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视频>歌曲>

半面妆 ——一首委婉的歌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19-11-26

 

 

一个本可以成为至高无上、母仪天下之皇后的女人,只因不甘沉沦,随风而逝,其魂魄亦无所依,其泪化成细雨亦无所踪。
    值得么?一池深幽的碧水,沉沉地压过来,让人无法呼吸,只有挣扎,拼命地挣扎,真能看到彼岸吗?
    雨后的清荷,本该娇艳动人,盈盈欲滴,却只能听到那无声的泣诉。
一寸相思一寸灰,半盘莲蕊半面妆。冰清玉洁由我心,恨无知音有缘人。
即使如花的容颜已逝,我心依然,我心无悔。
    故事发生在南北朝之梁朝。她本来是顺理成章的皇后,因为她死后,她的丈夫萧绎就在江陵即位称帝,即梁元帝。虽然南   梁那时已经走向末路,但毕竟曾经辉煌一时。与其说她是被谴死,还不如说她自己选择了解脱。她带着莲花般的微笑离开了这污浊的世界,心里一片澄明!因为,在那个铁骑践踏、尘土飞扬的乱世,到哪里去寻觅一片心灵的净土?
故事婉约凄迷,令人长叹;
我愿意随清风明月一起邀游,愿意与黄土同行,也不愿意再踏入那污浊的淤泥里挣扎。什么权利?什么礼教?什么妇道?让它都去吧,我不介意

【徐昭佩(?—549年),东海郯县(今山东省剡城北)人,梁朝侍中信武将军徐绲的女儿,可谓名门之后,南朝梁元帝萧绎的皇妃,有姿色。】
典故引自南朝梁武帝天监十六年(517年),徐昭佩应召入宫,被立为湘东王萧绎的王妃,生王子萧方等和女儿益昌公主萧含贞。承圣元年(552年),萧绎即位为梁元帝,因与妻子一向不和,故称帝后不愿立徐氏为皇后,后位一直空着,徐氏只从王妃晋为皇妃。
由于梁元帝是独眼,一次临幸时,徐妃只作“半面妆”(半面梳妆,半面未妆),知道她是有意嘲笑自己,盛怒之下,指袖而去,一连几年不再理睬徐氏。这就是“徐妃半面妆”的故事,李商隐《南朝》诗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之句,后世以“妆半”来称赞其美貌。
徐妃性嗜酒,经常饮醉,遇元帝入房,辄吐于衣中,她又是一个淫荡的女人,常与瑶光寺的智远道人私通,而且生性妒忌,宫中失宠的姬嫔,徐妃视为知己,常与她们交杯对饮,发现宫女怀孕,则以刀杀之。
梁元帝的朝臣季江,是个美男子,徐妃当时已半老,仍招引季江与之通奸,季江叹气道:“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南史·皇妃传》),后来便以“徐娘半老”,作为年纪虽大,而尚存风韵的妇女的典故。
尤有甚者,徐妃得知贺徽长的俊美潇洒,用“白角枕”写了一首情诗向他求爱,两人情诗往来,给梁元帝得知后,无法忍受,加之自己的爱姬王氏生子后去世,怀疑是给徐氏下毒害死,便逼着徐氏自尽,太清三年(554年),徐妃投井身亡,被草草埋葬于江陵的瓦宫寺旁。
半面妆,典故来自徐妃昭佩,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妃子,著名的“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说的也是她。想来她本也应是个貌美如花孤高倔强的女子,却不知为何落得个与人通奸,最后被皇帝赐死后还要休回家的凄凉下场。
说她孤高倔强,因她不似其他后宫女子或者拼命邀宠,或者因为失宠独自饮恨。她是独特的,独特得敢于不给皇帝面子,皇帝恩宠,谁不感激涕零,哪怕是表面上的,她却偏偏梳个半面妆讽刺眇一目的萧绎,让他大怒离去(事见《南史·梁元帝徐妃传》载:“徐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旁人劝她,她不以为然:王爷父子讲仁义,说道德,断乎不会因这样的小事焚琴煮鹤,顶多只不过是逐出宫去,眼不见心不烦,这样倒也好了。看来她对皇帝的心思倒是研究得透彻,只是不知她这般大胆究竟是自恃出身名门,皇帝不敢把她怎么样,还是为了别的原因。若说她爱他,为何拒绝他的亲近,还以这般决绝方式;若说她不爱他,可为何这半面妆偏偏透着股赌气的意思?
至于元帝的心思也颇费思猜,按说被人这般羞辱,就算修养再好也受不了,况他是皇帝呵,九五至尊无人敢违抗,若是一般人恐怕他早就收拾了,偏偏对这个胆大包天的妻子,他无可奈何,只能掉头而去却不作任何处罚。到底是他涵养过人?忌惮徐家的势力?还是对她的挑衅尽管愤怒已极却还不由自主地带着几分爱怜呢?不然明知见她必将受辱,为何还忍不住一见再见?为何对她处处忍让,莫不是指望她终有一日回心转意?或者他也曾想过放开,偏偏不由自主地抓得更紧。
在这场无望的互相折磨中,两个人想来都不快活。
史书上有一个细节,说“妃性嗜酒,多洪醉,帝还房,必吐衣中。”
不知她入宫之前是怎样的女子,想来应是个活泼而快活的女孩,也许还喜欢恶作剧地整蛊别人。偏偏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只能在深宫中消磨漫长而无聊的时光,永远处于绝望的等待中。所以她不开心地只能借酒消愁,偏偏愁更愁。压抑到了极致便只能通过伤害他人而发泄心中不快,于是有了半面妆,于是有了后面的若干男子。这是一场豪赌,她不停地伤害他,激怒他,究竟是想把他推得远远的,让他失望让他对她放弃,好获得久违的自由,还是想引起他更多的关心,得到他唯一的专注?只怕连她自己后来都不知道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
萧绎应该是爱过她的吧,不然何必处处包容?她故意吐他一身,他却还是忍不住照顾酒醉的她。或许他知道她想要自由,偏偏情到深处,宁可把她锁在身边看她枯萎,也不愿意放开,从此天涯海角两两相忘。
但最后的最后,他还是决然地撇下她的手,明知那是一双多渴望关怀的手,明知她的拒绝背后藏着深深寂寞,可是皇帝的尊严毕竟还是容不得她再三的放肆,他的心也有伤透的一天,他终于累了,累得牵不动她的手,累得不能实现那个与子偕老的诺言,累得无法等待她回头的一日。不是说在爱情里,先付出的那个就输了。她能伤害他,不过凭借的是他爱她,如今,他不再爱了,她便不能再伤他了,对吧?
所以,她不再是让他怜惜的女子;所以,她做错了事便要付出代价。
终于决定放手,或许那一刻心痛如绞,或许此生再找不到像她那样聪慧顽皮的女子,或许心里的伤痕永远也好不了,但真的累了,累得再也坚持不下这场一个人的爱情。她要的自由便给她吧,她想要离开这不见天日的深宫,便放她归去。
“太清三年,遂逼令自杀。妃知不免,乃投井死。帝以尸还徐氏,谓之出妻。葬江陵瓦官寺。”
痛苦纠葛了半生,最后他们的结局不过是一对怨偶,一茔孤坟。放了手的从此独个凄凉,归了去的终于“得偿所愿”。只不知,在一起的每个日子,她到底是,为谁梳个半面妆?

从古至今,爱情的话题由来已久,有“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永久流传,更多的是“半面妆凝镜里春···湘皋犹有未归人”,不管何等朝代,总有对爱情满怀憧憬着的女子,有谁甘愿只以半面红妆对视爱人。“女为悦己者容”自是颠扑不破的箴言,爱一个人,总是喜欢面对着他的每个瞬间都是千般婀娜,万种流波飞转。半面妆,自是被伤心到了深渊般的低谷与寒冷彻骨。一起来听听“半面妆”的故事吧,历史赋予这个故事太多的政治立场、封建权势、爱恨情仇之间的种种揪扯,因为是一介区区弱女子,注定也改变不了“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多舛之局。
原著:【南朝梁武帝天监十六年(517年),徐昭佩应召入宫,被立为湘东王萧绎的王妃,生王子萧方等和女儿益昌公主萧含贞。承圣元年(552年),萧绎即位为梁元帝,因与妻子一向不和,故称帝后不愿立徐氏为皇后,后位一直空着,徐氏只从王妃晋为皇妃。  
由于梁元帝是独眼,一次临幸时,徐妃只作“半面妆”(半面梳妆,半面未妆),梁元帝知道她是有意嘲笑自己,盛怒之下,拂袖而去,一连几年不再理睬徐氏。这就是“徐妃半面妆”的故事,李商隐《南朝》诗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之句,后世以“妆半”来称赞其美貌。  
徐妃性嗜酒,经常饮醉,遇元帝入房,辄吐于衣中,她又是一个淫荡的女人,常与瑶光寺的智远道人私通,而且生性妒忌,宫中失宠的姬嫔,徐妃视为知己,常与她们交杯对饮,发现宫女怀孕,则以刀杀之。  
梁元帝的朝臣季江,是个美男子,徐妃当时已半老,仍招引季江与之通奸,季江叹气道:“徐妨虽老,犹尚多情。”(《南史·皇妃传》),后来便以“徐娘半老”,作为年纪虽大,而尚存风韵的妇女的典故。  
尤有甚者,徐妃得知贺徽长的俊美潇洒,用“白角枕”写了一首情诗向他求爱,两人情诗往来,给梁元帝得知后,无法忍受,加之自己的爱姬王氏生子后去世,怀疑是给徐氏下毒害死,便逼着徐氏自尽,太清三年(554年),徐妃投井身亡,被草草埋葬于江陵的瓦宫寺旁。】

歌曲:半面妆
词:胡霖 曲:王超

 

夜风轻轻吹散烛烟 
飞花乱愁肠

共执手的人情已成伤

旧时桃花映红的脸

今日泪偷藏

独坐窗台对镜容颜沧桑

人扶醉

月依墙

事难忘谁敢痴狂

把闲言语花房夜久

一个人独自思量

世人角色真是为谎言而上

她已分不清哪个是真相

发带雪秋夜已凉

到底是为谁梳个半面妆

上一篇:听,雪之歌
下一篇:陶醉中的音符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