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视频>时尚>

2012年度世界电影回顾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1-02-19

 1、《赛德克·巴莱》:野蛮的骄傲

 
魏德圣酝酿十二年的心血之作,讲述20世纪30年代,台湾原住民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率众反抗日本政府而发动雾社事件的故事。这是一部让人血脉贲张的电影,这热血并非来自外露的野蛮与杀戮,而是由内而外唤醒了现代人心底沉睡甚至死去的某些东西,如同电影中赛德克族悠悠的歌声,轻易让我们灵魂飞腾而出。曾经年轻而勇猛的莫那鲁道,走过岁月,走过巨大的隐忍与艰难,其实从未改变。
“如果你所谓的文明是让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一看野蛮的骄傲!”――莫那鲁道
 
2、《窃听风暴》:历史的疤
 
6年前的德国电影,讲述了1984年前东德国家安全局的一名秘密探员负责监听一男剧作家及其女友的故事。影片的气质是沉稳的,但其暗潮汹涌让人无法平静。尤其,作为中国人,看着这部电影会有无数往事浮上心头。对德国人,我一向充满敬重。常有人以德国人对历史之追索与忏悔来抨击日本人对战争罪行的死不悔改。然而,当扪心自问,中国某些人又刻意掩盖了多少历史。就在半个世纪内,中国制造了人类历史上足以触目惊心的扭曲残暴的悲剧,我们本该深沉自省,偏偏有某些人,永远在那里遮盖历史的真相。
相比日本人,更该感到羞耻的,是我们自己。
哪个民族没有伤疤,某些人对历史的遮盖与遗忘,是中国人最大的耻辱。
 
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梦境与现实的界限
 
又一部华人电影,又是一位与台湾血脉相连的导演。2012年底,李安向世界献上了这部如梦如幻却又充满玄机的电影,表情恬淡,波涛汹涌。电影后,很多人都在谈论少年派漂流的真相。我想,一个好故事,有时并不需要辨别真相。227天的漂流,与少年一起漂流的是人还是老虎本不重要。就像在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将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涂抹掉,生活可以变成童话,童话一样是人生。每个人都是少年派,不断对自己,讲出自己想要的那个故事。
 
4、《飞越老人院》:我们都会变老
 
一部让我多次热泪盈眶的电影,来自导演张杨。老人的童心让我雀跃,想起这部电影,便想起“白龙马,蹄朝西”的欢快旋律,我也爱老人相依并肩看日出的场景。青春从来与年龄无关――有的人未成年,他已经老了;有人头发白了,他依然年轻。电影中的“飞越”,充满喜感,却同样闪烁着自由的光辉。
在电影的另一面,它也直接映射了的社会养老现实,引人深思。身为儿女,我们要去尽心爱自己的老人,更要学会倾听老人的想法,静下心来想想如何爱才是最好的爱。我们都会变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我们共同渴望。这部电影并没有指向政府,然而所有人恐怕都会想,对于养老,政府该做什么?政府做了什么?
 
5、《最后的绞刑师》:死刑的意义
 
七年前的一部电影了,是一部成功的传记影片,讲述了英国最著名的绞刑师Albert Pierrepoint的故事。虽为传记影片,但我想我们不必苛责电影与现实的距离,重要的是它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死刑,是人类发明的以血还血的公平。然而,死亡一过,对于当事人,一切便没了意义,皆成虚空。我想,死刑最大的意义是对于活着的人,否则,死刑便是荒谬。影片平静,有生活的触感,不经意间,我却想到《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
 
6、《人山人海》:现实如铁
 
蔡尚君作品,讲述了老铁(陈健斌饰演)踏遍全国各地寻找杀害自己弟弟凶手的故事。影片最大特点是粗砺--粗糙的地面,满是土灰的漠然面孔,简陋的烟卷冒出的烟,了解中国的人都会明白,这就是真实的中国。我喜欢这样的电影,尤其在中国,这种真实尤为可贵。追凶只是线索,却描绘了世态众生。
这部电影之外,还诞生了一个更为精彩的真实“电影”。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的电影与回国公映的版本,其实有着迥然不同的结局。在中国,电影被迫展现了一个美好和谐的结局。如果,我去贵州采访满面沧桑的老铁,问他“你幸福吗”,他一定会努力笑,然后对我说:“好吧,我幸福。”
 
7、《你看起来好像很美味》:真的很美味
 
一部精彩的日本动画电影,萌萌的恐龙造型,可爱却不幼稚。怎样年龄的人,都会在笑声中获得自己的感动。这是一部有爱有智慧的电影。用语言去拆解这部电影,会显得太过无趣。去看就好了!
看着这样的作品,真心为中国喜羊羊当道的动画现状感到羞愧。突然想起一件事,今年9月,因钓鱼岛而起的反日热潮中,北京图书大厦撤下了全部日本作者的书和光碟,想到此,我哑然一笑。

8、《HELLO树先生》:最真实的魔幻

 

对这部电影而言,“贾樟柯监制”成了比“韩杰导演”更重要的符号。影片虽充满魔幻色彩,但在其精髓上确实非常贾樟柯。树所在村子里,树,树死去的哥哥,跋扈的光头,道貌岸然的培训老师,美丽平凡甚至不幸的小梅,又是一幅夹杂百味的众生相。

如果你看着电影中的景象,能看到很多很多熟悉的东西,你的心很容易被它触碰,过往与当下交错,心中悲情难抑。但如果你只看到一个感到遥远的故事,这部影片或许会显得不知所云。这也是对《HELLO树先生》评价颇为两极的原因吧。这部电影,披着魔幻外衣,展现中国某时某地某些人最真实的生活断面,一如当年的《小武》。

 

9、《香水》:因爱成魔

 

美国电影常常魅力张扬,而很多欧洲电影更会彰显气质,矜持中更显隽永,精致却又自然。这又是一部6年前的德国电影了,讲述了嗅觉上天赋异禀的葛奴伊,为了追寻世上最完美香味最终走上魔鬼之路的过程。当我走入这个成魔年轻人的世界,我被他迷住了,又一个“不疯魔不成活”的故事。目睹他的真性情,对所爱的至真追求,他仿佛世界上最纯洁的天使。

18世纪的巴黎曾充斥肮脏的角落,走到今天,无数大都市制造了整齐光鲜的外表,人类似乎很自恋于这自以为是的文明。我们不齿于葛奴伊的犯罪,然而,我看着他,又眼含热泪――他怀着最单纯的心,执著求索,找到了属于他的最美好的东西。

 

10、《天与地》:凡人的炼狱

 

20年前奥利佛斯通“越战三部曲”系列中最打动我的一部电影。在这部电影里,我看不到越南,看不到美国,只能看到战争对人的摧残,尤其是女人,更应该远离战争。在电影中,美丽而平凡的越南女孩黎里,在战火弥漫的苦难生活中,走过无数的残酷与折磨,穿越重重地狱,最终走到了幸福彼岸。这个人物是有真实基础的,然而,我们都明白,在她“活着”的背后,有多少在战争中受尽苦难、在哀嚎中无声无息死去的普通人。

影片饱含美感,让人落泪。

 

11、《搜索》:现实横断面

 

在中国,能拍得好的电影大多与现实密切相关,与投资多少实在关系不大。然而,近乎变态的审查机制让导演在精确计算中计较着作品的价值与票房,满是难处。从这样角度说,我是佩服陈凯歌这部《搜索》的。影片表现了网络对平凡人命运的颠覆,勾画了媒体与商业间彼此利用与构陷,有初出茅庐年轻人的努力与辛酸,有初具实力职场人的精明与无奈,更有事业有成老男人那含而不露的真心与作戏,角度繁多,却节奏铿锵,让人轻易可以一口气看完。很好看的片子,展现了当下社会诸多现实,当然,电影没有触碰网络世界上最大的民意所在。我们不怪陈凯歌,这是中国人都明白的无奈。

这是一部好电影,是我们所在时代的精彩横断面,另外,必须要说,高圆圆的美更让这部电影凭添华彩。

 

12、《艋舺》:热血与黑道

 

这是我第三次写到台湾导演的作品了,纽承泽――别以为他只能描绘像《爱》那样韵致十足的爱情小品,在两年前,他执导的《艋舺》充满热血,精彩十足,尤其对于黑道有耐人回味的诠释。

赵又廷、阮经天等一干台湾新生代小生演绎了一段夹杂黑社会背景的从男孩到男人的故事。然而,在我眼中,最印象深刻的人物却是志龙的父亲庙口老大Geta,他铮铮有力地教育年轻人:“枪是下等人用的武器――是西方人传来的邪恶东西,我们要用拳头,用刀。”我爱这个崇尚武士道精神的老家伙!

 

13、《狐狸与孩子》:自然的味道

 

法国导演吕克雅克2007年的作品,其灵感来自于我至爱的《小王子》,讲述了小女孩被一只狐狸吸引,然后去追随并渐渐和它建立起信任关系的故事。故事极尽简单,一个满脸雀斑的小女孩,一只可爱的小狐狸,几乎贯穿整部电影始终。故事的灵感来自《小王子》,好像女孩与狐狸好像可以相互“驯服”,但情节的发展更让我想起《少年派》中关于动物的解读。人与自然当和谐共处,却不可一厢情愿。

电影画面极尽细腻充满质感,我仿佛可以摸到欲滴的草叶,闻到大森林中潮湿的味道。这样的感觉让我陶醉。作为老师,我很同情在北京这座城市出生成长的孩子,自然是需要触摸的,需要在那草地上面打滚的。如今,电影的视听效果虽极尽精细逼真,但对于孩子们来说,真正的自然已注定成为传说。

 

14、《死亡实验》:无辜的罪恶

 

我看的是2009年Paul Scheuring执导的美国版,一个关于人性的监狱实验。读书时,读到过类似的研究,看到开头,我几乎可以猜到结尾。不过,电影依然吸引我,因为我喜欢这样的题材,还有阿德里安·布劳迪的肌肉也是很迷人的。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