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时尚>时事新闻>

寻找领跑九大区域的黑马

来源:金玉米 编辑:精品宝石 时间:2010-11-13

东北、中西部地区
继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后,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也得到了国务院的正式批复。至此,国务院批复的区域经济规划今年已达9个。前面得到批复的《规划》分别是《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一年九《规划》,各有其特点。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国家区域规划,带动所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那么,就目前这九大区域的经济布局、区域特性等要素来看,哪个区域或省市会成为领跑这九大区域的黑马呢?
图们江很神秘
在今年国务院批复的九大国家规划区域中,有一个大家听起来比较遥远的区域——图们江区域。图们江,这个发源于长白山东南部,位于吉林省东南边境,干流全长525千米的江河,即是中国大陆与朝鲜的界河,也是朝鲜与俄罗斯联邦的界河。
2009年11月,国务院对《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简称《纲要》)的正式批复,使得图们江地区成为迄今为止唯一的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
也许提及图们江,大家觉得比较遥远,但若要提及长春、延边,提及一汽集团,大家可能就不会陌生了。
此次《纲要》划定的图们江开发范围主要是吉林省范围内的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同时辐射我国其他参与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的辽宁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并涉及我国与周边国家合作的相关内容。从图们江所处的位置就可看出,其区域优势较为明显,完全可借边境优势大打旅游牌、区域联动牌、边境贸易牌等特色牌。
“区域合作的进展实际成为衡量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一个标志。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地方政府是其管辖地区、社会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也可以说是辖区自然人、法人单位是这些构筑环境的提供者。这样的地方政府在区域合作中不会遇到特别大的困难。”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栋生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早在1991年就把图们江区域列为支持国际合作开发的重点区域,计划用20年时间、筹资300亿美元,在这里兴建一个多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最终使东北亚3亿人受益。
除了区域优势,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不光有着“汽车城”称号,还有着“电影城”、“光电之城”、“科技文化城”等称号。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长春,其重工业发达,仅一汽集团每年为其创造的产值和财政收入就不在少数。
不只是工业,长吉图的农业也很发达。长春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吉林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区域,农业高度发达。中国十个产粮大县有七八个来自吉林省,而其中大半位于长春平原。围绕农业以及农产品[12.30 -3.83%]深加工带动长春农牧业发展动力强劲,2007年长春的玉米深加工能力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
“建成我国东北地区新的国际通道,打造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成为我国沿边开放开发的重要区域”。从此次《纲要》的战略定位可以看出,图们江板块区域未来有可能成为领跑东北经济发展的“黑马”。但要成为领跑九大区域的“黑马”,暂时还难以下定论。
辽宁沿海经济带很竞争
与图们江区域同处于东北地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今年7月也被纳入了国家区域战略规划。一个地区,两个区域被纳入国家区域战略规划。两者之间势必会形成竞争关系,当然在这种竞争中也会有更多的合作。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提了多年,但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没有拿出具体措施之前,这个文章就没有做好。辽宁地区发展规划国务院批,批了以后国家政策就被辽宁抓住了。东北并不仅仅是辽宁一个地方。谁来使这个政策有利于自己区域发展,这需要学者动脑子。”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立国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同样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毗邻渤海和黄海,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行政区域,陆域面积5.6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920公里,海域面积约6.8万平方公里,属于环渤海经济圈的范畴。
从区位优势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环渤海地区的重要位置,是东北经济区与京津冀都市圈的接合部,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邻江相望,邻近俄罗斯、蒙古,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欧亚大陆通往太平洋[17.19 -3.81%]的重要通道,可谓区位优势明显。
从资源优势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拥有约2000平方公里的低产或废弃盐田、盐碱地、荒滩和1000多平方公里可利用的滩涂;镁、硼、钼、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较大;宜港岸线约1000公里,80%以上尚未开发;双台河口、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陆域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而且辽宁沿海经济带交通体系发达。大连、营口等港口拥有300多个生产性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32个,已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从其经济发展状况来看,2008年末,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区生产总值为695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8605元。其中,大连在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8.2亿元,增长16.5%;按常住平均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为63198元,汇率折算9099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513.4亿元,增长30.2%。锦州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90.4亿元,位居辽宁省第五位。其中,锦州工业贡献率达到42.3%,拉动经济增长6.8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5003元。
“环渤海区域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有影响力的几个区域。一个就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等6个城市。该经济带已经成为振兴东北发展的重要引擎。第二个区域是山东半岛。第三个就是京津冀城市群,这是非常重要的增长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弘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从战略定位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了立足辽宁,依托环渤海,服务东北,面向东北亚的战略定位;同样也提出了与《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相似的战略规划,即把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生态环境优美和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形成我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及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实力相当,伯仲难分,那么这两者之间,谁将最终成领跑东北经济的黑马,甚至是九大区域经济的黑马,现在还很难定论。
关中-天水经济区很西部
在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10年以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于2009年6月获得国务院的批复。相对于其他《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是今年国务院批复的9大国家战略规划区域中唯一位于西部的区域。虽然相对于东部沿海区域,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相对略逊一筹,但谁敢保证这一位于西部的重要区域未来不会成为领跑九大区域的“黑马”呢?
成为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的“开放开发龙头地区”。涵盖陕西省6市1区和甘肃省天水市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也许关中-天水经济区在全国层面来说,区位优势不太明显;但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其区位优势不可小觑。其不但处于我国内陆中心,也是全国交通、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西部地区连接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
“在政府引导下,东部的资本、技术、企业正在向中西部转移,规模逐年扩大。以西部大开发为例,有超过两万亿元的投资进入到西部,兴办了近20万家的企业。实践证明,区域城乡互动是走向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共繁荣的必由之路。”陈栋生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轩辕黄帝和神农炎帝的起源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80多所高等院校,10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科研院所,100多万科技人才……与区域优势比起来,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人文积淀更为深厚,这也是其他省市无法比拟的。因此,《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构筑以西安为核心,以渭南到天水的连线为轴线的 “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
关中-天水经济区加快发展无疑对整个西北地区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对于其他《规划》来说,《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很西部,在其《规划》中也提出了,打造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优化对外开放格局,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即确定“一个高地和四个基地”的战略定位。
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关中-天水经济区将有可能成为领跑西部甚至内陆省份经济发展的“黑马”。但要成为领跑九大区域的“黑马”,暂时也难下定论。
鄱阳湖地区很幸运
2009年12月12日,在离2010年只差十多天的时间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能够获得国务院批复,应该是很幸运的。那么作为赶上年底末班车的幸运者,是否也能幸运地成为领跑九大区域的“黑马”呢?
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的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汇集赣江、修水、鄱江、信江、抚江等水经湖口注入长江。此次《规划》划定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
从区域优势来看,鄱阳湖周围地区靠近鄱阳湖,南北贯通,东西承接,但从总体来看,江西省属于内陆省份,区位优势不是特别明显。
但从资源优势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源优势明显。由于受暖湿东南季风的影响,从而形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因此,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富裕地区。
从战略规划来看,此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是: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江西向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科院等国家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
虽然赶上了2009年9大区域规划的末班车,但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为领跑九大区域的“黑马”,短期来看较难断定。
中部地区很广泛
在错过了“东南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的快车后,2009年,中部地区终于搭上其发展的“快车”。而且此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涉及的区域也是今年国务院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区域中范围最广泛的。
中部地处我国内陆腹地,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国土面积103万平方公里,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188亿元,年末总人口3.6亿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突出。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区域内自然、文化资源丰富,科教基础较好,便捷通达的水陆空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具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条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部六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2005年,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底的21.9%下降到18.8%。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中部地区发展进入了新时期。2006-2008年3年间,中部地区GDP年均增长13.2%,位居我国东部、西部、东北及中部四大经济板块第二位。
从战略意义来看,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有利于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体系,加快推进“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有利于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由于集中部6省之力,并且这6个省份在历史上发展势头一直都不错,2006-2008年3年间,中部地区GDP年均增长13.2%,位居我国东部、西部、东北及中部四大经济板块第二位。再加上此次被纳入国家区域战略发展规划,中部地区很有可能成为领跑这九大区域的“黑马”。但我们现在还不敢快速地做出断定,要在分析完东部地区的发展情况后才能得出判断。

海西区很前沿

“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在国务院批复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有这么一条意见。

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人们的习惯叫法中,总喜欢称之为“海西区”。而在这亲昵称谓的背后,透露着全国人民对该地的亲近。从区位优势来看,海西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是统一祖国、发展对台关系的前沿区域。海西区由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四省辖下23市组成。这23城组成的海西城市群与台湾台北都市区、台中都市区、高雄都市区共同组成了“海峡城市群”。在海西区组成的四省中,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

“未来我们通过研究,选择是立足于这个方位的合作还是立足于现实。首先立足于区域内的合作,然后再展开区域外的合作。”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肖金成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发挥近台优势,突出“海峡”特色,扩大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是福建省近年来打出的经济组合拳,并且这一系列组合拳刚劲有力。从经济发展来看,2008年福建的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大关,为福建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经济支撑。此次《意见》从对海西区发展的扶持来看,几乎覆盖了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其实,从国家扶持力度来看,在《意见》批复以前就已经有包括交通部、铁道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工商总局、电监会等在内的10多个部门各自推出相关政策措施,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在之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还特别提出了要加强海西地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铁道部投资1000多亿修建温福、福厦等数条大铁路;交通部在福建上马了多条高速公路、港口建设项目。铁路、城际轨道干线、公路、航空四张交通大网正在加速编织。

“到2012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着力科学发展先行,力争在一些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到2020年,闽台经济融合不断加强,促进形成两岸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从设定的发展目标来看,此次《意见》也对海西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福建省是否会成为领跑海西区,甚至成为领跑今年国务院批复的9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的“黑马”呢?现在我们还不好过早地下结论。因为与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区相比,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势头也不容小觑。

江苏沿海地区很清晰

“要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就在《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批复后不久,6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简称《江苏规划》)。通过此次批复的《江苏规划》,可以看出今后一段时间江苏沿海地区战略规划和功能定位很清晰,就是要发挥区位优势,成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至此,《江苏规划》用不到3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地区构想到国家战略的跨越。江苏能否成为“黑马”?

江苏沿海地区处于我国沿海、长江和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主要包括连云港[7.39 -4.03%]、盐城和南通三市,陆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54公里。从区位优势来看,江苏沿海地区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邻上海,北接环渤海地区,东与东北亚隔海相望,西连新亚欧大陆桥和长江黄金水道,是陇海兰新沿线地区出海通道的战略要冲。

将连云港定位于国际性、综合性远洋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将大丰港口群侧重成为服务本地经济发展的专业性港口;将南通港建设成为多功能综合性近洋枢纽港。将江苏省沿海各港口“串珠成线”,形成优势互补的“链”式发展局面。通过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江苏沿海地区各港口的定位非常清晰。

“拥有约占全国1/4的海域滩涂湿地和百万亩低产盐田,拥有高等院校14所,拥有悠久的农业开发历史,拥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资源优势来看,通过这一系列“拥有”,可以看出,江苏沿海地区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较为丰富。

“有利于长三角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有利于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有利于强化我国与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及东北亚地区的合作;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从战略意义来看,也许这4个“有利于”不能全部涵盖江苏沿海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但以此我们可以看出其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势头。

“中国今后要创造条件,从东部地区沿海发展的角度创造条件,重构全球网络链条,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李国平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横琴区域很特区

2009年8月,在澳门回归10周年之际,《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也得到了批复。将横琴岛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要逐步把横琴建设成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

作为珠三角又一个联系粤港澳的综合桥梁纽带,横琴新区是珠海市横琴岛所在区域。处于广东珠海市南部,毗邻港澳,也是东南亚和中国这个经济活跃地区的中心。上升为国家规划区域后,横琴岛作为珠海特区中的特区,能否像深圳一样继续发挥联系粤港澳的强力纽带作用,这种纽带作用更多的是概念,还是真正的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或增长极,很值得大家期待。那么横琴能否成为领跑九大区域发展的“黑马”呢?

从区位优势来看,横琴岛作为珠海市146个海岛中最大的岛,面积106.46平方公里。横琴岛位于珠海市南部,地处珠江口西岸,毗邻港澳,与澳门隔河相望。处于“一国两制”的交汇点和“内外辐射”的接合部,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推进横琴开发,有利于推动粤港澳紧密合作、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和维护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通过重点发展商务服务、休闲旅游、科教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鼓励金融创新,实行更加开放的产业和信息化政策等,逐步把横琴建设成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深化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促进珠江口西岸地区产业升级的新平台。会议要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广东省加强指导和协调,明确分工,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共同做好规划组织实施工作。

从当前其所依托的珠海的经济发展来看,2008年珠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2.06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08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542.49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420.49亿元,增长10.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7%,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4%,上升0.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52.8%和46.8%。人均GDP达67591元,按平均汇率折算约合9733美元。

从横琴所依托的澳门经济发展来看,2008年首季澳门经济实质增长率达31.6%,以当年价格计算,本地生产总值为441.67亿澳门元。2007年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为292200澳门元,约为36357美元,可谓富庶地区。

从战略规划来看,横琴岛上可供开发土地面积虽然只有60平方公里,但若将其建设成融合粤港澳地区的区域性商务服务基地,港澳配套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基地、融合港澳优[5.90 -3.12%]势的国际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珠江口西岸的区域性科教研发平台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横琴岛将成为珠海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珠江口西岸产业升级的新平台。按照规划,到2020年,横琴人口规模将达到约28万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75%,GDP总量达到560亿元,相当于2008年滨海新区GDP总量的1/6。

黄河三角洲很潜力

作为年底被纳入国家区域战略发展规划的黄河三角洲,应该说是很幸运。历史上黄河三角洲就很富庶,未来一段时间,黄河三角洲这位后来者能否居上,成为领跑九大区域的“黑马”呢?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以黄河历史冲积平原和鲁北沿海地区为基础,向周边延伸扩展形成的经济区域。地域范围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自然环境条件相似的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共涉及6个设区市的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6。

从区位优势来看,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北邻京津冀,与天津滨海新区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东连胶东半岛,南靠济南城市圈,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随着国际产业升级转移加速,国内经济由南往北、由东往西递延,山东半岛城市群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天津全国北方经济中心地位确立、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步伐加快,黄河三角洲已成为环渤海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山东省对接京津冀发展的门户地区。

“抓住这次战略机遇,要构建一个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别是区别于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以创新为导向的环渤海区域合作体系,这是我们这次一个新的认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弘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从经济发展状况来看,黄三角的经济动力发展似乎不太强劲。据相关资料显示:黄河三角洲的经济基础无论是在环渤海经济圈内,还是在山东省内都较为薄弱。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3256亿元,仅占全省的1/7。2008年在山东省17地市GDP排名中,黄三角的核心城市东营和滨州分别排名第6位和第12位。因此黄三角若在短期内成为领跑九大区域的“黑马”,似乎有些难度。

“与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相比,环渤海区域发展相对较慢,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这种后发优势也包括我们有时间审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何推进这个区域可持续发展,如何避免这个区域在发展中过多地依赖外部市场和遭受来自国际经济动荡的冲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谭维克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从资源优势来看,该地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山东已探明储量的81种矿产中,该地区有40多种,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约为50亿吨和560亿立方米,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海岸线近900公里,占全省的28%,是山东省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之一。地下卤水静态储量约135亿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海盐、盐化工基地。旅游、风能、地热等资源丰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潜力巨大。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