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珠宝>

古人佩玉的含义

来源:金玉米 编辑:雪茄 时间:2019-07-05

 

 古人佩戴玉器,不是对财富的炫耀,也不仅仅是作为装饰,而是另有深意。

《礼记•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
子贡问孔子为什么人们重玉而轻石时,孔子答道:“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guì音贵),义也;垂之如坠,礼也;
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莫不贵者,道也。”
许慎《说文》:“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鳃(sai音腮)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本草纲目》记载,玉石具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功效。
玉本身具有一种高雅、圣洁的美,是其它东西不能替代的。所以在古代,无论男子还是女子,身上都常常配带玉环绶。

玉器的挂绳

  许多朋友购买玉器,佩戴时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挂绳,一件好的玉器挂件,一定要佩一条相称的绳才算完美。

现在市场常见的挂绳分为几种,手工纺织的工艺挂绳,外形比较漂亮,挂绳的颜色也比较丰富,常见的有红,绿,咖啡色,黄色,黑色等

中国人自古对红色情有独钟,红色是喜气、吉祥的象征,尤其是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红色更是处处可见。本命年用红绳,红色辟邪。有些人喜欢黑色的绳,黑色给人以深邃之感,是永不过时的时尚色。咖啡色是男士们比较喜欢选用的颜色,它没有红色的张扬,黑色的冷酷,感觉比较中庸平和。

亦可根据自己的五行配戴,如:黄、红、蓝,象征土、火、水三大元素。
《礼记》曰:“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山玄玉而硃组绶,卿大夫水苍玉而缁组绶,士子佩瑜玉而秦组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子以白玉为佩,用黑色的丝带相贯;公侯以山玄玉为佩,用红色的丝绳穿系;大夫以水青色的玉为佩,必用纯色的丝绳穿挂;士子用瑜玉之佩,需用杂色丝绳组系;士用美石作佩,应用赤黄色的丝绳相贯。

翡翠佩在翡翠饰品中所占比例最大,在香港市场常见的是以钻石白金镶嵌的翡翠佩,镶嵌的白金钻石部分,行家称其为“花头”,用白金项链佩戴,这种佩戴方式装饰味较强。国内收藏者则更喜欢编绳打节佩戴,这种节艺方式以简洁见长,多了一种古朴之美。

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存在较多的佩玉绳结了,他们被人们赋予一定的观念或象征意义,使之具有托福纳祥、传情达意的作用。例如:“同心结”、“盘常结”、“万字结”、“吉祥结”“万寿节”等等。

以绳配加各种材质的圆珠,也是常见的节艺方法,行家称之为“节珠”。玛瑙节珠,有红色、黑色、白色等很多颜色,透明度好,价格便宜,但档次较低,适合中低档翠佩。珊瑚节珠,颜色鲜艳,透明度差,适合与颜色绿、种份普通(透明度较差)的中高档翡翠相佩。红翡、黄翡节珠,透明度一般,颜色不够鲜艳,档次不高,适合与绿色不多、不艳的中低档翡翠相配。

高档翡翠有时仅用素绳节艺,以突出翡翠本身的美感,有时也会配桃红碧玺、绿翠节珠,碧玺的透明度高,颜色美丽,与高绿老种的翡翠相得益彰,碧玺节珠的配法为清代宫廷所常用。高绿翠珠成本也很高,适合高档翠佩。

古人盘玉的方法

  大凡出土的旧玉,多遭土的侵蚀,带有各种色沁,收存后需以盘功使之恢复本性。前人认为,古玉器温润纯厚,晶莹光洁,尤其各种色沁之妙,如同浮云遮曰,舞鹤游天,富有无穷的奇致异趣,不仅悦人之目,且能悦人之心。但古玉纵然具有最美的色沁,如不加盘功,则将隐而不彰,玉理之色更不易见,玉性不还复,形同顽石。故前人十分重视和讲究盘玉之法,刘大同在《古玉辨》中论之颇详,其将盘玉分为急盘、缓盘、意盘3种,曰:“急盘须佩于身边,以人气养之,数月质稍硬,然后用旧布擦之,稍苏,再用新布擦之,带色之布切不可用,以白布粗布为相宜,愈擦则玉愈热,不宜间断,若昼夜擦之,灰土浊气,燥性自然退去,受色之处自能凝结,色愈敛而愈艳,玉可复原,此急盘之法也;缓盘须常系腰中,借人气养之,二三年色微变,再养数年,色即鲜明,佩至十余年后,或可复原,此言秦汉之旧玉,若三代古玉,非六七十年不易奏效,诚以玉入土年愈久,而盘愈难,因其所受地气深入玉骨,非常年佩之,而精光未易露出也,此缓盘之法也;意盅之法,人多不解,必须持在手内,把玩之,珍爱之,时时摩挲,意想玉之美德,足以化我之气质,养我之性情,使我一生纯正而无私欲之蒙蔽,至诚所感,金石为开,而玉自能复原矣,此意盘之法与急盘、缓盘之法不同,面壁工夫,能者鲜矣!”古玉一经盘出,往往古香异彩,神韵毕露,逸趣横生,妙不可言。

中国玉器题材的寓意文化

  玉能避邪纳福,能将天地之灵气与人体产生效应,这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玉器的题材中,神仙人物、鸟兽动物、星云山水、树木花草等等,可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从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绵延到了今天。

蝙蝠的”蝠”因与幸福的“福”谐音,人们用玉材琢刻蝙蝠的形象喻福,讨口彩,取吉祥。“葫芦”因近“福禄”,同样是琢玉中频繁使用的题材。

这种题材开始盛行于明代,至清代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福在眼前”把一只蝙蝠刻在一枚有孔眼的古币上面。

“福寿延年”把蝙蝠刻在一只寿桃上。

“多福多寿”多只蝙蝠与寿桃刻在一起。

“福禄寿僖”将蝙蝠和梅花鹿、寿桃、喜鹊(或直接刻一喜字)为伍。

“五福捧寿”在五只蝙蝠中间雕一寿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

“五福和合”以五只蝙蝠与荷花、圆盒为伍,“荷”同“和(安宁、平和)”、同“合(投契、融洽)”。

“福寿双全”蝙蝠、寿桃、古钱,”钱”音近“全”,“二”义同“双”。

“福至心灵”蝙蝠、寿桃、灵芝,“芝”谐音“至”,“桃”似“心”形,灵芝之“灵”。

“流云百福”以蝙蝠与云纹为伍,“云”意“绵延不断”,形似“如意”,象征幸福如意。

“福从天降”蝙蝠刻在一娃娃的头顶上。

“福寿三多”蝠、桃、石榴或莲,“石榴”、“莲子”均寓多子之意,“即福多、寿多、子多”。

“三多九如”蝙蝠、寿桃、石榴、如意。“三多”即“即福多、寿多、子多。“九加”出自《诗经》中:“如山加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崩,如松拍之茂.无不尔或承”。

围绕在“蝙蝠”的一个“福”字做口彩的例子举不胜举,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美好追求的词汇之丰富。

一只雄鸡,一棵鸡冠花。雄鸡的高“冠”是“官”,鸡冠花之“冠”又是“官”,岂不是“官上加官”?这类题材对于今天的人们,仍然起着良好的祝愿。如各类竞赛,运动场上的健儿们果得到一件“争‘雄’(雄鸡)夺‘冠’(鸡冠花)”题材的玉佩,似乎更具有一种中华民族的特有的意蕴含蓄的美学内容。

在艺术形式上,中国的这种玉雕工艺,形式上是写实派。花是花、鸟是鸟、人是人,人人看得懂,但意蕴上却是一种音、物之间的借喻形式,玉器上的纹饰都是美好的、吉庆的向往,这恐怕是一种唯中华民族独有的、令人叫绝、妙不可言,甚至有时显得匪夷所思、莫名其妙的寓意文化。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