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名画--带刺的王冠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1-06-21
英文标题:The Crowning with Thorns
画家名字:卡拉瓦乔(Caravaggio, 1571-1610)
创作时间:1602年到1604年
绘画种类:宗教绘画
油画规格:127cmX165cm
据最新发现的历史文献所言,这幅《带刺的王冠》源自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赞助人、银行家和收藏家温琴佐•朱斯蒂尼亚尼(Vincenzo Giustiniani,1564-1637)的艺术品收藏。艺术史学家通过研究卡拉瓦乔的追随者巴托洛梅•曼弗雷迪(Bartolomeo Manfredi,1582-1622)、奥拉齐奥•真蒂莱斯基(Orazio Gentileschi,1563-1639)和迪尔克•范•巴布伦(Dirck van Baburen,1595-1624)的同类绘画做出判断,此画创作于1602年到1604年间。
艺术史学家普遍猜测,这幅画很可能是为罗马的民众圣母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Popolo)中的切拉西礼拜堂(Cappella Cerasi)绘制的系列宗教作品中的一幅,后来被温琴佐•朱斯蒂尼所购买并放置在其艺术收藏馆大门的上方。1809年,奥地利帝国大使路德维希•冯•莱布泽尔特(Ludwig von Lebzelter)男爵在罗马专门为哈布斯堡家族购买了这幅作品。
这幅画取材于马太福音书(Gospel of Matthew),描述的是在耶稣遇难之前,两名恶棍将一个树枝编织的带刺王冠强行固定在耶稣头上,借此嘲笑手拿权杖的耶稣所拥有的神圣权威(“嘿,这就是犹太国王!”)。传说耶稣遇难后,虔诚的基督徒收藏了这顶带刺的王冠,用来表达他们的深情怀念和崇高敬意。
温琴佐•朱斯蒂尼亚尼在晚年曾写过一篇艺术论著,将当时意大利画家按照艺术成就分成十二等级,他认为最高等级的画家只有两位:一位是卡拉瓦乔,另一位是安尼巴莱•卡拉奇(Annibale Carracci,1560-1609)。这两人都具有将现实主义与自身完美艺术造诣相结合的能力。
在这幅画中,卡拉瓦乔采用了将人物放大的特写式描绘,这种方式比较少见,且对画家的创作技巧要求很高。画面上四个人形成两条对角线的交叉,这是文艺复兴绘画艺术的线性布局。主角耶稣处在画面中央,其扭曲的造型据说来自公元1430年代在罗马发现的一个残缺经典雕像(Belvedere Torso,见下图),该雕像现保存于梵蒂冈博物馆(Musei Vaticani)。画面上的人物姿态均为身体扭曲,最早在绘画中引入扭曲动作的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到16世纪文艺复兴末期的风格主义阶段,身体扭曲的姿态在绘画创作中相当流行。此外,耶稣身穿的红色服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图标符号之一,象征着耶稣的神圣奉献或遇难。显然卡拉瓦乔继承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艺术遗产。
这幅画表现的是疼痛和遭受虐待的主题:两名恶棍有节奏地击打着那顶带刺的王冠,耶稣不得不忍受着剧痛,在他的额头上可以看到从头顶流淌下来的血迹。疼痛使得他的头部下垂偏向一边,带动身体自然扭转,但是他依然保持沉默,忍耐着痛苦折磨。左侧身穿黑色盔甲的男人很像一名负责监督的官员,他正密切注视着耶稣遭受折磨的反应。施暴者与遭受虐待且保持沉默的耶稣形成强烈的警示效果,施暴者对耶稣的折磨终将会在最后的审判日得到报应!
卡拉瓦乔的《带刺的王冠》以马太福音书的文字叙述为基础,将现实性描述和艺术表现手法相结合,打造出他所认可的完美艺术形象,逼真和生动的形象足以打动人心,引发出观众在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在卡拉瓦乔的所有绘画作品中,这幅画是他创作的唯一一幅带有单个光源的作品。光线从左上角发出,在画面上形成了不透明(opaque)的栗色(chestnuts)和泥土色(earthy tone)交替衔接的一种新布局。卡拉瓦乔或许是希望用这样的结构来强调他对人类心理活动的探索。根据艺术史学家的研究分析,卡拉瓦乔在情感和精神方面探索的深度只有荷兰的伦布朗(Rembrandt,1606-1669)达到了与之匹敌的程度,但是卡拉瓦乔创作这幅画时还不到34岁,可见他是一位极为罕见的艺术天才。>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