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视频>其他>

古典音乐《Grande Sonate Pathétique》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1-11-07

钢琴大师演奏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音乐视频

 在谈论这首著名的奏鸣曲之前,先谈论一下一首名为《V3》的电子乐曲。对于玩过劲乐团的人来说《V3》是相当有名的曲子,无论是它劲爆的旋律还是曲子的游戏难度。实际上这个曲子改编自贝多芬的《Grande Sonate Pathétique(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关于改编曲为何叫做《V3》,爱好者们有过一定讨论,我觉得最有意思的解释是《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的第八号奏鸣曲,而罗马数字八——VIII就是V3。还有一点是有一些不太了解古典音乐的人将此曲误称为《悲怆交响曲》。这样乱起名字的话,柴可夫斯基的压力会很大的。

 

去掉V3里面华丽的电子音效,欣赏一下《悲怆奏鸣曲》本身。“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纤细的钢琴声表达着一种略带哀伤却又奋发的情绪。很多人认为Grande Sonate Pathétique是贝多芬亲自写的标题,实际上这个标题很可能是发行商自己加上去的。这首曲子完成于1798年,贝多芬将这个作品献给了Prince Karl von Lichnowsky(李希诺夫亲王,PS:此人系贝多芬的赞助人之一,他还曾赞助过莫扎特)。

有人认为Pathétique是德语,其实这个单词是法语,德语中没有é这个字母。Pathétique的词源是希腊语pathos,意思就是痛苦。可是听过的朋友大多有一个疑问,这首名为悲怆的曲子却感觉不到太多的悲伤。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中提到自1796到1800年间,贝多芬受到了耳聋的折磨,正如贝多芬自己后来所说的——命运已经叩响了他的房门。这些年间贝多芬并没有将这个秘密告诉其他人,反而选择减少与人的接触,独自忍受着这痛苦。贝多芬的内心苦楚并不是窦娥冤式的悲天怆地,而是如同《老人与海》里的那位老人一样——“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悲壮。

这里仅放出第三乐章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