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视频>歌曲>

电影《建党伟业》插曲--《国际歌》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1-07-26

歌词: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一切归劳动者所有,

哪能容得寄生虫!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

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

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电影《建党伟业》片段:中共一大结束 齐唱《国际歌》

    电影《建党伟业》中的国际歌这样唱的:“起来吧,被咒骂跟着的,全世界的恶人与奴隶;我们被搅乱的理性将要沸腾了!预备着去打死战吧!我们破坏了全世界的强权,连根的把他破坏了。我们将看见新的世界了!只要他是什么都没有的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而我们现在传唱的则是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真是熟悉的旋律和陌生的歌词之间的组合。那这其中又有什么渊源呢? 殊不知2011年《国际歌》也问世 140 年了。《国际歌》的曲调几乎大多数国人都比较了解,不少人也能够哼唱出几句歌词,但是影片中这些代表所唱的《国际歌》的歌词和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歌词是不同的。

    原因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后《国际歌》通过一本名叫《赤色的诗歌》的俄文版诗集来到中国,最先注意到这本诗集的人是当时为北京俄文专修馆的学生耿济之先生同郑振铎把诗集中的二十五首通读下来,每一首诗无不饱含革命的激情,两人的心灵被强烈的撞击着。随后,二人决定把这些革命诗歌译成中文并发表,二人于1920年8月在北京万宝盖耿济之的家中开始翻译,因耿济之的俄文水平大大优于郑振铎,所以二人各有分工,耿济之先翻译出歌词大意,郑振铎再用中文整理。一天二人在深夜中发现一首名叫《第三国际党的颂歌》的作品,实际上这首《第三国际党的颂歌》就是中文《国际歌》的最早的版本。

    由于这次耿济之同郑振铎翻译的时候更多侧重的“诗”,而不是“歌”,所以作为一首歌曲演唱起来可不是十分完美的,主要是歌词复杂不流畅,唱颂起来较为不易,一般老百姓更是不好传唱。

    直到1923年瞿秋白从苏联回国后便开始准备重译《国际歌》。原来瞿秋白曾经苏联参加了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会见,在这个崭新社会制度中的国家里所有的方面都积极向上以及朝气蓬勃的革命热情深深影响着瞿秋白。所以瞿秋白立下心愿,希望将来把《国际歌》重译的更好使《国际歌》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诵,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翻译《国际歌》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把重译过来的歌词,既不失准确还要容易传唱,以便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快速的传播出去。当年瞿秋白是在北京黄化门西妞妞房内,通过一架风琴帮忙重译的《国际歌》。瞿秋白依照原文,字字斟酌,句句弹唱。他经常是在房内来回踱步,不停地思索和哼唱,当然瞿秋白在苏联的见闻也直接帮助了他,当年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国革命者在莫斯科一同高唱的镜像一幅幅地回荡在他的脑海里,这些是人民解放了的欢乐之歌,是斗志昂扬的真理之歌,歌声雄壮有力,曲调波澜壮阔。最后瞿秋白经过深思熟虑才把《国际歌》的歌词最终定稿。 并于1923年6月15日公开发表。这个版本有三段歌词,总体是对照法文歌词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当“International”(国际的精神)一词在歌词中使用音译,唱为“英特纳雄耐尔”,这个词的意思一是指国际工人联合会的简称,还可以表示是国际共产主义的意思。

    在 1924 年 5 月 5 日上海大学举行马克思诞辰纪念日的大会上, 时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的瞿秋白走上演讲台,和众多爱国师生一同高唱起了《国际歌》。自此这首传遍世界的经典曲调,就开始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过程中鼓舞大家的斗志。

    在1926年3月18日,在纪念巴黎公社 55 周年之际,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曾经印发《国际歌》单页,也是采用三段歌词。

   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时,就是以《国际歌》作为国歌。但大家今天在各个公众场合上所演唱的《国际歌》版本,其实还不完全是瞿秋白翻译的版本,而是 1923年萧三从俄文版翻译过来的,萧三翻译的这个版本在最后的副歌部分“英特纳雄耐尔”一词的翻译保留了瞿秋白的音译方法。

     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第一段:

     起来,受人污辱咒骂的!

     起来,天下饥寒的奴隶!

     满腔热血沸腾……

     萧三翻译的《国际歌》第一段: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国际歌》在流传的过程中曾被翻译成多国语音,因为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个历史的不同,今天的《国际歌》的语言和表达和最早原文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例如“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在法文原文中“热血”一词其实是“理性”;“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在原文中“一无所有”其实是“一钱不值”等。在多次翻译之后,这些用词的不同,有的越来越直接而感性,有的则越来越确切,有的显然是为了更适合中国的国情,以上种种情况我们都可以赞同。在解放后的 1962 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力邀相关的专家和人士,对《国际歌》歌词又重新修订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建党伟业》通过《国际歌》特别是在表现革命激情和革命理想方面发挥的淋漓尽致,《建党伟业》这部影片绝对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新一代红色政治电影的经典。中国共产党从最初只有13名代表50个党员的一个小党派,时至今日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这不能不说是个政治奇迹,《建党伟业》这样一部饱含革命斗争理想和激情的史诗性政治大片,同样也是一个实至名归的电影艺术世界的壮举。

影片的文化外延同样是不可估量的,在短时间内让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和亿万人民重温建党艰苦而光辉的历程,唤醒处在当代物欲横流中的中国青年,我们的爱国主义理想在何方?共产主义是什么?《建党伟业》这一铭刻不朽的红色经典通过现代的文化传播方式传播,必定会激起一个巨大的文化波澜,其中最伟大的、最珍贵的就在《国际歌》中蕴藏着的革命精神。所以这恰恰是中国当代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意义和中心思想。

 《国际歌》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这首歌也曾经是世界上最被广泛传唱的歌曲之一。原文(法语)的歌词由欧仁·鲍狄埃(1816年-1887年)在1871年所作,皮埃尔·狄盖特(1848年-1932年)于1888年为其谱曲。这首歌被翻译成世界上的许多种语言。传统上,唱国际歌时常举手握拳致意。这首歌曾经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

    《国际歌》节奏抑扬顿挫,慷慨激扬,感情丰富,蕴涵深刻的道理。国际歌代表着社会底层人民的一种反抗精神,一种反抗压迫反抗专制反抗剥削的一种精神.哪里有压迫,哪里有专制,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着国际歌的声音!

 

上一篇:电影《空姐》主题曲—《陪你》蔡莹莹
下一篇:台湾电影《又是黄昏》主题曲--《又是黄昏》余天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延伸阅读: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