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北京>旅游景点>

北京地下故宫揭秘

来源:金玉米 编辑:雪茄 时间:2013-06-11

 


 

 

 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离开故宫,他的英文老师庄士敦在其撰写的《紫禁城的黄昏》中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车队向北疾驰,经过景山,穿过出皇城的一个旁门。一向不许平民百姓通过的后门中门此时也不让皇帝的车子通过,这对他来说,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他们显然是要毫不迟疑地告诫‘溥仪先生’,他同他的同胞公民没有任何区别。”这之后的 19251010日,紫禁城第一次向公民开放,昔日禁备森严的皇宫变成人民自由出入的博物院。    

故宫是当今世界上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院。明清两代,皇家收藏达到了顶峰,金石鼎彝、书画巨迹、海外奇珍,无不汇聚在故宫中。有关资料显示,即使经过了战乱、盗窃、流失,北京故宫的现有造册文物仍逾150万件,而每天能与游客见面的展品,仅占其全部馆藏的不到2%。那么,还有98%的故宫国宝究竟藏身何处呢?

  据透露,在故宫的高墙深院中,隐匿着一处鲜为人知的地下文物库房,故宫的珍藏大部存于此处。这座地下库房是中国第一座地下文物专用仓库,俯视之下呈“田”字型结构,上下分3层,总面积22000多平方米,藏有文物80余万件。

  地库为一个架空结构,六面都不接触泥土,四周为“回”字形,下面被柱子撑起。专家说,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防潮,防止有水渗入。地库内共有大小库房100余间,大的十余平方米,小的七八平方米。库房内有高两米左右的铁柜,文物一层一层地放于其中。每件文物都有一个相应的囊匣,根据形状的不同内槽也不同。所有文物在进库前都要经过熏蒸,以除虫消毒。

  库内对温度与湿度的要求极为严格,温度恒定在15.5℃左右,湿度则依据不同文物设定在50%左右,并设有自动感应的气体灭火装置。一旦发生火灾,系统可在30秒内完成自动灭火喷洒,且丝毫不损伤文物。地库底板和四周都采用了双层防护,并按照三级人防标准设防,具有战争防护能力,能防原子弹袭击,同时具备抗震能力。

  当问及地库的具体方位时,故宫工作人员神秘地只笑不语。

  据介绍,这座全部投资约为1亿元人民币的“看不见”的故宫,始建于1986年。一期工程于1990年竣工,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二期从1994年动工,至1997年完工,建筑面积达17000平方米。

  地库内的防盗设施极为先进,其使用的红外安全监测系统是目前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监视系统能保证24小时全天候监视。库内的大门和各小间的防护门用20厘米厚全钢铸造,并设有密码锁。为防止监守自盗,下班时库房人员必须把钥匙交至钥匙房,一旦交晚了或忘记,库房密码马上更改。据介绍,这种防盗门的价值为10万美元,密码锁实行双钥匙制,入口处的警卫室掌握大门钥匙,具体库房则由钥匙房掌握。保管员每天要入库23次,做例行检查,平时库内不开灯,人走灯灭。”

  前段时间,央视《故宫》剧组已有幸进入故宫的地下文物库拍摄。地下文物库的安全要求十分严格,有很多道大铁门,而且不同的文物存放在不同的库房中,人进入库房后,要先从外面把门锁上,然后才能看文物。由于铁门众多,所以最终也说不清有多少道。文物库的面积也很难估计,只是感觉很大。

  为了安全起见,故宫从来不对外界透露其地下文物库的具体位置。故宫博物院一位负责人强调说:“开放区和非开放区的概念还会长期存在,全面开放没必要也不合理。”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