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玉器与雕塑的关系
雕塑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随着时代发展,雕塑艺术与玉器创作相融合,璀璨着中国的灿烂文化。中国古代玉器雕塑的历史渊源与人文精神玉雕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延续时间最悠久的一种。各个时代的玉器反映出各个朝代的政治思想、艺术风格,也反映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社会地位。
每件玉雕作品的产生,均有其特定的环境,玉的器型、纹饰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玉文化的发展史与时代的生产力和社会气息相通,与人文脉络相联,有着明显的时代印迹。
◆
各个时代的玉器与雕塑的联系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社会,这时的玉器无明显特征。商代社会进步很快,出现了青铜器具,沿袭其端庄、沉重,气质伟岸的特征,玉器也走向一个新的高峰。无论在数量上、工艺上、还是玉料方面,都堪称玉器雕琢史上的一面旗帜。
西周社会讲究礼仪,而又等级森严,在这个时期,用石、玉、陶等材料制成的雕塑作品,其目的在于祭祀、日常生活用品、服饰等方面。其中以玉雕最为突出。据文史资料记载:当时的人们很喜欢佩带玉器,除了审美意义,还兼有道德伦理上的含义。
春秋战国时代,虽政治动荡,但人们思想很是活跃,艺术和学术百花齐放,百家争呜,雕塑方面刻画有各种纹样的浮雕,并以动物、云气、几何纹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等思想家倡导下,玉器与礼制结合,使玉器人性化,赋予物质的石器以人文内涵。严格的讲,中国的玉文化从此时正式产生。
由于玉器作品的刻制,与雕塑艺术非常相近,自古就受到雕塑艺术的影响,汉唐时期的生肖玉雕已显示出这种趋势,以后历代玉器也受到雕塑的影响。
宋元时期的玉雕,表现手法多采用“隐起”“起突”或与“镂空”相结合等,与当时的佛教雕塑和石雕相通。
明代中期以后玉雕发生了变化,造型几何形体化,采用平布的积累式构图,多用曲线、米字格条纹把形象连接起来,类似墙上的花窗。
清代玉雕继承了明代的传统,在加工上更为精细,这与当时的案头雕刻等有相同的地方。清朝乾隆年间流传下来的陈设玉器较多,可供考证。
纵观古代的玉器,每个时代的玉器与雕塑艺术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的制作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在中国美术史上,玉雕属于雕塑艺术的范畴,但玉雕又有它的特殊性,它们不仅仅体现出雕塑对它的影响,更流露出它本身独特的人文气质以及它给后人所带来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