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收藏的美玉
来源:金玉米 编辑:星星
时间:2019-07-19

红山文化 玉兽头块
高15.4厘米 宽4.5厘米 长10.5厘米
清宫旧藏
此类兽头玉块于红山文化遗址中多有发现,尺寸有变化。一些作品兽头似虫,一些似猪,一些似熊,其身弯而似蛇,研究者认为此类作品是由某些动物演化而来的龙,表现的是某种神灵崇拜。

红山文化 玉龙
长60厘米
直径2.2-2.4厘米
玉料青绿色,微透光。龙头部雕琢细致,眼大而凸起,嘴长而前凸。鼻上翘,长鬣后飘,边缘呈刃状,身为长圆柱状,弯成椭圆形。素身、秃尾。身体中部有一细孔。
此类红山文化玉龙目前已发现数件,皆头部雕琢精致且夸怅,为多种动物的形象组合,极具想象力。就其头部长鬣而看更近似于马,一些学者认为此类玉龙造型以马为主体,结合了其他种类动物的特征。

西周 玉镂雕兽面纹饰件
长5厘米 高3.l厘米 厚0.3厘米
清宫旧藏
玉料青白色,局部有较重的褐色。片状、较薄,中部隆起,似瓦面,边缘随兽面图案有凸凹变化。此作品自中部可分为两部分,相互对称,各部分皆似卷曲之龙身。长方形眼,阴线多呈一面坡状,为西周玉器图案风格。
商代玉器中有较多的兽面形纹饰,西周时期明显减少,此作品尤其珍贵。

战国 玉双螭纹冲牙
长8.7厘米 宽3.9厘米 厚0.3厘米
清宫旧藏

汉 玉兽首
长4.2厘米 宽3.6厘米
清宫旧藏
玉呈暗青色,有黄褐色斑。琢立体兽首,圆眼,重眉,头上有角,此作品可为剑饰,也可做杖首。

魏晋 玉螭纹椭圆形杯
口长97厘米 宽6.6厘米 高6.3厘米
清宫旧藏

唐 玉卧兽
长5厘米 宽2厘米 高3.l厘米
清宫旧藏
玉料暗白色,兽背部有黄斑。埤立体造型,头部雕琢复杂,阔嘴,意形鼻、重眉,眉、嘴、腮部有阴线细纹。粗颈,躬身,伏地状,肢前弯,尾呈分卷式,一歧上冲,其上有细阴线纹。

明 碧玉镂雕飞龙纹带板
最长9.l厘米 宽5.4厘米 厚o.6厘米
清宫旧藏
碧玉,深碧色。共二十块,镂空透雕。蟠龙形,龙昂首,张口,毛发后披,身细长似蟒蛇,有鳞,皆有飞翼,尾分两叉,底衬以翻卷的叶草纹。此套碧玉带板是由大长方形两块、中长方形八块、小长方形四块、桃形六块合并而成的。
明代玉带形制较前代玉带有了较大的变化,式样比较集中,玉带上钤的数量比较统一、使用规范,《明史》、《明会要》等历史文献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完整的数量为二十块。此为典型式样。明代玉带大多数为和田羊脂白玉或青玉制成,碧玉作品非常罕见。

清嘉庆 玉羊首提梁壶
通梁高16.8cm 口径8.9cm
通盖高10.1cm 足径6.8cm
玉壶是清代宫廷重要的生活用品之一,样式极多,除羊首壶外,尚有凤首壶、龙首壶等,还有与玉杯、盘成套者。此壶以瓜棱形作器身,以羊首作流,结合了动物和植物的题材,又将玉器的素净与珐琅的斑斓集于一器,造型新颖别致,从质地到作工均属上乘,为清嘉庆时期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上一篇:镂雕,有灵气的艺术
下一篇:这些美如画的“子冈杯”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