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天空之城》配乐--月光下的云海(久石让)


一、
故事由希达所坐的军队飞行船遭到空中海盗的袭击而开始。争斗中希达从万米高空的飞行船上跌落下来…… 被故事另外一个主人公少年巴斯救了, 第二天希达在巴斯的房间里醒来,发现房里有一张“天空之城拉普达”的照片。这是巴斯的父亲冒着生命的危险历尽艰险才拍到的真正的天空之城,但除了斯威夫特之外,没有人相信他。于是父亲在郁郁寡欢中去世了。巴斯发誓,一定要向他人证实,世上真的有天空之城存在!
嗅觉灵敏的海盗很快就找上门来了。接下来就是一段令人眼花缭乱的追捕与逃跑镜头,最后二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掉入万丈深的矿井,希达戴的飞行石又一次发光,令他二人安全飘落。矿井中,飞行石和井下的矿石发生共鸣,原来这里曾是开采飞行石原料的地方,但提炼飞行石的技术,传说只有拉普达人才掌握着。
二人刚出矿井,就被军队的人抓住了。希达被带往要塞,在那里,一个叫穆斯卡的人给希达看一个巨大的机器人,说是从天空之城掉下来的,凭当时的科技无法令它再启动。当天晚上,希达念起祖辈所流传的寻求帮助的咒语,飞行石发出光,令机器人再次活起来,整个要塞变成火的海洋。
巴斯趁乱和海盗达成联盟飞入要塞救出了希达。匆忙中希达丢失了飞行石,而穆斯卡得到了宝石,命军队按照宝石上圣光的指引,飞向天空之城。另一方,海盗妈妈从希达的记述中算出了天空之城的方位,带着希达的二人乘海盗飞艇全速前进!
即将到达之时,忽然前方出现龙卷风,和穆斯卡的舰艇又狭路相逢,交战中巴斯和希达的滑翔机被卷入龙卷风里。
这里是被上帝抛弃的领域,自然的恐怖与众神的愤怒在这里集结,飞越浓重的黑暗,在纵横飞啸的电光中,穿过闪电的回廊,突破生与死的界限,命运之门再次敞开在少年的面前……龙卷风的中心,正是传说中的飞岛“天空之城拉普达”!这儿是寂静的天堂,只有机器人值守的空中都市,植物和远古生物的家园。
穆斯卡抓住了海盗们,也来到了拉普达,他迫使希达和他一起进入中央控制室,启动黑石碑上的文字,即将开始他称霸世界的野心。希达抢回飞行石,为了阻止穆斯卡,她和巴斯一起念起毁灭一切的咒语:巴鲁斯。拉普达解体,邪恶和助纣为虐的武器系统一同化为大气层的火球坠入海中,而使拉普达漂在空中的巨大飞行石结晶载着拉普达的生命之树,上升到天空的尽头……
二、
宫崎骏(宫崎骏,Miyazaki Hayao)是日本著名动画片导演,1941年1月5日生于东京。宫崎骏在全球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更是获奖无数。
久石让,日本著名作曲家、歌手、钢琴家,以担任电影配乐为主。特别是宫崎骏导演的作品,从风之谷至《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的二十多年间所有长篇动画电影的音乐制作,为宫崎骏作品中不可欠缺的配乐大师。“久石让”这个名字的来源是他的偶像——美国黑人音乐家及制作人昆西·琼斯。他把“Quincy Jones”这个名字改成日语发音,再联上最近似的汉字姓名,就变成了“久石让”。他的英文名JOE,也可以说是为了向美国配乐大师QUINCY JONES致敬。
三、
在日本动漫影视界中,最为人熟知的导演+配乐大师搭档,莫过于宫崎骏与久石让,宫崎骏动画作品里的优美配乐,都是久石让一手包办的,有很多人都认为《天空之城》是久石让的巅峰之作,1988年的《龙猫》,1997年的《幽灵公主》都或多或少的有着《天空之城》的印迹。
《天空之城》的故事本身有着巨大的背景和波折的情节,让音乐有一个很广的施展空间。旋律非常悠扬,场景音乐与画面配合的十分完善。音乐也继承了影片的主题,每次听到,都会感到它本身虽然具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但还具有一种掩饰在漂亮之下的迷茫与向往。在茫茫人海中,在颠沛旅途中,在夜深人静时,甚至在鼎沸的街市,当耳边响起它清脆的旋律,心是静的,少了纷争与焦躁,只剩下满心的安静与祥和,仿佛整个世界都是纯粹无暇。
四、
《the girl who fell from the sky》是开场音乐,经过16秒的乐队的引子之后,管乐器协奏出俏皮的曲调,随后的弦乐器独奏出悠扬的主题音乐,虽然刚开始稍快的旋律像是在描述希塔和帕苏相见的喜悦,但是之后的一段小提琴婉转动听的旋律,绵长的让人忘记了思考,忘记了一切,脑海里出现的是希塔从天上坠落的情景,仿佛天使降临人间。但是最后的余音,却又浅浅的泄露出伤感来。这段音乐是《天空之城》的配乐灵魂所在,整个基调倾向于伤感。似乎预示着某种未知的灾难,让人从心底感到一丝凄凉与哀伤。
《morning in slagg's ravine》是分开来在影片的三个地方出现的,这段音乐开始出现在帕苏和希希塔在众目睽睽之下掉下铁轨的场景,充满着欣喜,惊奇,还有无法相信的感觉。希塔和帕苏相携着安然落到地面,音乐随之结束。第二天黎明的时候,这段音乐又响起了。带着希望和愉悦的音乐,由管乐器间奏出来。背景还是悠扬缓慢的弦乐器。此时希塔还在沉睡,帕苏却拿起小号吹奏出这一曲,画面转向蓝蓝的天空,自由飞翔的鸟儿。微风轻抚,惬意而温馨的黎明就这样被勾勒出来。此段音乐出现的时候给人一种宁静的但又略带悲伤的感觉,明明就很安静,但又觉得会有始末事发生一样,这支曲子在影片中主要起描绘和抒情的作用。
当进行到崩溃的天空之城时,影片达到了高潮,《the collapse of laputa》不知不觉得响起。在希塔和帕苏喊出了毁灭的咒语之后,天空之城开始慢慢坍塌坠落,曲子的旋律正是来自于《天空之城》的主题曲。崩溃之时,没有歇里斯底,只是童声无词的哼唱在寂静中微微回荡,而和声在背后此起彼伏的追随着。此时,主旋律中的悲伤在这里被完完全全地流露出来,那是一种逝去的忧伤----天空之城的逝去,家乡的逝去,文明的逝去,还有曾经拥有的过去。此时音画同步,音乐在这里起的描绘作用。描绘主人公悲伤的心情,同时也起结构贯穿作用,使悲伤之情贯穿整个影片。
在影片结束的时候,《carrying you》缓缓升起,这是一首比较欢快的曲子,节奏明快,大概是为了在末尾给影片注入一些希冀的元素,但由于背景音乐的变换,我自认为是少了悲伤的气息,多的,也只是沉重的叹息。此时音乐起一种剧作作用,使影片在结束的时候给人们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时给人们一种有希望的感觉。
《天空之城》的故事本身有着宏大的背景和曲折的情节,让音乐有一个很广的发挥空间。旋律极优美,场景音乐与画面配合得十分完美。每一次听到,都会觉得它本身即具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在茫茫人海中,在颠沛旅途中,在夜深人静时,甚至在鼎沸的街市,当耳边响起它清脆的旋律,心是静的,少了纷争与烦躁,只剩下满心的宁静与祥和,仿佛整个世界都是纯洁无瑕。音乐是在看《天空之城》时感触最深的,听着这样纯美的音乐,会完全忘了这仅仅只是一部电影。曾一度陶醉在音乐的氛围之中,它的确具有能够撩拨起心中久已尘封的魔力。一个人在深夜听着这样的音乐,似乎回到了那个神话世界,在那片蔚蓝天空中,慢慢走进了自己的抒情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