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天津的大海
众所周知,天津是一座沿海城市。但天津市民对大海却并不熟悉。天津是远古时代的退海之地,由老城厢沿海河直至入海的“线性”城市结构,也自600多年前建卫筑城之后便开始慢慢形成。如今滨海新区高速发展,天津与大海的距离又被拉得更近。 北塘是塘沽区的最北端,天津离大海最近的地方。清初这里已是渔业重镇,以海鲜闻名,后来渐渐发展成出海观光休闲区,来自天津及周边省市的观光客们跟上一艘渔船出海打渔,便能第一时间吃到“起网宴”。在经过去年的大规模拆迁之后,小村镇不见了,渔港也变成了工地,取而代之的,是一条用集装箱建起来的海鲜街。幸而,海鲜还在。 对于不熟悉塘沽的人来说,另一处想象中最贴近大海的地方是大沽口炮台。南有虎门,北有大沽,大沽口炮台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海防屏障之一。从1858年开始,八国联军数度由此登上中国大陆;1926年,日本军舰也在此挑起了“大沽口事件”。而现在,站在炮台遗迹的最前方,却发现迎面几乎已看不见大海——离视野最近的是天津港,炮台下面的海水,看上去更像一面湖水。 天津港自然是由天津通往大海的最重要的环节。这座港口也创造了中国港口史上的很多个第一。这是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也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1973年9月,天津港成功开辟了中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航线,1980年,天津港又建成中国第一个集装箱码头。 大沽口炮台以西有一座潮音寺,这座始建于明永乐二年的寺庙,如今寺门外供奉着巨大的观音像,面朝海河的入海口。庙的不远处,还有一座门窗完全被封死的老式院落,当地人说,这里曾是关帝庙,后来改成了村里的小学。 天津人对大海的理解是“无边无际”,天津人用“海了去了”来比喻无穷大的极限,夸张的语气同时也代表了天津人对大海的推崇。 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在地质年代第四纪(距今100万年以前),天津陆地曾有两次海水涌入,当海水退去,最远的海岸线曾到达渤海湾中的庙岛群岛。公元前海岸线在河北省沧县和天津西侧一带的连线上,经过2000多年的演化,海岸线向海洋推进了几十公里。很多天津人仍不知道,天津的海岸至今保留着延伸百余公里的古贝壳堤遗迹。这道漫长的古贝壳堤形成于5000年到1万年之前,与美国圣路易斯安纳州贝壳堤、南美苏里南贝壳堤并称为世界三大贝壳堤。在贝壳堤沿岸,军粮城附近还曾出土过战国和汉代陶罐残片、隋代青瓷足豆、绳纹砖和陶制渔网坠等。 天津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天子的渡口”。河海通津,九河下梢,沿海河两岸直至海口方向,近代天津城市自然形成。1860年天津开埠,英国人曾用3年时间对海河进行翔实的测绘,完成了一幅从三岔河口穿越近百公里流入渤海的海河全景图。图纸上海河九曲十八弯,沿岸周围的村庄、盐坨、码头、船坞、大沽炮台标注清晰,一派生机盎然。 与上海和广州一样,天津口岸也有着非常良好的水陆交通。”这是当年海关税务司对天津港口的评价。1867年《天津新海关章程》将天津航运停泊区划为上、下两域,“一域为大沽口,一域为天津紫竹林。”和鸦片一起通过海路进到天津的,当然还有毛制品、化妆品、纸张、糖、玻璃、火柴、燃油、五金等等洋货,这些物品让天津这座城市更早地接触到了西方的现代文明。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兴起洋务运动,更与天津塘沽有着无法割舍的关联,天津也由此打开了面向世界的大门。近代史上著名的大沽船坞,产业员工多达600余名,在20年间共建造大小舰船38艘;李鸿章委任唐廷枢为总办投资兴建的轮船招商局在天津开展海运,航线抵达福州、广州、香港、宁波、镇江及日本的长崎、横滨、神户,英属新加坡、槟榔屿、安南、吕宋等地。 上个月,我们拥有同一汪碧海——中日韩10城市海岸清扫项目在天津、大连、青岛以及日本九州、韩国仁川等城市的海边同时展开。中日韩三国的百余名志愿者来到东疆湾景区,沿海岸线进行清洁行动。过去港口、盐场、油田聚集的天津大海,开始更加注重生态环保。
如今的滨海新区,随处可见城市建设“十大战役”的宣传广告,紧邻大海的北塘地区也是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重点。这里被规划定位为会议、会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宜居的现代服务产业聚集区,未来将恢复蓟运河原始河道,建设“永定湖”,沿湖设立会议会展中心及高星级酒店。位于北塘、总面积2.9公顷的三河岛也开始加速开发。三河岛是天津海域唯一列入中国海岛志的岛屿,上世纪80年代实施“天津市海岸带资源调查”时,曾有人上过三河岛,此后20多年,这里成了一座孤岛,岛上芦苇丛生,据说文物考察人员登岛时还曾见到大蛇。每年都会有大量候鸟在迁徙途中在此栖息,在新的开发中,岛上也特别规划了鸟类栖息湿地。 2004年,天津开发区成立20周年时,一座状如DNA螺旋体的雕塑成为开发区的新标志。如今看来,这座冲天的雕塑仍是天津市内最优秀的雕塑,每个人都可以从这件堪称完美的作品中感受到高新技术的汇聚和生命力的旺盛——就像海边油田烟囱里的火焰——整个滨海新区正在向上发展,于家堡的工地上云集了数不清的脚手架,无数大楼已经拔地而起,一座面向大海的城市正在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