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名画--狂欢节与大斋节之间的冲突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1-06-21
英文标题:The Fight Between Carnival and Lent
画家名字: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1525-1569)
绘画类别:生活场景画
创作日期:1559年
油画规格:164mmX118cm
这幅画的标题点名了画中情景发生的时间段——在狂欢节与大斋节之间,勃鲁盖尔用绘画记录的是佛兰德斯一个市镇中心广场上狂欢节(Carnival)最后一天的场景。艺术史学家用长期研究所得证明,画中对众多人物和不同生活场景的描述包含着丰富的象征性符号和寓言。这幅画不仅记录了历史,而且反映出16世纪罗马天主教与路德教之间在宗教理念上的冲突。
为了呈现更多的人物和场景,勃鲁盖尔采用鸟瞰的视角将画中的地平线提升到较高位置,只给天空留下很窄的空间。画面上的众多人物都是沿水平线或对角线上的形式排列的,因此场景虽多但并不零乱。勃鲁盖尔用黄色和红色作为画面的主基调,光线似乎是以广场中央一名小丑手拿的火把为中心向外发散的,这里成为画面的最亮点。
这幅画的突出特点就是描述了狂欢节与大斋节这两个节庆,连带出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物造型和深刻寓意。
画面左半部分描述的是各种狂欢场景,主题为享受生活。前景中描述的是以一名大胖子为首领的队伍,大胖子骑在啤酒桶上,手中的长叉上悬挂着一个猪头,头顶着一个巨大的肉馅饼。他向天空瞭望,举起的左手似乎是告别的手势,因为这是狂欢节的最后一天,第二天就是大斋期的开始;他身后的鲁特琴(lute-player)手,通常被用来象征路德教(Lutheranism)。画面左侧的客栈门前摆放着两个巨大的啤酒桶,客栈里的人们喝着酒观看门外的滑稽戏《玷污的新娘》(The Dirty Bride)表演:一个男人试图将一名妇女拉进帐篷内,遭到女人的反抗。此剧反映的主题是不和谐的婚姻。更远处还描绘了人群舞蹈和游戏的场景。
画面右半部分反映的是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斋节的各种场景,表达了禁欲和奉献的主题。前景上,一位干瘦的尼姑坐在车上,她手握着的长铲上摆放着两条鱼,这是大斋期可以食用的食物,她的车上和身后的人们都携带着素食:椒盐卷饼(Pretzel)、华夫饼( waffle )和贻贝(Mussel),准备在路上派发给穷人。画面的右下角描绘一位虔诚的教徒向照看孩子的母亲捐赠金钱。画面的右侧是从教堂走出来的教徒给穷人和病人施舍;一名妇女正从井里抽水,准备清洗蔬菜;鱼摊上正在售卖鱼;教堂门前有人在出售华夫饼。
勃鲁盖尔生活在新教改革的时代,罗马天主教的大斋期传统受到新教改革者的质疑。路德教认为,上帝最后审判的结果取决于教徒的信仰而不是其行为,主张取消大斋期。而天主教指责路德教在生活上的享受和自私导致了社会道德的堕落。画面的左半部分中,狂欢的人们对路口上的瘸子乞丐视而不见,一名儿童站在啤酒桶上开怀畅饮被认为是缺乏道德教养的表现。
作为狂欢节的旁观者或见证人,博鲁盖尔的这幅绘画表达了他的思想:他把狂欢者看成是路德教徒,把迎接大斋期到来的民众看成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在画面中央的明亮处描绘的是一位举着火把的小丑指引着一对背对着观众的夫妇,丈夫佩戴着长剑,后背上的衣服奇怪地凸起,给人的印象似乎是驼背,妻子背后悬挂着一个没有点燃的灯笼;勃鲁盖尔借用小丑、火把、长剑、驼背和没有点亮的灯笼暗示当时的大部分民众缺乏最基本的教育,因此他们对两种宗教的激烈论战并不具备判断力。画面中部的水井和鱼摊是迎接大斋期的重要特征,令人意识到路德教虽然已有相当的影响力,但整个社会仍处于罗马天主教的主导之下。事实上,新教暴动发生于这幅画诞生之后的第7年,即156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