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教育>中学生>

中国学生该看看美国大学生要做的20件事

来源:金玉米 编辑:weilijing 时间:2010-02-23

 

第一,走出图书馆。你可以拿到学位,有很高的平均分,但仍然没有为实际工作做好准备。大学是四年人生经验,不是120个学分。在美国的大学,课外活动常常和功课一样重要。

第二,在你的宿舍里开始做生意。记住,雅虎、Google都会争先恐后地买你弄出来的网站。这也许是和中国的大学最不同的。我们的名校曾禁止学生开小买卖。这次因为香港诸大学的冲击,我提出了北大清华“二流”说,有人义正词严地驳斥:北大清华学术气氛浓,香港的学生老是打工做生意。要按美国的标准,香港的大学确实在这方面领先一步。

别忘了,Google本身就可以归于大学宿舍里诞生的买卖。

 

 

第三,别债务缠身。在普通的州立大学和名牌但昂贵的私立大学之间,最好选择前者。因为目前州立大学质量很好。从个人前途上看,无债一身轻比花钱买个名牌要有利得多。

第四,积极参加校园的活动。比如有个二年级的学生去年给新生当校园导游,今年成了导游部的主任。通过这种活动,她学会了怎么理解、帮助别人,满足别人的需要,和别人沟通。这在美国文化中,是所谓“领袖素质”的基础。找工作时会被别人另眼相看。

第五,不要读文科博士,除非你离了学术不能活。读博士对实际工作毫无帮助。美国的文科博士,培养出来只去大学教书,除此而外几乎别无出路。我写博士论文时叫苦:“早知如此,还不如去当出租车司机。”同事听了笑着说:“你知道吗?那些出租车司机,许多人有博士学位。”在中国,一些人有个博士学位仿佛是教育的炫耀性消费。

第六,别上法学院。前几天看报道,纽约律师事务所的起薪已经涨到14万多美元,无怪法学院挤破门。但律师总是代表别人去争利,压力奇大。在美国,自杀是律师中第一号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第七,参加体育运动。调查表明,大学从事体育的人,毕业后比那些不沾体育的同学明显收入高。特别是企业总裁,从大学体育中获益甚大。这一点,在中文世界中,大概数我的近著《精英的阶梯:美国教育考察》中论述最详。美国人从事体育不仅是锻炼身体,而且是培养竞争的才能和领袖素质。

一个大学运动队的队长到华尔街找工作,优势不可限量。

第八,别按着父母的期待生活,要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第九,干一些你并不擅长的新事物。这一点我自己可以现身说法。大学生很爱给自己下定义,什么不擅长这个,不擅长那个,作茧自缚。你对自己未必了解。这是苏格拉底给人类的教诲。所以,请给你自己一个机会。我大学不学英语,觉得不喜欢,也无才能。后来被逼无奈,居然要靠说英语吃饭。如果我二十岁时有人给我指出这样的前程,我一定觉得是个笑话。我敢和现在的大学生打赌,你们中许多人,二十年后会生活在自己完全没有设想过的现实中。

第十,以自己为中心来定义成功,别以外在的东西(比如金钱)来定义成功。美国一位巨富之子,后来成了CNN的节目主持人。他说和名人一起长大再当记者,一大好处就是看破人生。那些从小见到的传奇般的富翁,有时比小老百姓生活得悲惨多了。他自己的一个兄弟就自杀了。

第十一,好工作要自己去找,不要等着天上掉馅饼。

第十二,选修关于“幸福”的心理课程。在哈佛,这一课程是最热门的课之一。

大学开不出这样的课,是不合格的。

第十三,上表演课。美国社会整个就是个舞台。从教授、政治家、企业总裁,到律师、将军、记者,不会表演就很难出头。

第十四,学会赞美别人。

在生活中,既要当好演员,也要当好观众。

第十五,使用职业咨询服务机构。美国大学一个重要部门就是求职咨询机构。专业人员帮助你分析自己的长短,以及就业市场,帮助你准备面试,修改申请信。没有这样的机构的大学,也不及格。

第十六,被拒后应该坦然以对。我有一位朋友,当年没有上清华,后来对我说:高考给人一种自卑心理。因为清华那个分,我发挥多好也到不了。所以,见了清华的就自觉低人一头。其实,他事业远比许多清华学生成功。一句话,要自己定义自己,不要用外在指标定义自己。

第十七,从上一点延伸下来,就是要傲视名校,别觉得上了哈佛有多么了不起。

第十八,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不要给自己不必要的压力。

第十九,要靠打工读完大学,积累工作经验。

第二十,把你的目标列成表,因为你没有计划就不可能成功。

 

 

 

其实,这20件事就是一张表。这些建议,凝聚着许多在哈佛等校长期执教的教授的经验。我看了后,对比自己读大学时从老师那里接受的教导,简直目瞪口呆。这20件事,没有谈课堂,没有谈读书。上来就让你走出图书馆。其实,美国学生阅读量很大。但是,上课读书,只是大学生活的一角。大学生从走进校门那一天起,就要想到并且不断练习怎么走出来。我并不认为美国这一套完全都好。但是,对比一下,总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在大学应该干什么。

 

困扰80后御宅族的十大烦恼症候,你有几条?(转自李想)

以下80后御宅族十大烦恼的症候特征,,一般80后都占了三五条

1.成天泡在网上,又不知道做什么好。80后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无聊”,尽管他们在网络上聊天花去了大把的时间。
  建议:聊天作为一种基本交流方式,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获得认同。网上聊天很难达到这种认同,所以越聊越无聊。学习和工作累了,玩一玩游戏没错,但是打怪练级那些游戏基本上是得不偿失的,费时间,伤身体,还花钱。可以玩一玩趣味性强的休闲游戏,比如《纸客帝国》之类,轻松幽默,带点无厘头的风格,很能消除疲劳。靠玩游戏来交流感情是不现实的,要交流感情最好还是找个人去咖啡吧,或者堡个电话粥吧。

 

 

 

2.浮躁,好预测未知妄下定论。对看过的电影和电视剧,会按耐不住向别人透露下一个情节或者结局。对不了解的事物,根据一丁点信息发表长篇大论的见解,并且多半是批判的。对权威毫无理由的不耐烦,但绝不公开挑战,只热衷于影响身边的几个人,并有得到认同的强烈欲望。一旦不能如愿,就不再发言,部分人会暴跳如雷,令旁人费解。

  建议:多出去旅行,多读书,多参加团体活动,多接触社会。世界的绝大部分真相在我们的视野之外,浮躁是个人修养浅薄的表现,人既是社会成员也是自然的组成部分,需要积淀对世界尽可能的多认识,才能达到意识的足够高度,才能让人看起来不那么浮躁。

 

 


3.瘦弱,不爱运动。对健壮的人心存嘲讽,对肌肉和力量心存恐惧。在审美上受日式漫画的影响,崇尚中性美和病态美。与第一点有一定关系,在身体的耐力、韧性和爆发力上,更热衷于后者。但是在受到刺激之后,又会表现出病态的固执。这样就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方面弱不禁风,另一方面又偶尔会有惊人之举。

  建议:健身,多进行户外运动。身体是人最接近自然的组成部分,一个健康强壮不容易被击倒的身体可以让我们终生收益。

 

 


4.性格软弱,喜欢为自己的意志不坚定找理由。不喜欢通过沟通达到与外界的意见统一,而是表面妥协,内心强烈反感,表现为通常所说的叛逆。性格软弱表现在与异性相处方面就是易犯花痴,对异性的正常关怀想入非非。在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之后,即使真的喜欢对方,也不敢大胆追求,而是找个理由退缩。通常的理由是说自己不了解爱情,也不想了解。

  建议:堂而皇之的与人打一架,正儿八经的谈一次恋爱。从自然法则的角度考虑的,作为雄性动物,与同性生物打架和向异性求爱都是走向成熟的标志。

 


5.消极,拒绝长大。不喜欢被人说成熟,尤其不能容忍被人说是老男人。不耐烦与长辈讨论一些实际的问题,反感政治,厌恶参加长辈在场的应酬。要负责任的事情,会让他们觉得焦虑不安和无奈。
建议:尝试了解父母的不易。也可以从哲学层面去了解索取和付出之间的辩证关系,就象课本里所说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6.选择性自闭,对熟人唠叨不休,对陌生人一言不发。偏爱使用方言或者网络语言等非大众语言。吸烟,但是不敬烟。喝酒,但是不敬酒。不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基本上很难交谈下去。多人参与讨论时,如果没有人邀请他发言,即使他已酝酿好发言稿,还是会选择沉默。

  建议:这些其实都是在沟通上遇到的困难。建议扩大知识面,扩大社交圈,改变与人交谈的方式,勇敢表达自己的见解,努力将自己的观点传达并影响其他人。获得认同后就会产生激励,反复几次,就可以走出自闭。

 

 


7.习惯熬夜,25岁之前通宵次数明显较多。有时候为了“合理安排时间”,干脆用通宵来减少熬夜次数。实际上下半夜都在打瞌睡。

  建议:与第5点相同,熬夜其实就是自闭在作怪。有熬夜习惯的人,白天就找到了关门睡觉的理由,避免了外界的骚扰。或者白天虽然没有在家睡觉,因为精神上萎靡不振,能造成“外界不关我事”的错觉,也能达到抵制外界骚扰的目的。建议立刻改变作息时间,打开心扉。

 

 

 

8.毫无理由的高傲。觉得别人不可能了解自己,并以此作为对别人不屑的理由。不愿意听别人的建议,也听不进。这种高傲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

  建议:由于时代因素,80后的自尊更为脆弱,从心理上就更趋向于自我保护,表现为对外界不信任。建议多了解一些社会规则,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你在规则之内,你就是安全的,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存在价值。

 

 


9.做事不按计划,讨厌按部就班,永远不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以同时看多部小说,守多部漫画为荣。喜欢同时着手几件事,忙得焦头烂额是他们喜欢的状态,尽管这些事情只要合理安排是完全可以按部就班轻松完成的。

  建议: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就不用说了吧。学会制定计划,可以避免紧急情况下全面崩盘的风险。

 

 


10.不问问题,相信百度和谷歌的权威,多数人喜欢用搜索引擎思考,将搜索引擎作为自己的智囊。

  建议:互联网确实给了我们许多方便,但是互联网上的东西很多都是未经考证,经不起推敲的。所以要避免犯错,这个地方正需要80后拿出怀疑精神来,不能依赖互联网而使自身的学习功能退化了。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