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7条骑行路线
千岛湖沿湖骑行线路
(1)千汾线折返:千岛湖广场—千岛湖大桥—界首乡—姜家镇—界首乡—千岛湖大桥—千岛湖广场。
线路简介:全长约92公里,此线路能有效结合旅游产品和市场溢出效应,骑行线路较长,运动量大,坡
度不大,沿途风景优美,适合骑行爱好者,兼具比赛、健身和观光、体验。
(2)环城中湖线路:从千岛湖广场—环湖北路—珍珠半岛—秀水大道—两隧两桥—环湖南路—千岛湖
广场。
线路简介:全长约18公里,路线主要在青溪新城和千岛湖镇结合部,路面较平坦,线路不长,无大坡
度,运动量不大,路线基本沿湖岸线行驶,可以基本领略千岛湖镇风貌和千岛湖风光,适合健身、体验兼观
光休闲,老少皆宜。缺点是汽车相对较多,有一定干扰。目前千岛湖旅游观光客中的一般自行车爱好者和本
地爱好者参与较多。
(3)环东北湖区线路
千岛湖广场—新安北路—阳光路—05省道—文昌镇—临岐镇(光昌)—左口乡—千岛湖大桥—千岛湖广场
线路简介:全长约50公里,路线主要在千岛湖湖区乡镇,路面较好(沥青路面),沿途大坡度路段有2
处,约8公里,路线大部分沿湖岸线行驶,沿途经过多个风景区,可以较完整领略千岛湖风光。
2、特色运动线路(主要比赛线路)
(1)环中心湖区、西南湖区线路:千岛湖旅游码头—上江埠轮渡(上江埠大桥)—里商乡—安阳乡—
大墅镇—枫树岭镇—汾口镇—浪川乡—姜家镇—界首乡—千岛湖大桥—千岛湖旅游码头。是千岛湖骑行主要
运动比赛线。
线路简介:全长约150公里,路线主要在千岛湖湖区乡镇,路面较好(沥青路面),沿途大坡度路段有3
处,约18公里,路线大部分沿湖岸线行驶,沿途经过多个风景区,可以较完整领略千岛湖风光。适合自行车
运动专业人士。
(2)东北湖区、西北湖区线路:千岛湖广场—05省道—文昌镇—临岐镇—屏门乡—王阜乡—唐村镇—
威坪镇—宋村乡—金峰乡—千岛湖大桥—千岛湖广场
线路简介:全长约185公里,路线主要在千岛湖湖区乡镇,路面较好(沥青路面),沿途大坡度路段有6
处,约18公里,路线大部分沿湖岸线和山区公路行驶,沿途经过多个风景区,可以较完整领略千岛湖风光。
适合自行车运动专业人士,有一定的挑战性。
(3)浪黄线:坪山—前坞—石头埠—富文青田—森林氧吧—坪山。
线路简介:全长20公里,线路起伏较大,环境优美,乡村风光浓郁,适合运动休闲。
3、山地运动线—龙川湾赛道
龙川湾又名龙川半岛,位于千岛湖西南湖区姜家镇东南两公里处,距千岛湖镇42公里。龙川湾面积24平方公里,以小尺度低山、缓坡、湖泊、湿地为特征,区域 空间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港汊曲折迂回,既有开阔的视野,又有幽深的宁静,精巧清淑,曲还舒秀。是千岛湖中唯一的湖泊型湿地。
龙川湾拥有以阔叶林为特色的原始森林景观和以芒荻花为主的滩涂湿地景观,丰富的植物类型,随着季节的变化,犹如变色龙般变幻着色彩,形成千岛湖中的天然色 库;以成群的白鹭和野鸭为代表的各种鸟类栖息其间,还有各种游鱼,是千岛湖的鸟类家园和有机鱼的发源地。
龙川湾曾经是知青们生产和生活过的地方,他们在这里拓荒种地、植树造林,有着浓浓的知青文化情结。





龙川湿地地图

在龙川湾景区建设一条国际标准的山地自行车赛道,以满足举办山地自行车全国性比赛和训练。
还有一个看点是可以看芹川村古民居
性质和特征:属徽派建筑风格。为砖木结构,房子为三开三进,两层楼结构,前后各有一小天井,中厅与后厅有木屏风相隔。古民居进深为15.3米,面宽为7.8米。
芹川村是个典型的徽派古村落,整个村庄以小桥流水古民居为主要特色,尤其是部分建筑的雕梁画栋,乃古民居建筑之精品。 芹川村内至今有古民居约300幢,其中明代建筑有2处,其余多为清代和民国建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徽派古民居尚有60多栋及祠堂四座。建筑类型极为丰富,形制多地形样,均为两层,属皖南微式建筑风格,且有其他民居少见的水榭、楼阁、戏鱼池等。
由于受限制,面宽一般较窄,多为三四开间,约10米左右。每幢房子进较深,房间多,因此给人总体感觉是狭长。房子大门多为石库门,以大青石贴面,并建有装饰门楼,大厅前设台阶,台阶两侧作素面护栏。进入大门首先是天井,然后首层明间是敞开式客厅,客厅两侧次间为厢房,进与进之间有小厅相通,后面几进房布局与首进基本相同,二层多为储藏之用,非主要活动空间,这是芹川民居的一种主流格局。另一种格局其首进为跑马楼式,即四角各一厢房,中间一天井,二层天井檐下作一周护栏,这种格局的民居在芹川只占少数。 这些古民居,其建筑十分考究,飞檐翘角。大门下门槛或是木制的,或是石块制的,大都磨砺得光滑发亮了。门槛上还立着一个内门槛,简单的雕琢也惟妙惟肖。门披多为人物砖雕,所雕人物栩栩如生,像《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房内门窗格棂花撑皆为花、鸟、人、动物等木雕,以木为隔杆的门楣和窗户上方还书有“山清水秀”、“万福朝来”等字样。房中间上方是个敞开天井,雨时,天水由此落入地面,晴时,阳光由此射入厢房。天井一般呈长方形,由宽大正方的石板砌成,四周是50厘米左右的深梁,与外界相通,落入天井的水也就会流到外面去。两侧厢房木制板壁上由花兰格的木板构成。抬头仰望,四角是狮雕,或是“八仙过海”,或是“水浒传记”。梁上的雕刻大多是镂空的,木头窗底也刻着一则则人物故事,诸如“孔子讲学、孟子论道”之类的,让人不由得赞叹其尊师重道之风气源远流长。柱础石均为青石质石雕,形状各异,整个雕刻设计奇巧,雕刻细致,造型美观,形象逼真,美不胜收。
原“遂安县芹岭乡芹川村溪东路18号”古民居是芹川古民居的代表。其大门位置西偏南,临溪而建。民居为砖木结构,房子为三开三进,二层楼结构,前后各有一小天井,中厅与后厅有木屏风相隔。前厅、中厅一楼两侧各有八间厢房,后厅为橱房及通向二楼的楼梯。古民居进深为15.3米,面宽为 7.8米。房屋牛腿、窗花等完整,雕刻精细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18号相邻的是带花园的王胜利古民居,破损的围墙内是面积约40平方米的戏鱼池,左侧是二层结构的水榭,上下两层皆有护拦、长椅临水而建,美人靠造型优美,人在其中即可以赏鱼,登楼又可见芹川溪的景色。院内水池的水源引自芹川溪,为保持水池水流清澈,其在上游引溪水入池,在下游则建有暗渠排水,非常巧妙。
芹川村古民居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大多数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有园子用来建造前后花园,加上小溪穿村而过,两岸村民都喜欢在自己的园中建筑天然鱼塘,就算是今天新造的房子也有此项设计。因此,在这里大有开门见花园,观鱼清水塘,梅花映门香,桂飘十里香,秋兰入幽室,凌霄攀高墙的人间天堂之神韵。
芹川村祠堂庙宇颇多,有敬义堂、郭堂、王氏宗祠、锦公祠、仁义厅和昭灵庙等八座祠堂,三座庙宇,这些祠庙至今仍保存完好。在锦公祠三环厅前,还立有一块“恩赐碑”,此碑为大明弘治四年岁在辛亥九月遂安县主事张学所立。《碑记》上镌刻“恩赐”二字,碑额为篆文“源远流长”,碑文记载:“明成化年间,陕西河决,广东大旱,灾民流离转徙,义民王彦捐谷八千石赈灾,上感其义举,敕立此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