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园 宜芸馆

宜芸馆宜芸馆的“芸”字指的是一种香草,可以防书中的蛀虫,古人拿芸草当书签使用,宜芸馆在乾隆年间是乾隆皇帝藏书的地方。
宜芸门内南廊东西内壁上嵌有10块石刻,都是乾隆皇帝御笔亲临王羲之、颜真卿、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等的笔记。这些石刻被称为“三希堂”续摹石刻,“三希堂”本是故宫养心殿西暖阁中的一间小房间,是乾隆皇帝平时读书的地方,这里收藏了许多书画珍品,其中最为珍贵的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洵的《伯远帖》,所以乾隆皇帝把这间屋子命名为“三希堂”。当然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其它的说法。这些石刻原本在颐和园的谐趣园中后被迁移到这里。
在光绪年间这里成为了光绪的皇后隆裕皇后居住的地方。光绪对隆裕皇后十分的冷淡,隆裕皇后是慈禧的弟弟桂祥的女儿也就是慈禧的侄女,从照片上看长得不是很漂亮还有一点儿水蛇腰,不过可也别太小看了这个女孩,据说她还读过西方历史呢。当年光绪选妃的时候一共有五名待选的秀女,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珍妃和瑾妃,再有就是慈禧的这个侄女,她叫叶赫那拉·静芬。
选妃的时候五个女孩站在一起让光绪挑选,慈禧坐在后面看着。如果光绪把一柄玉如意送给谁谁就是皇后了,光绪本想把玉如意送给江西巡抚德馨的女儿,坐在后面的慈禧一看光绪不想选自己的侄女,于是就冲光绪喊了一句:“皇帝。”,光绪当然明白了慈禧的意思,只好乖乖的把玉如意交到了叶赫那拉·静芬的手中,然后又把两个香荷包交给了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收到香荷包就是妃子了。
在宫廷中有一个规矩,就是如果慈禧和皇后在一起的时候,下人只给慈禧行礼而不给皇后行礼,只有不当着慈禧面儿的时候才给皇后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