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古迹炮台
杠子寮炮台
列属三级古迹的杠子寮炮台,位于基隆市东北方的杠子寮山区,与二沙湾、狮球岭、白米瓮等炮台形成犄角之势,护卫着基隆港;炮台历经中法战争、乙未割台战役等洗礼,是一处已逾百年的古战场。
杠子寮炮台占地宽广,全区共分三区。第一区规模较小,有三处房舍遗迹及两座碉堡,房舍仅存残破砖墙,概为一般营舍,碉堡则由石材叠砌而成,顶以拱形混凝土覆盖,因而保存完整。
第二区基地为扇形石垣所包围,两侧各有一房舍地基,后方土丘下则隐蔽着作为指挥所的大型碉堡,堡身全部由石材建造,墙身及堡顶均厚达1.5公尺,为炮台区之外最坚固之工事;碉堡对面有两座相连的隧道,隧道另一头视界开阔,八斗子一带风光尽览无遗,然洞内黑暗湿滑,且出口为险崖绝壁,不宜贸然进入。
碉堡后方有石阶及小径可通达杠子寮山顶,整个八斗子渔港、望幽谷、和平岛、基隆屿、鼻头角岬进入眼帘,顺着棱线而行,淹没在蔓草中的小型炮座一一出现,一字排开的四个炮座均是极佳的展望点,不难理解当初炮座择此兴建之因。
循小炮座间的阶梯下行,可至规模雄伟的第三区。此区筑有与大武仑炮台功能相仿的峡谷型通道,串连起6个巨型炮座,炮座分成三对建于山壁凹陷中,四周以高达10分尺的石墙护卫,形势之坚为基隆其他古炮台所不及,圆形炮座直径约有5公尺,虽已无法得知当时巨炮之型式,但应不逊于海门天险之阿姆斯壮巨炮。
乘车风向标:
由基隆火车站前搭104、205路基隆市公车,于二信中学站下车,循立德路上山,前行约1.2公里见往慈善寺指标左转,再直行约1公里可抵。
狮球岭炮台
狮球岭位于基隆市区之南、高速公路大业隧道上方,连接虎头山和基隆山,岭高虽仅155公尺,却居高临下控制整个基隆市。
清光绪9年(1883年),刘铭传聘英国技师在此建立炮台,于翌年的中法战争中,成功地阻止法军向南推进,并迫使其退守澎湖;马关条约割台后,狮球岭也凭藉着险要的地形,迫使日人转由澳底、盐寮一带登陆,是基隆著名的古战场,而岭上的炮台遗迹,现则被评定为三级古迹。
经过岁月的摧残,狮球岭炮台的大炮已失,仅遗留一座石造指挥所及扇形炮座供人凭吊。
乘车风向标:
由基隆火车站前搭201、202、205等基隆市公车,于仁五路站下车后,循成功一路、狮球路上行约1.8公里可抵。
白米瓮炮台
白米瓮炮台位于中山区港太社区的山顶,列属三级古迹,炮台的建筑年代及历史已无从考证。港太社区旧名白米瓮,相传荷兰人攻陷基隆时,曾进行大规模屠杀,居民纷纷走避至炮台旁一处山洞,正当断粮之际,石壁小洞却神奇的地溢出白米,助居民渡过危难,后人遂将其称为白米瓮。
白米瓮炮台正位于基隆港出口处,扼基隆港水道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加上炮台规模宏大,炮堡上存留着四个半圆型的巨大炮位,可约略推想过去的战略价值;炮台东侧的小丘上为指挥所及观测台的遗址,现筑有水泥阶道直登丘顶,顶上树木丛生,而观测战壕隐于蔓草间,雄风不再。
现今的白米瓮炮台已辟建为公园,自古炮台右方,越过白米瓮山,还可通往仙洞,不妨顺道一游。
乘车风向标:
自基隆市火车站前搭乘301路基隆市公车,在终点太白庄站下车后往港区大门续行,遇港太社区指标右转上行约1公里可抵。
大武仑炮台
大武仑炮台位于标高231公尺的大武仑山上,列属二级古迹,由整座炮台的坐向来看,其西边可控情人湖及玛鋉溪至万里一带,东向则与二沙湾炮台同扼基隆港海域,为一座海陆兼守的炮台。
炮台四周有外坦围拱,由石板铺设的通道进入,首见开阔的广场,此为旧时练勇操兵之处,广场旁三座凿洞而成的营房,以青石、红砖、混凝土构筑,为大武仑炮台的招牌景观,由营房区沿外垣徐行不久,通过为避弹而设计的峡谷型通道,即抵炮台的精华区,炮座、弹药库、观测台等均设于此处,无论是规模形制,或是建筑用材,都保持原貌,惟旧置4尊大炮早已不复存在,徒留基座让人怀想当年激烈的战况;此外,炮台区四周被树木花草的根茎盘绕,虽略显苍凉,却也增添几许悠悠古意。
大武仑炮台在北侧及西侧各有一个良好的展望点,于北棱堡可尽览海岸风光及野柳海岬,西侧则可由南棱堡附近的观景平台俯瞰情人湖、万里的市街景况;若循观景平台旁小径而下,可接情人湖登山步道,为连游二景点的理想路径。
乘车风向标:
1.于基隆火车站前搭乘505路基隆市公车,于情人湖站下车,循基金一路208巷前行约5公里可抵。
2.于基隆火车站前搭往金山、坎脚的基隆客运,于外寮站下车后,续行同上。
海门天险
列为一级古迹的海门天险,位于基隆市中正区三沙湾的山上,即俗称二沙湾炮台,全区占地400多坪,在基隆诸炮台中最是恢宏,区内城门、炮座、营舍墙基皆以岩石建筑而成,若自远处凝望海门天险,只见丛绿的高岸上,矗立着一幢巍峨城门,气势雄浑。
海门天险的兴筑年代应可追溯至道光初年,历史久远。二沙湾炮台的战史也颇为辉煌,曾历鸦片、中法、乙未割台抗日等诸次战役,深具历史意义。其中,尤以鸦片战争时,英军进入基隆港,并以炮火猛烈攻击三沙湾,守将邱镇功即凭着海门天险的坚固防御能力,使英军无功而返,足见其守卫基隆港的重要性。
二沙湾炮台现经重修,已约略可见当年古炮堡垒的风发英姿。勒有“海门天险”四字的城门为全区的精神象徵,穿过古意盎然的拱门,映入眼帘的是石铺的广场通道,两侧原为兵舍营房,如今仅剩断垣残壁及如茵绿草;由通道尽头的台阶拾级而上,即抵海门天险的精华——古炮区,数门外观依旧完好的古炮,以及碉堡、炮墩、弹药库、古井等遗迹,发人幽思,由此俯望基隆港口,依稀可感受当年战事的激烈。
乘车风向标:
于基隆火车站前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