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郷の原風景》 宗次郎
故郷の原風景
悠远绵长的笛音犹如轻柔的风自遥远的天际飘来,渐渐潜入你的心境,神思就在这样的音乐里变得宁静悠远,恍如沉浸于另一个美妙的世界。陶笛大师宗次郎的一曲《故乡の原风景》让你如痴如醉,如入无人的神秘世界。
曾经为了一个梦想,你毅然踏上远方的征途,在他乡挥洒着青春的汗水,播种着希望的花朵。你四处漂泊,然而,午夜梦回,蓦然发觉,“故乡”这两个字一直萦绕于心。那一种久违了的温暖随着曲子如皑皑白雪在心底融化。
笛音飘渺,那一份沧桑、那一份浓得化不开得愁绪。音乐渐渐停息,余韵却弥留在心底,滋润了纷扰的心灵。那一份淡淡的忧伤、那一份淡淡的感动……
陶笛的名称ocarina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是意大利北部的小村budurio有位名叫juzeppe的面包师,经常用他的烤箱烧制低温陶制玩具和一些新奇的东西,有一次他烧制了一种上面有像脖子一样哨口的蛋形玩具,因为很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鹅的形状,所以就起名为“ocarina”,意大利方言就是“小鹅”的意思。陶笛的英文名称“ocarina”就是从这里来的,音译为奥卡利那笛,该名称一只普遍沿用至今。
随着陶笛的流行,1963年在英国伦敦John Taylor制作了第一个四孔的陶笛,四个大小不同的孔好像是二进制的排列,可以组合出十六种不同的状态,第一次用很少的孔实现了更多的音。指法也和以前的顺序指法不同,采用的是交叉指法,此外在还可以扩展为5孔、6孔甚至更多,音域也随之增加。现在流行的六孔的陶笛就是以它为基础的。
在中国大陆的陶笛制做主要受台湾的趋势影响,如今的“陶笛”这个名称也是沿用了台湾的叫法。2004年前后国内出现了很多陶笛制作者,这其中有几个是原来主要制作陶埙的,兼做陶笛,如龙韵乐坊和李蕴林,其主流产品的因为是套用埙的指孔,虽然比埙容易吹但指法麻烦;还有一部分制作者为了怕交叉指法教学和制作上的麻烦,套用了中国笛子的指孔排列,对有笛子基础的人很容易上手,但音域过窄;还有一部分是以台湾六孔陶笛为基础,经过模仿和改进,继承了这种陶笛的易吹易学的特点。(比如厦门雅迪工坊的孙建刚制做的7孔陶笛)这些陶笛制作者对陶笛在中国大陆的普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相信不久,陶笛在中国大陆会成为一种普遍流传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