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歌《诗经;关雎》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一、诗歌手法表现:
二、诗歌情感品读:
诗中出现了四次“窈窕淑女”,可见作者为了强调女子无与伦比的美,不惜反复使之出现,“窈窕”,纯洁美丽,“淑”,善良,三个字就把一个美好的女子形象刻画在读者面前,同时也令读者为这个形象倾心,当做自己的“好逑”,渴望得到她,“寤寐求之”,不管是梦里还是醒着,脑海中浮现的都是该女子的形象。然后怎么办呢?主动大胆的勇敢去追?可那个时代是不允许的,一见钟情或许可以发生,可是仅仅是发生,极少数人会把感情升级化,更不会拿把鲜花直接奔到女主角身边说声“我爱你”,即使是现在的21世纪,也很少人会如此胆大的吧…回到诗中,“求之不得”,男主角在“寤寐求之”后显然应该是有所表示有所行动的,只是没有成功—“求之不得”,或许只是男子一厢情愿、只是幻想女子可以接受自己的那份暗恋,并没有采取任何方法。
接下来男子还是会看到自己心仪的女子在河边采摘荇菜,可是那份喜欢已经很难隐藏了,他很难淡定了,于是,开始想办法接近。君子“琴瑟友之”,希望与女子琴瑟和鸣,共同谱写美好的生活乐章,待到“左右芼之”时,女子找到了中意的荇菜即意味着找到了目标,男主角想象为“钟鼓乐之”,想象着自己已经与心仪的女子结为连理,有钟鼓奏乐,欢庆彼此之间的幸福生活。
三、诗歌读后感悟: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男子对女子的爱是无比真挚的,“窈窕淑女”也不一定指世上独一无二的美女,也许只是男子太过迷恋那个采摘荇菜的“淑女”,“情人眼里出西施”,迷恋过深使得自己心仪的女子成为了世上最美的女子,为之着迷、为之辗转反侧不能入眠,虽然这些行为与想法与当时年代的爱情观并不迎合,但男子对“窈窕淑女”的那份感情是无比专一的,并为得到与女子的相伴费了相当多的精力,“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琴瑟友之”,这些行为很符合自古以来恋上一个人的行为,很具有现实性。而《诗经》作为中国文学上《五经》之首,可见其影响力是多么广泛,就这首《关雎》来说,里面蕴含的男女的爱情是唯美的,可敬的,对现如今的爱情仍然有着一定的教育与引领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诗经》 诗歌总集
附:《关雎》译文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