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县寺庙
清水祖师庙
白清朝中叶以来,清水祖师庙便是三峡地区的信仰中心。因整幢寺庙建制遵循传统,并延请优秀的民间艺师参与兴建,因而造就出雕梁画栋的精致庙宇,被誉为“民间艺术殿堂”。
占地约500坪的祖师庙布满精细繁复的木雕、铜塑、石雕,令人目不暇给。每一木刻都引经据典,取材自三国志、封神榜、西游记等传说故事,完成的木刻再漆上白、红、黄底漆,最后贴上金箔片,件件栩栩如生。
铜雕包括大门神、铜神及大型浮雕;光是前殿大门的十幅大铜塑门神,就独树一格,有别于一般庙宇的平面绘画方式。而庙内石雕之多与精致更是其他庙宇所不及,55对石柱的取材、刀法、图案不一,石柱上的书法更囊括了各朝代的字体,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应有尽有,有些还是名家亲笔;石柱上并有众多精细的花鸟梅装饰,以及活灵活现的龙柱……。
祖师庙于每年农历正月初六祖师爷年例祭典,为三峡地区一年当中最盛大的庙会,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牲礼祭祖师爷,并有大猪公竟赛,万头攢动,蔚为盛事。
乘车风向标:
1.从台北贵阳街搭往三峡的台汽客运,或自中华路搭往三峡的台北客运,皆在三峡站下车。
2.从新店搭往三峡的台北客运,至三峡下车。
十八王公庙
十八王公庙位在石门往金山途中,庙的规模虽小,香火却十分旺盛,尤其入夜后人山人海的盛况,更在台湾庙宇中蔚为奇观。
十八王公庙的由来相当传奇,据说在清朝时,曾有17位福州富绅相偕乘船到普陀山进香,不幸遭海难而丧生,尸体漂流至石门沿岸,仅一只随行的忠犬存活,但仍以身殉主;当地居民感其义行,遂将忠犬与17人合葬一冢,并建庙奉祀,名为十八王公,此后即不断传出十八王公显灵的故事,因而打开了盛名。
庙分正殿及十八王公坟冢,坟冢旁供奉忠犬的青铜塑像,据说以红布摩擦铜像祈福,可招致好运,灵验无比,远近驰名;因而来进香的游客络绎不绝,北海岸公路也常因此大塞车。有趣的是,传说十八王公嗜烟,因此香案前常见一根根竖立的白色长寿烟,成了庙里最独特的景观。因香客众多,庙周围也聚集了许多小贩,更扩张至对街,结集了不下20摊,俨然像个小夜市;长久以来,此地的肉粽已成了游客必尝的著名小吃了,还有烧酒螺也值得一试。
乘车风向标:
1.自淡水搭往金山或石门的淡水客运,或搭往基隆的台汽客运,于十八王公庙站下车即抵。
2.自基隆火车站旁搭往淡水的台汽客运,于十八王公庙站下车。
承天禅寺
承天禅寺建于1955年,由佛教界高僧广钦大师所开创,为北台湾著名的佛教胜地。
禅寺为一纯佛教建筑,绿詹白墙,依山而建,由山麓南天母路上沿石阶拾级而上,两旁茂林修竹、浓荫蔽日,沿途刻有诸佛名号的石碑林立,为此地增添不少庄严气氛。禅寺殿堂恢宏,居中的大雄宝殿供奉三宝大佛,左右两侧则配祀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法相庄严;大悲楼及斋堂分置大殿左右,同样是绿瓦白墙,与大雄宝殿相互辉映,更增禅寺的雄伟气派。
平日上山参禅礼佛的人很多,游人于膜拜之余,可伫立寺前极目四望,远处观音山绿幛如屏,淡水河细流如带,盆地景致一览无遗,令人心旷神怡。
乘车风向标:
搭乘联营公车231、233、265路等,在终点站土城下车,再循忠义路、承天路直行可抵。
小贴士:
禅寺提供斋饭,惟人多时须先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