据说赫氏曾对玛丽安坦言说明,自己绝对不会跟已经结婚多年的妻子离婚,但是除此之外,他将尽其所能为玛丽安做任何一件事情。据此,不少传记作家认定,这所梦一样的城堡正是赫氏为玛丽安建造的。据野史记载,自从城堡开始动工以后,赫氏的妻子米莉森特便移居纽约,此后真的再也没有回到圣西缅。
没有人能够回答,富豪们是否都会斥资为浪漫的爱情构筑宫殿,用自己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之外再建立一个城堡?也没有人能够理解,当历史渐渐远离,古堡的主人驾鹤西去,这些昔日的奢华是否能够随他升到天堂?我听导游说,在主人故去之后,由于赫斯特的后人无力支付巨大的遗产税,他们最后还是将这个巨大的古堡捐给了加州政府。
我想说的是,中国的那些新兴富豪们,在中国的平均富裕程度很低的环境下,建造豪宅是不明智的,肯定会引发社会的不满。我提议中国,为了和谐和长治久安,不要盲目地让少数人先富起来。那些先富起来的人,二十年来其实对中国社会并没有多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