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武元直《赤壁图》台北故宮博物院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3-07-15
《赤壁图》
年代:金 西元1115-1234
作者:武元直
材质:卷 紙本 水墨畫
尺寸:縱:50.8公分 橫:136.4公分
收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鑒賞:
此卷畫中母題,畫家選擇賦中:「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為中心:「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駕一葉之扁舟」)赤壁則是「斷岸千尺」。水則盤渦,不是「水波不興」,而是「江流有聲」;畫中強調風動松折,也不是「清風徐來」;赤壁二賦均是夜遊,畫家也不循例將象徵性的月亮畫出,可見畫家別有心裁。此幅主山連嶂如屏,峨峨高山,直聳就在眼前,這是所謂「巨碑式」北宋山水風格。武氏雖屬於金,時雖在南宋之際,就此風格,猶是五代北宋以來北方地區李(成)郭(熙)系統一派,亦顯現與南宋同中有異的地區風格。對山石之描繪,為典型之斧劈皴法,筆意健勁,恰似持利斧斫出山壁凹凸,一筆如一斧,斧起斧落,一斧留一痕,其清晰俐落,如以音樂比喻,節奏分明,毫無間歇;對山石更是曲盡質感堅硬。扁舟雖小僅寸餘,但以小點連綴成形,點之跳動,如音符叮噹有聲;水流漩渦,回瀾起伏,輪轉旋律有韻,去而又還,餘韻不了;風入松,其勁足使枝幹針葉為之翻轉,又使人聞颯颯作響。論歷代名作,筆調所產生之音樂性,此幅允為第一流。再者展卷遠觀,卷首卷尾,以一角畫出群峰;兩岸之間,展露出無限開闊眼界,一望巍巍岳峙,壁立千仞,其勢由上直下,氣象萬古雄偉,咄咄懾人;隨之大江東去,煙波浩渺,怎不令人興起臨江賦詩,一吐興覯群怨,與造物者游。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所寫的《赤壁賦》,描述了他和友人泛舟於赤壁的情景。在繪畫史上,美術作品經常以文學名著作為表現的題材;十二世紀時,金朝武元直所作的《赤壁圖》,正是其中很著名的例子。整幅構圖,自左右二角的河岸展開壯闊的視野,這樣的場景,讓人聯想到蘇軾在《赤壁賦》中所提及的「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因此,從《赤壁圖》中,人們不僅找到了《赤壁賦》的視覺憑藉,亦體驗了文字書寫與圖象再現的交融之趣。
趙秉文題武元直《赤壁圖》
作者:
本幅無名款,作者實為武元直。武元直字善夫,號廣莫道人,約活動於十二世紀下半期。
武元直字善夫,號廣莫道人,生卒年不詳。金朝明昌二年(1191)任提點遼東路刑獄王寂著有《鴨江行部志》,記當年二月二十日至三月十二日日記。其中壬寅(二十三日),題詩武元直《龍門招隱圖》,明記武元直已去世。據此當是活動于海陵王至金世宗朝(1149-1161;1161-1189在位)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