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收藏>

北京颐和园 乐寿堂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1-04-14

 

 

 乐寿堂乐寿堂是当年慈禧在颐和园居住的地方,在乐寿堂的前面紧挨昆明湖的地方有一个码头,在码头上有一个大殿叫水木自亲,这个大殿的前面有一个大灯杆儿,当年有一盏大汽灯吊挂在这里,每到晚上,只要你看到这个灯杆儿上吊着明亮的灯这就说明慈禧老佛爷还没有睡觉,如果没有吊着灯则说明慈禧老佛爷已经入睡了。其实慈禧执政晚期的时候颐和园已经用上电了,但是作为皇家禁地的紫禁城却一直没有通电,在颐和园住着要比紫禁城舒服得多。现在在水木自亲大殿里展出有一部电话,当年这部电话的主人是溥仪,溥仪当年刚接触电话时觉得电话很好玩,有一次他还把电话打到著名学者胡适的家中,搞得胡适不知所措。

穿过水木自亲大殿我们可以看到一块儿叫做青芝岫的巨大石头。这块儿石头很有来历,明朝有一位官员叫米万钟,他有一个私家园林叫勺园,就在今天的北京大学里面。米万种当年路过北京房山的时候见到两块儿奇石,他十分的喜爱,于是雇人将石头运往自己的私家园林——勺园,但是运到良乡的时候就没有财力再运下去了,于是把这两块儿石头弃置于良乡,由于这两块儿石头耗尽了米万钟的钱财,所以它又叫做“败家石”。后来乾隆皇帝发现了它们,于是把它们运回,乾隆皇帝想把这两块儿中大的那块儿安置在乐寿堂的前院里,可是当时水木自亲码头已经建好,石头又太大运不进来,于是乾隆把乐寿堂前院的一个门拆了下来,这样才把石头运进来。乾隆的母亲不高兴了,她说:“这块儿石头,既败米家,又破我门,其名不祥。”但是乾隆还是把它放在了这里,并且说以后谁也不许在提“败家石”三个字,还给它起了名字叫“青芝岫”,因为它长得像灵芝。至于那一块儿小的被安置在圆明园的时赏斋,起名叫“青云片”,现在“青云片”被安置在中山公园内。

 

   在乐寿堂的院子里种着玉兰、海棠和牡丹,种这三种花是有寓意的,它们象征着“玉堂富贵”,这里的玉兰花最初是由乾隆皇帝从南方移植来的。慈禧本人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花把式,如果她不当太后而是去当一位花匠到是很合适她,据说她有一种天赋的才能,当花尚未有苞时,即能说出花的颜色、类别,而且从来没有猜错过。

    在乐寿堂大殿的前面摆放着铜鹿、铜鹤和铜瓶,这三样东西代表着“六合太平”的意思。乐寿堂大殿在乾隆时期本是一座两层的建筑,在1860年的时候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期重建时把两层建筑改为一层建筑,殿顶悬挂的五彩玻璃吊顶,是1903年从德国进口的,它是我国早期的电灯之一,发电机安装在文昌阁附近。这个大殿的西暖阁就是慈禧的卧室,她在颐和园的时候就在这里睡觉,慈禧有一个睡觉的枕头是空心的,里面塞的是一些花瓣,慈禧枕着这样的空心枕头,睡觉的时候她可以听到接近她的脚步声。在乐寿堂里摆放了很多的钟表,整天“滴滴嗒嗒”的,真不知道慈禧在钟表的吵闹声中是怎样入睡的。

 

德龄和容龄

   乐寿堂的配殿是给为慈禧服务的女官们居住的,提到慈禧的女官不得不提两个人,她们是慈禧的两个女翻译,大清国驻法国公使裕庚的两个女儿德龄和容龄,我写的有关颐和园的文章很多是引自她们的回忆录。慈禧身边原先有一位女翻译叫俊寿,但是俊寿的父亲官位不是很高,而且俊寿只会说德语,慈禧很需要会英语和法语的翻译,所以当慈禧听说裕庚的两个女儿德龄和容龄会英语和法语时立刻把她们请入宫中,作为自己的私人翻译。

    德龄是姐姐,她比较稳重一些,而且她很会伺候慈禧,慈禧非常喜欢她。一次慈禧要接见俄国人,她问德龄会不会俄语,德龄说:“我不懂俄语,但是大部分俄国人都能说法语。”慈禧对德龄的诚实很满意,她说:“你为什么不对我说你懂俄语呢?反正我什么都不知道!”,说完后慈禧拿眼睛瞟了一眼旁边的一个宫眷,不久后那个宫眷被慈禧赶出宫去了,因为她向慈禧撒了谎说自己会说俄语其实根本就不会。

    妹妹容龄是一位比较活泼的女孩,爱说话,慈禧很喜欢让她陪自己吃饭,不过陪慈禧吃饭时只能慈禧坐着,你得站着吃,当德龄和容龄刚入宫的时候慈禧就对她们解释过,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有一次容龄陪慈禧吃饭,有一位叫张德的太监站在旁边伺候,吃的是菜包鸽松,张德包好后跪着递上去,慈禧觉得很好吃,便叫张德给容龄也包一个。张德在一旁包的时候,容龄慢慢走到他跟前,半开玩笑的轻轻说道:“你洗手了没有?”被慈禧听见了,慈禧说道:“你说什么?”容龄说:“奴才问他洗手了没有。”慈禧笑了笑对张德说:“真格的,你到底洗手了没有?”张德吓得脸也红了。跪下说:“奴才洗手啦。”可见容龄是一个很调皮的女孩。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