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来历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1-07-03
偶尔看一部古装电视剧,反映的是唐朝的史实,一太监大声宣读皇帝诏书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这种说法在唐朝尚未出现。
那么,这种说法是什么时候出现,又是哪位皇帝最先使用的呢?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即今天的江苏南京)称帝。因为当时朱元璋称帝时手捧的大圭上面刻着这几个字,所以朱元璋就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这种皇帝专用说法的皇帝。
而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却是明朝万历时期的文学家沈德符。
沈德符,字竞倩,又字虎臣,浙江嘉兴人,是明万历时期的举人。他精通音律,谙熟掌故,学识渊博。他写了一本《万历野获编》就是专门搜集明朝万历皇帝以前的朝廷典章制度典故汇集而成的杂史著作。
也正是在这本《万历野获编》中明确记载着这八个字的使用。而明太祖朱元璋使用“奉天”二字真可谓是千古独见,这以前是从未有人使用过的。而明太祖朱元璋所遗留下来的祖训中也曾经记述过这种称呼。皇帝所执的大圭上也刻着“奉天法祖”这几个字,所以皇帝也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此后由皇帝所颁布的诏书前面也都会加上“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呼。
另外,这种称呼也与封建皇帝被称为“天子”有一定的联系。
一般认为,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称为“天子”始于周代。 《礼记》:“君天下曰天子。&rdquo 《汉书》:“王者父事天,故爵称天子。” 《春秋繁录》:“尊者取尊号,卑者取卑号。故德侔天地者,皇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 《风俗通》:“三皇:道德玄泊,有似皇天,故称曰皇。” 《尔雅》:“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说文》:“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 《独断》:“上古天子:庖牲氏、神农氏称皇,尧、舜称帝,夏、商、周称王。” 《白虎通义》:“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生称王,帝者天号,王者,五行之称。” 《独断》:“陛下者,陛,阶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义也。”“天子自称为朕,臣民称之曰陛下。 汉代司马迁作《史记》,说从尧舜开始,夏代、商代、周代、秦代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后裔。因此,这些君主都是名副其实的、血统意义上的天神之子,而他们经过世代的积累德行,做了天子,是非常合理的。 汉代儒学认为:皇帝的祖先,都是得到了某位天神赋予的灵魂而降生的,所以他是天之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天子:顾名思义,天的儿子。其命源于天。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他们还宣扬自己生下来就有许多瑞徵,还有所谓“天子气”。人们还把他们比作龙,称为“真龙天子”。封建阶级宣扬天子“受命于天”,是上天委任于人间的代理人,受天命约束。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中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宣称:帝王受命于天,是秉承天意统治天下的,因此成为“天子”,从此皇帝才又被称为天子。 到了宋代张载又改进了关于天子的学说。他认为,天地降生了人,因而它是我们大家的父母。但是,皇帝是我们父母的宗子,即嗣子,大臣等都是宗子的管家。
这“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号再加上“诏曰”这两个字,后人对它们重新断句,加之不断演变,于是就演变成了今天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中常常听到和看到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