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台湾>旅游景点>

台北市宫殿介绍

来源:金玉米 编辑: 时间:2008-08-17

 

关渡宫



 

   关渡昔称甘豆门,距淡水河出海口只有10公里,由于大屯、观音山余脉延伸隔河相对,至使此处形成峡门,形势险要,是早期汉人进入台北盆地开发最早的地区。至少有270多年历史的关渡宫,名闻大江南北,来自全台的香客终年络绎不绝。关渡宫是台湾北部地区最古老的庙宇,与鹿港天后宫、北港朝天宫并称为台湾三大妈祖庙。
   
    由于香火鼎盛,庙殿不断扩建,迄今整座庙宇层叠构建,除了三殿紧连的圣母殿、观音殿、文昌殿之外,后方并有古佛洞、广渡寺、鼓楼、钟楼等,登上灵山公园尚可远眺关渡沼泽湿地、一衣带水的基隆河,风光极佳,著名的“关渡夕照”于百年前即被列为全台八景之一。而右侧的玉女宫、延平郡王三将军庙、黄帝神宫,临河临立,亦值得一游。
   
    每年元宵的花灯会及中元普渡祭典,是关渡宫的年度盛事,人山人海的观光客从四面八方涌来,除了为关渡宫前知行路上一整排的小吃、摊贩带来热滚滚的人潮,也为宁静朴直的关渡带来欢腾与热闹!
   
    乘车风向标:
    1.搭联营公车302、308路、指南客运2、5路及往淡海的新店客运,在关渡站下车,往知行路直走约15分钟可抵。
    2.搭捷运淡水线,在关渡站下车,续行同上。
    3.自台北捷运剑潭站前搭往林口的三重客运,于关渡宫下车;惟该班车仅假日及周休二日行驶。

 

行天宫

    行天宫位在民权东路与松江路交叉口,于1967年落成,主祀关圣帝君。关圣帝君即民间俗称的“关公”、“关帝爷”,原为儒家所敬仰,后逐渐成为民间神祗,军人奉为武神,商人敬为财神,同时在儒、释、道三教具有重要地位,主察人间善恶。对工商繁荣的台北市来说,关圣帝君的财神角色格外为人称道,故被尊为商业保护神,善男信女众多,境内香烟缭绕,缕缕不绝。
   
    行天宫,俗称恩主公庙,所谓“恩主”乃銮堂的特殊用语,是救世主的意思,在台湾的神祗中被称为恩主的并不只关圣帝君一位,但台湾自郑成功时代起,便开始有人奉礼关圣帝君,迄今全台的关圣帝君庙宇已有140余座,其中以宜兰最多,礁溪协天庙就是极有名的一座,但香火最盛的仍属台北市行天宫。
   
    行天宫建筑朴实庄严,正殿门匾上有于右任所书的“行天宫”遗墨,下为五座正门,平日深锁,只在每年春、秋两季迎神会时才开启,香客多由左右边门——“严严”“赫赫”进出。紧贴庙门两旁,许多贩卖香纸、玉兰花、油饭、炒冬粉等小贩,吆喝之声不断、生意盎然;若走地下道,沿街除了卖拜拜用品的商家之外,还有不少命相馆,也是行天宫一带的特殊风貌。进到庙里,嬝嬝香烟、静穆气氛,对照围墙外的人车鼎沸,行天宫圈住了一方难得的清净。
   
    乘车风向标:
    搭联营公车松江—新生、民权等干线,或5、33、49、63、72、74、214、222、225、283、285、286、505、617路等,在松江路口、民权东路口、行天宫等站下车即抵。

 

指南宫



 

    指南宫位在政大后山约2公里的猴山岳上,海拔285公尺,是由政大往笔架山、政大山、猴山岳的必经之路。民间传说男女朋友不宜共游指南宫,否则会遭吕洞宾嫉妒而分离,为指南宫增添了不少神话色彩。
   
    指南宫俗称仙公庙,建于清光绪16年(1890年),主祀吕洞宾,是台湾著名的道教胜地,庙宇建筑分正殿、凌霄宝殿、大雄宝殿及大成殿四部分。正殿即孚佑帝君大殿,是全庙最早建立的一座;往左经南天门牌楼可抵后方的凌霄宝殿,其建筑宏伟,雕绘精巧,气象万千;正殿右后方则为大雄宝殿,供奉泰国赠予的释迦牟佛像,该殿为金黄色圆顶建物,四周嵌坐数座佛像,是指南宫最雄伟的建筑;至于大成殿则位在最后方,殿内供奉孔子、孟子、曾子及尧舜禹三宫大帝,殿宇庄严肃穆,周遭环境雅洁静谧。
   
    规模宏大的指南宫几乎涵盖指南山整片山坡地,由山脚下,远远就可望见其巍峨金黄的屋顶,山上的广播声亦时有所闻,正殿前则小吃、摊贩密集,可见其信徒众多、香火鼎盛的程度。从庙门前远眺,极目所望可及台北盆地、淡水河和观音山,居高临下的灵秀之气尽现。
   
    乘车风向标:
    1.搭乘指南客运1、2路于终点指南宫站下车。
    2.搭乘捷运木栅线,于万芳医院站下车,转乘指南客运1路,于总站下车。

大龙峒保安宫



 

    大龙峒保安宫座落在大同区大龙街与哈密街交叉口附近,与艋岬龙山寺、清水严祖师庙并列为台北市三大寺庙,列入二级古迹。
   
    保安宫俗称大浪泵宫,主祀保生大帝,是福建同安移民赴白礁祖庙奉迎来台。保生大帝俗称大道公或吴真人,为一医神,故保安宫以药签最出名,民间也称保安宫为大道公庙。台湾供奉保生大帝的庙宇约有150多座,大龙峒保安宫是当中香火相当鼎盛的一座,布局宏伟、建筑富丽,具备清末的前殿、正殿与后殿的典型三殿式格局。
   
    保安宫前殿面宽五开间,墙体皆为石材,中央入口设置蟠龙石柱,呈现浑厚之感,这些石垛大都为嘉庆年间所雕。正殿采歇山重詹式,四面走马廊,外墙上构图严谨、设色均佳的彩画,如钟馗嫁妹回娘家、八仙大闹东海等。仔细端详前殿中门的一对石狮子,和一般寺庙传统的手法大异其趣,原来一雄一雌的石狮,应该是雄师张口、雌狮闭口,但这里的两头石狮竟然都张着大口呢!
   
    正殿后方为后进大楼,四楼设凌霄宝殿供奉玉皇大帝,三楼为大雄宝殿奉释迦牟尼佛,二楼则附设图书馆,开放民众使用。每逢农历3月14日保生大帝圣诞前夕,信徒以各种表演形式开道,簇拥着神轿出巡,热闹非凡,是台北市重要的民间祭祀、游艺活动之一,为大龙峒保安宫揭开一年一度的盛会。
   
    乘车风向标:
    搭联营公车41、288、40、201、215、223、250、302、304、601路等,至大龙峒、酒泉街等站下车即抵

下一篇:龙山寺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