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时尚>生活>

趣话“出洋相”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1-07-03

 

北洋大臣李鸿章

 

“出洋相”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闹笑话;出丑。

那么,“出洋相”这个词语又是怎么来的,又有什么掌故呢?

话说清朝光绪年间,大清国对外施行门户开放政策,掀起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股出国狂潮。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满清的朝廷官员们利用职权寻找各种借口争相出国,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份和显示自己的荣耀。于是,当是时也,一股出洋之风如平地波澜,拔地而起,且有甚嚣尘上之势。

然而,这些出国的朝庭要员们,一个个貌似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学富五车,实际上却见识短浅、不学无术、愚昧无知,他们一踏入灯红酒绿、眼花缭乱的西洋世界,便时时洋相百出。

权倾朝野、红极一时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便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一位。

北洋大臣李鸿章出访英国伦敦时,曾到英国已故将军戈登的纪念碑下祭奠,以示敬意。戈登的遗族颇为感激,特将曾在各地竞犬大会上获得头等奖的名贵爱犬赠送给他。

谁知数日后,戈登家族收到了李鸿章的致谢回柬,内容为: 厚意投下,感激之至,唯是老夫耄矣,于饮食不能多进,所赏珍味,感欣得沾奇珍,朵颐有幸。

耄,七十岁,泛称年岁大。朵颐,鼓动腮颊,嚼食的样子,谓进食很费劲。由谢柬得知,洋人所赠送的那只名贵的小狗,已经成为李鸿章大人的腹中之物。在有爱护动物传统的英国,此举惹得当地动物保护组织大为不满,并提出了强烈抗议。当地报纸为此大为哗然,喧闹一时,传为笑谈。

另一位出洋相的代表人物是当时清朝驻英国使馆的崔公。此公一贯贪财,其家属曾因偷盗酒馆的手巾,后被查出,因之声名狼藉。更有甚者,崔公为了谋取额外收入,竟然让他的夫人包洗驻英使馆全体外交人员的换洗衣物等物,而且将衣物洗完后,就晾晒在使馆内外,并将裹脚布公然挂在了使馆的正门前。

英国人见了白色长布条随风飘荡,都还以为出了什么丧事,急忙派人前来探望和慰问,之后方知情由。此事让清庭驻英使馆很是尴尬和难堪。西方记者还曾经把这些场景拍成照片,刊登于当地各大报端的头条,成为满清一大丑闻,名噪一时,成为笑柄。

……

由以上所举史实可以看出,清末的政府和官员之贪腐与固步自封、夜郎自大、闭门造车、贻笑大方到了何等地步!也难怪那时的洋人们打心眼里瞧不起中国人!

这些有辱国格的丑闻和笑话,尽出在那些所谓北洋大臣、驻英公使等朝廷命官和政府要员的身上。人们就这样约定成俗,把这种出洋的官员丑态称之为“出洋相”。

随着时代的发展,“出洋相”一词的含义范围有所扩大,现在人们把举凡因无知或疏忽而闹出的笑话等,都称为“出洋相”。

眼瞅着,这“洋相”可真是越出越大了!

此即为“出洋相”一语的来历。

上一篇:美女的风雅称谓
下一篇:趣话“孔方兄”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