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作品中“鱼”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华文化中的玉文化也因其本身的价值与久远的历史而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在流传至今的和田玉玉雕作品中,有许多玉雕题材受到人们的喜爱,而动物题材“鱼”,就是其中之一,鱼既无花草的芬芳,又无神兽的威猛,人们为何会对它如此喜爱呢?
《连年有余》——连年有余,和谐美满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在孟子的文章中,我们很容易发现,鱼在古代是作为食物的存在,且受到大部分人的喜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之一。
《鱼熊兼得》——鱼熊兼得,名利双收
正是由于人们将鱼当做了赖以生存的食物之一,所以,人们才将年年有“余”与“鱼”联系在一起,以“鱼”谐音“余”的叫法,将“年年有鱼”比作“年年有余”,寓意五谷丰登、生活富裕。
《年年有鱼》——年年有余,和谐美满
之后,随着玉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人们又将莲花与鱼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种新的题材,“莲莲有鱼”,这一类型的题材将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莲与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鱼融合为一体,不仅保留了二者莲莲有鱼与连年有余相同的寓意,更在题材上丰富和发展了玉石文化。
《连年有余》——连年有余,和谐美满
在和田玉鱼的题材中,除了与其他题材搭配外,鱼自身的种类不同,其所具有的含义也各不相同。如鲢鱼、鲤鱼、金鱼、鳜鱼等其所相对的含义分别为年年有余、金玉满堂、鲤鱼跃龙门、富贵有余等。
《吉庆有余》——抱鱼送宝,富足喜乐
富贵、富余、金玉满堂、高升,分别代表了人们对生活、事业、未来的美好希翼与向往,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追求着自身的梦想与希望,而鱼这一题材,不仅代表了人们对食物的重视,更寄托了人们对家庭生活的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