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世界电影回顾
1、《赛德克·巴莱》:野蛮的骄傲







8、《HELLO树先生》:最真实的魔幻

对这部电影而言,“贾樟柯监制”成了比“韩杰导演”更重要的符号。影片虽充满魔幻色彩,但在其精髓上确实非常贾樟柯。树所在村子里,树,树死去的哥哥,跋扈的光头,道貌岸然的培训老师,美丽平凡甚至不幸的小梅,又是一幅夹杂百味的众生相。
如果你看着电影中的景象,能看到很多很多熟悉的东西,你的心很容易被它触碰,过往与当下交错,心中悲情难抑。但如果你只看到一个感到遥远的故事,这部影片或许会显得不知所云。这也是对《HELLO树先生》评价颇为两极的原因吧。这部电影,披着魔幻外衣,展现中国某时某地某些人最真实的生活断面,一如当年的《小武》。
9、《香水》:因爱成魔

美国电影常常魅力张扬,而很多欧洲电影更会彰显气质,矜持中更显隽永,精致却又自然。这又是一部6年前的德国电影了,讲述了嗅觉上天赋异禀的葛奴伊,为了追寻世上最完美香味最终走上魔鬼之路的过程。当我走入这个成魔年轻人的世界,我被他迷住了,又一个“不疯魔不成活”的故事。目睹他的真性情,对所爱的至真追求,他仿佛世界上最纯洁的天使。
18世纪的巴黎曾充斥肮脏的角落,走到今天,无数大都市制造了整齐光鲜的外表,人类似乎很自恋于这自以为是的文明。我们不齿于葛奴伊的犯罪,然而,我看着他,又眼含热泪――他怀着最单纯的心,执著求索,找到了属于他的最美好的东西。
10、《天与地》:凡人的炼狱

20年前奥利佛斯通“越战三部曲”系列中最打动我的一部电影。在这部电影里,我看不到越南,看不到美国,只能看到战争对人的摧残,尤其是女人,更应该远离战争。在电影中,美丽而平凡的越南女孩黎里,在战火弥漫的苦难生活中,走过无数的残酷与折磨,穿越重重地狱,最终走到了幸福彼岸。这个人物是有真实基础的,然而,我们都明白,在她“活着”的背后,有多少在战争中受尽苦难、在哀嚎中无声无息死去的普通人。
影片饱含美感,让人落泪。
11、《搜索》:现实横断面
在中国,能拍得好的电影大多与现实密切相关,与投资多少实在关系不大。然而,近乎变态的审查机制让导演在精确计算中计较着作品的价值与票房,满是难处。从这样角度说,我是佩服陈凯歌这部《搜索》的。影片表现了网络对平凡人命运的颠覆,勾画了媒体与商业间彼此利用与构陷,有初出茅庐年轻人的努力与辛酸,有初具实力职场人的精明与无奈,更有事业有成老男人那含而不露的真心与作戏,角度繁多,却节奏铿锵,让人轻易可以一口气看完。很好看的片子,展现了当下社会诸多现实,当然,电影没有触碰网络世界上最大的民意所在。我们不怪陈凯歌,这是中国人都明白的无奈。
这是一部好电影,是我们所在时代的精彩横断面,另外,必须要说,高圆圆的美更让这部电影凭添华彩。
12、《艋舺》:热血与黑道

这是我第三次写到台湾导演的作品了,纽承泽――别以为他只能描绘像《爱》那样韵致十足的爱情小品,在两年前,他执导的《艋舺》充满热血,精彩十足,尤其对于黑道有耐人回味的诠释。
赵又廷、阮经天等一干台湾新生代小生演绎了一段夹杂黑社会背景的从男孩到男人的故事。然而,在我眼中,最印象深刻的人物却是志龙的父亲庙口老大Geta,他铮铮有力地教育年轻人:“枪是下等人用的武器――是西方人传来的邪恶东西,我们要用拳头,用刀。”我爱这个崇尚武士道精神的老家伙!
13、《狐狸与孩子》:自然的味道

法国导演吕克雅克2007年的作品,其灵感来自于我至爱的《小王子》,讲述了小女孩被一只狐狸吸引,然后去追随并渐渐和它建立起信任关系的故事。故事极尽简单,一个满脸雀斑的小女孩,一只可爱的小狐狸,几乎贯穿整部电影始终。故事的灵感来自《小王子》,好像女孩与狐狸好像可以相互“驯服”,但情节的发展更让我想起《少年派》中关于动物的解读。人与自然当和谐共处,却不可一厢情愿。
电影画面极尽细腻充满质感,我仿佛可以摸到欲滴的草叶,闻到大森林中潮湿的味道。这样的感觉让我陶醉。作为老师,我很同情在北京这座城市出生成长的孩子,自然是需要触摸的,需要在那草地上面打滚的。如今,电影的视听效果虽极尽精细逼真,但对于孩子们来说,真正的自然已注定成为传说。
14、《死亡实验》:无辜的罪恶

我看的是2009年Paul Scheuring执导的美国版,一个关于人性的监狱实验。读书时,读到过类似的研究,看到开头,我几乎可以猜到结尾。不过,电影依然吸引我,因为我喜欢这样的题材,还有阿德里安·布劳迪的肌肉也是很迷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