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浙江>旅游景点>

杭州留下老街

来源:金玉米 编辑:精品宝石 时间:2013-03-28

自宋至清,留下始终是百业兴旺、商业繁荣的集镇。留下的老街主要是镇南的大街和茶市街,依西溪河而建的街道,沿河的土木小楼,白墙青瓦,青石板路,都表现了老街的生活韵味。

    上世纪三十年代,留下镇经济主要是茶叶生产,由于下地理位置为杭州西部出入咽喉,交通便利,附近山谷都是龙井茶产区,成为杭州茶叶的集散地,在留下镇后街,各路商贾纷纷到这里坐庄收货,逐渐茶行林立,1933年取名为茶市街。主要茶行有马礼懋、升和祥、源茂、桐茂、松茂、恒丰、元大、瑞源、万茂、德泰等行号。每到春暖花开时节,上海、南通、苏州、天津等大城市茶商云集留下镇,在各茶行内坐庄收货。来自龙坞、转塘、闲林和西湖各茶产区的茶户,把最新采到的茶叶送至茶市街出售。一时间茶市街熙熙攘攘,热闹繁忙,甚至通宵达旦,贸易不息。现在紧靠老街的河埠,依稀能看到当年的繁华,因为当时的运输主要靠水路,所以老街沿溪的河埠比较大,而且中间有一平台,两面有台阶上下,台阶上凿有小洞,用以栓船缆绳。由于历史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昔日的茶市街繁华已不复存在,只留下地名令人回味。

    茶叶交易的繁荣带动了留下镇商业的发展,使老街上的商店逐渐多了起来,房子大都是土木结构,基本上体现了留下一带民居风格,即前为店铺后为住宅的格局。虽然如今许多房子已改动较大,但依稀可辨当年的繁华之貌。留下老街上曾经有沈永顺、俞大兴、方正大酱园,都为石库墙门内的大店堂,前店后坊。沈、俞两家六作齐全,还有正顺、周丽和等七八家酒酱店。南北货兼糕点制作业有沈宁寿、孙茂祥、大园昌等,百货业兼布社有生号大、生生、圣和昌,米行有胡升隆、陶隆盛、万隆等。豆制品业有应协茂、王宝昌、“马驴子”等几家,旱烟业有三阳、同昌两家。还有肉铺、茶店等。中药店铺有世安堂、仁寿堂、王源兴等,中医坐堂门诊,著名中医师叶熙春开始行医即在王源兴药店坐堂。西医有张之江诊所,外科有李春荣诊所。金银首饰有凤楼,当铺有仁康;其他如木作、泥水作、白锡作、铁器铺、染坊、水果店、鲜鱼桶、腌腊咸鲞店、灯笼店、鞋店、香烛店、裱画店、轿行、车行、水陆运输行、吹鼓手班、烧饼店、酒烟店等等,应有尽有。各类应时咸甜小吃摊有豌豆糖粥、酥藕粥、油氽粽子、开洋线粉、云吞等。

    曲折的老街,花花绿绿的商品,嘈杂的叫卖声,组成了老街的商业特色。留下老街上的茶坊酒楼饭庄临河而筑。临河设有“美人靠”,倚桥品茶临风聊天,那种滋味体现出生活在老街人的从容与悠闲。老街上曾有大兴饭馆、得月楼等,闻名于世的杭州名菜清汤鱼元、醋溜全鱼就起源于大兴馆。镇北的水乡盛产草、鲢、鳊、鳙等淡水鲜鱼,旧时杭州菜馆的鱼都由这里供应。大兴馆擅长制做鱼圆,选用花鲢将鱼剖为两片,用刀斜着刃徐徐刮其肉成泥状,加少许盐、少许水,挤姜汁于其中,用几根竹筷子,打成糊状,然后用羹匙舀鱼泥,用手一抹,入沸水成丸状,沸煮后撒上葱花,盛碗出锅,色彩洁白如玉,鲜嫩象豆腐。俗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大兴馆这道鱼菜深受欢迎,慢慢地传开来,成为杭州的一道名菜,上了筵席。

今日老街再现“一水穿镇,两岸临屋,三桥横卧”与留下河“水清、流畅、景美、岸绿”之风貌:黛瓦粉垣,临溪流韵;嫣红艳紫,缀岸飘香。安乐山为福地、胜地,一案横陈;忠义桥与庆春、盈春,三虹并起。人文则南宋辇道,经行至此;西溪草堂,原址在兹。商贾则百店骈阗,鳞次栉比;鱼行茶市,与古为新。至于长廊曲径,柳陌花塍,河埠石阶,古亭旧馆,皆可读如诗,可寻如梦,悦溪声山色以宜居,亦游旅休闲之佳处。来者曷小住为佳,曰归可缓;此间是无双福胜,第一溪山!

  这是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重修历史文化街区后刻下的碑文。

  那一座座闪烁着时光烙印的古桥、河埠、石阶,一处处古色古香的街楼、商铺、博物馆,以及一家家带着故事回迁的原住民们……当新中国迎来60华诞,留下街道沉睡了千载的历史记忆也被一一唤醒……

  9月中旬,历时两年的留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一、二期正式收官。300多米的古镇老街“亮街、亮景、亮市”,以重现“一水穿镇,石桥横卧,傍河筑屋”繁华古韵,为新中国60华诞献上一份厚礼。

  老街 老居民 老馆子

  那一口西湖醋鱼的味道这辈子都忘不了!

  留下是一座可以溯源千年的古镇,钟情于此的宋高宗当年虽最终没在这里建造起南宋的宫殿,但却“留下”了一派更具民间意味的历史风光和一条古朴悠长的皇家辇道。

  一直居住在此的89岁老人顾镇祖,对留下老街有着抹不去的浓厚感情,他操着一口地道的留下乡音对记者侃侃而谈:“我记得小时候啊,这条街上商铺林立,老字号是一家挨着一家,来往的商人和游客真的可以用熙熙攘攘来形容!小时候我上学,都是从大人胳膊底下钻过去的,要不然根本没法前行!最有名气的老字号商铺啊,就属那大兴馆了,大兴馆最出名的招牌菜呢,就是西湖醋鱼!那是当时全杭州最正宗的西湖醋鱼,后来西湖边楼外楼的招牌菜也是西湖醋鱼,但那技艺其实就是从大兴馆传过去的,到现在我还怀念那酸中带甜的味道呢!”
留下河上自北而南的庆春桥、忠义桥、盈春桥三座古桥分别得到了加固和整修,看上去依旧古朴动人。两岸建筑以坡屋顶为主,粉墙黛瓦、联廊通透成为主基调,通过门、窗、廊、墙、顶、石、井等形式,让人感知到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江南水乡特色。

  老街里,原有街巷的格局和空间尺度都保持了下来,街巷采用青石板铺地,原有电线杆、有线电视天线等有碍观瞻之物都被拆除,年久失修的方正大酒酱园、沈宁寿南北货兼糕点作坊等传统建筑得到整修。

  与此同时,三桥柳陌、船娘唱曲、临水品茗、留下社戏、大兴尝鱼、得月乡饮、非遗荟萃、隔河望梅、茶市闹春、申明公断等老街10大景点,通过文化挖掘得以恢复。如今,穿行在修缮后的留下历史文化街区,漫步在古桥流水间,带有浓郁留下特色和厚重古镇文化的民俗民风即会扑面而来。

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店“蒋同顺”在留下老街重新开张,当地人又可以在那里淘到熟悉的“老物品”了。

  站在“蒋同顺”柜台前,仿佛置身于二三十年代的老店铺,没有精致的布置,店堂很简朴。“蒋同顺”第三代传人张金龙兴奋地说,“蒋同顺”是在留下老街发迹的,如今已经在河坊街开设店面,具有一定经营规模,成为中华老字号,经营产品有蜜饯类、糖果类、糕点类、炒货类、南北干货等几大系列,产品多达上千个品种,现在能够回到留下老街开设店面,是他一直的愿望。

  蒋同顺副食品土特产商店,始创1901年。初始称蒋同顺茶食糕点铺。创始人蒋徐奎,字尉轩。杭州市人。他在清朝光绪初年离杭州进北京,在清朝皇宫御膳房当差,任糕点师,为清宫御膳精心制作茶食和糕点。蒋徐奎于光绪二十七年离京返杭,在留下镇老街租房两间,于第二年开设“蒋同顺茶食糕点铺”,以前面店铺后面作坊的形式,自产自销茶食糕点类食品。蒋徐奎凭着祖传的制作面食糕点类食品的精湛手艺,以及在北京清宫御膳房当差20多年的实践经验,制作几十种糕点类食品畅销杭城。蒋同顺品牌的食品讲究选料上乘、投料充足、制作精巧、口味适宜,而且价格公道、诚实经营、生意十分兴隆。当时蒋同顺糕点的经营特色是“品种齐全,适时应节”,为此,广受“老杭州”们的青睐。如初春时节做太阳糕、玫瑰糕;清明节做青团、青糕;初夏端午节做薄荷糕、粽子;盛夏伏天做绿豆糕、水晶糕;初秋做月饼,中秋时节做桂花糕;冬天做潮糕、油糕;春节做年糕。每逢我国民族传统的重要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蒋同顺”经销的节庆时令糕点总是供不应求。蒋同顺掌柜并不满足于自己精通祖传和御膳的糕点制作技艺,还虚心学习民间流传的糕点制作诀窍。蒋掌柜常在杭城市面上考察,买回其他店铺的糕点食品,解开揉碎,仔细研究,还亲自品尝,进行分析。经过多年取长补短的艰苦努力,“蒋同顺”糕点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内质细腻、松软酥脆、美味可口。由此,蒋同顺的糕点食品质量有口皆碑,其诚信经营的知名度蜚声杭州,远播省内外。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