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名曲《1812序曲》
来源:金玉米 编辑:月亮
时间:2019-07-30
尼尔森斯指挥 柏林爱乐乐团演奏: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拉脱维亚指挥家安德列斯·尼尔森斯(Andris Nelsons)1978年11月18日出生于拉托维亚里加。
老柴的名作,古典名曲中的名曲,诸多新老发烧友一向热捧的名响。这曲子先抑后扬,开篇柔绪浓郁,越往后动静越大,愈发波澜壮阔。其唱片录音无数,这里选了6个唱片录音版本,统统都是褒誉多时的佳作。压轴的,也就是倒数第二的录音是所谓的“大炮”版,极有名。该版本录制于1958年,采用当时的模拟录音母带制作,录音动用真枪真炮。大炮是从西点军校博物馆找到的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大炮,于1775年在法国杜埃铸造,重3180磅,火药由军校专家专门调制。为了再现莫斯科的钟声选用了劳拉.斯皮尔曼. 洛克菲勒纪念编钟,由大小74座钟组成,当中有世界最重的低音钟40926磅。有16声炮声和两组钟声。听来那才叫个非同凡响……
《1812序曲》创作于1880年,系柴可夫斯基应他的老师尼古拉·鲁宾斯坦之请而作,创作缘由一说是为庆祝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重建,该教堂曾在1812年俄法战争中被战火焚毁。另一说是为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而写。乐曲表现的是1812年俄罗斯著名将军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入侵,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哪个版本
该作品以曲中的炮火声闻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户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该序曲于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
这首序曲除了运用正常管弦乐编制的乐器外,还动用了军鼓、大炮、钟等超常乐器在内,在序曲的结尾处还另加了一支军乐队,以期收到热闹和生动的效果。这首序曲在第一次上演时,钟鼓炮齐声轰鸣,配合乐团的演奏,令参加典礼的公众大为激动。
到了近代双声道时代之后,录音技术大为跃进,有几家唱片公司在录音中加入真实炮声,更使音响发烧友着迷,他们往往利用实炮录音的版本来考验器材的力度、瞬态、低频等方面的能力。这首序曲音量起伏变化极大,动用的乐器非常多,听清楚其中的弦乐、木管、铜管和打击乐器,它可以检验你的器材音质音色、结像定位、强弱和动态对比。
《1812序曲》是柴科夫斯基最受大众欢迎的作品。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称赞《1812序曲》说:“这首序曲的深具人民性的音乐,像平稳的波涛那样庄严有力地在大厅回荡,它以一种新的东西攫住你,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的声音表达出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威力及其雄伟气魄。”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是许多发烧友试机指定曲目之一。如果你自称发烧友,而又未听过这首序曲,有两个可能,要么你很年轻,、要么就是你并不怎么发烧,极其量只是感冒罢了。
在乐评家心目中,《1812序曲》不算柴可夫斯基最好的作品,即使老柴本人,在写给梅克夫人(柴可夫斯基的主要赞助者)的信中也说:“这首序曲将会非常嘈杂而喧哗,我创作它时并无太大热情,因此,此曲可能没有任何艺术价值。”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812序曲》在首演时就已大受欢迎,为柴可夫斯基赢得极高的声誉。后来陆续在俄罗斯许多城市和德国、捷克、比利时各地演出,自此一直成为柴可夫斯基交响乐作品中最形象鲜明、通俗易懂和备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这点恐怕出于柴可夫斯基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