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名曲《灯光》(Огонёк)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1-08-17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有位年轻的姑娘送战士去打仗
他们黑夜里告别,在那台阶前
透过淡淡的薄雾,那青年看见
在那姑娘的窗前,还闪亮着灯光
前线光荣的大家庭迎接这青年
到处都是同志,到处是朋友
可是他总也忘不掉那熟悉的街道
那里有可爱的姑娘,和亲爱的灯光
远方心爱的姑娘寄来珍贵的信
说到那她那少女的爱情,永不会消逝
胜利时他将会得到他期待的一切
和那永远明亮的金黄色灯光
看了姑娘的来信想起姑娘的话
青年心里多高兴,变得更坚强
打击可恨的侵略者,战斗更勇敢
为了苏维埃祖国和亲爱的灯光。
打击可恨的侵略者,战斗更勇敢,
为了苏维埃祖国和亲爱的灯光。
《灯光》原是前苏联著名抒情诗人伊萨科夫斯基于1943年4月19日发表在《真理报》上的作品。后因诗作朗朗上口引得了众多专业、业余作曲家竞相谱曲,更在各大音乐会和广播里被演唱。
最终,得以保存并流传下来的却是佚名作者(一说为马特维·勃兰切尔作曲)所谱写的版本,在卫国战争期间,人们还借用这曲调另填新词,版本不下20种。
这是前苏联的经典歌曲之一。在严酷的战争岁月里,那窗前的灯光意味着战争与爱情的考验,意味着生离死别的永久思念。歌词最出色的构思,是捕捉到了"灯光"这一富有诗情的意象。“灯光”不仅是爱情、平安、幸福的象征,而且它把前线和后方联结起来-----后方的“灯光”这一直照耀着、温暖着前线战士的心,直到最后胜利。
歌曲将个人悲欢和祖国的存亡紧密相连,融入这战火纷飞的年代。所以,人们以金黄色的灯光来寓意祖国的安宁,借助音乐语言来抒发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憎恨。
略带感伤的《灯光》以叙事曲的方式,用一对男女青年的见闻来表现苏联军人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伟大情怀。这首颇具艺术魅力的歌曲,让无数的听众为之动容。传入中国后更是深得我国人民的喜爱,被众多的中国歌唱家重新演绎,成为风靡多年的外国经典金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