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黃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台北故宮博物院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3-07-15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
年代:元 西元1279-1368
作者:黃公望
材质:卷 紙本 水墨畫
尺寸:纵:33公分 橫:636.9公分
收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簡介:
至正七年,年歲漸老的黃公望回歸浙江省富陽縣富春鄉,同門師弟無用師同往,黃氏為無用師描繪富春山景色,到至正十年(1350),歷三四年方完成,時黃氏八十二歲,是其傳世最重要的作品。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由六紙接成,長逾六公尺,第一紙前有殘補痕跡。明末曾經火厄,裁裂前段部份現由浙江省博物館。畫卷筆墨堆疊層出,山石勾勒皴染變化多樣。全卷山體從渾圓迫近、層疊後偃,平緩坡岸乃至聳峙山峰,具豐富的山水型態。此畫卷不僅是富春的隱居景緻,更是黃公望探索自然造化後的理想山水形象。
作者:
黃公望(1269-1354),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字子久,號大癡,又號一峰道人,晚號井西道人。父母早逝,繼永嘉黃氏,其父九十始得之曰:「黃公望子久矣。」因而名字焉。與吳鎮(1280-1354)、倪瓚(1301-1374)、王蒙(1308-1385)合稱為「元四大家」。
鑒賞: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的紙本繪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畫家黃公望為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1350年繪製完成,後幾經易手,並因「焚畫殉葬」而身首兩段,前半卷: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無用師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富春山居圖,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畫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於變化。富春山居圖所畫內容約80%在桐廬境內富春江的景色,20%為富陽的景色。
富春山居圖被譽為「畫中之蘭亭」,屬國寶級文物。2011年6月,前後兩段在台北故宮首度合璧展出。
《富春山居图》原畫畫在六張紙上,六張紙接裱而成一副約七百公分的長卷。而黃公望並沒有一定按著每一張紙的大小長寬構思結構,而是任憑個人的自由創作悠然于山水之間,可遠觀可近看。這種瀏覽、移動、重疊的視點,或廣角深遠,或推近特寫,瀏覽過程中,視覺觀看的方式極其自由無拘,角度也非常千變萬化。
第一部分:剩山圖從一座頂天立地渾厚大山開始,長篇巨制,拉開了序幕,圖畫上峰巒收斂鋒芒,渾圓敦厚,緩緩而向上的土堆,层层叠叠渐进堆砌著,又转向左方慢慢傾斜,黃公望使用他最具獨特見長的「長披麻皴」筆法,用毛筆中鋒有力向下披刷,形成畫面土壤厚實的質地,山嵐白色霧氣迷濛,表現出江南山水濕潤的獨特氣候之特色。
第二部分中所畫的山脈的發展變化發生了轉折,隨著山脈的層次變化,畫中的樹木、土坡、房屋和江中泛起的小舟更有一種層巒環抱、山野人家的蕭瑟感。隔著一段水路第二部分也將進入尾聲,主體的山巒在左邊,群山全都呼應在左面,而近處的松柏微微擺動至右,遙相呼應遠處的大山,承先啟後,路轉峰迴。
由第二部分至第三部分也是墨色變化最大,空間變化最豐富,第二部分也是呼應第三部分開始,黃公望畫筆突轉,略用皴染的坡與平靜的江面,又向後延伸,畫面由密變舒,疏離秀麗,又用濃墨細筆勾勒出畫中水波、絲草,闊水細沙,風景靈動。水是從哪裡來,是從天空的雲出來的,唐詩裡面講「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如果你跟著畫面走,在富春江上水的窮絕之處就是它的水口,然後你覺得窮是絕望,可是這個時候應該坐下來,看到雲在升起來,而雲氣剛好是生命的另外一個現象。所以黃公望也把這些哲學、文學的東西變成山石、水沙跟雲起之間的互動關係。
第四部分,全篇畫作筆墨最少,沒有皴染,只有山,只有水,還原了自然的本真,構圖上跨越第五部分,一片水沙,一段最長的留白,如同一年四季,時間流逝,歲月匆匆。畫中點點枯苔小樹土坡,河岸邊的小橋連接著第五部分,而《富春山居圖》這六個部分也像極了春夏秋冬,從前三部分的繁華蔥榮、大氣磅礴,到第四部分如同時間中的秋冬,靜觀萬物,繁華落盡,肅靜蒼茫。
第五部分至第六部分中寬遠的白沙,留白處兩艘小船並行江中,船上漁夫也只是點景,微小的身影,渺小的生命,在整片的留白中,一如一顆塵埃。遠處一片遠山,筆的線描,墨的拖帶,交織在一起,一直延續在後面的大段留白中。
題跋:
黃公望:
至正七年,仆歸富春山居,無用師偕往。暇日於南樓援筆寫成此卷,興之所至,不覺亹亹布置如許,逐旋填剳,閱三四載,未得完備,蓋因留在山中,而雲遊在外故爾。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當為著筆。無用過慮 有巧取豪奪者,俾先識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難也。十年,青龍在庚寅,歜節前一日,大痴學人書於雲間夏氏知止堂。
印:黃氏子久 朱文:一峰道人
沈周:
痴黃翁在勝國時,以山水馳聲東南,其博學惜為畫所掩,所至三教之人,雜然問難,翁論辯其間,風神竦逸,口若懸河,今觀其畫,亦可想見其標緻。墨法筆法,深得董、巨之妙。此卷全在巨然風韻中來。後尚有一時名筆題跋,歲久脫去,獨此畫無恙,豈翁在仙之靈,而有所護持耶?舊在余所,既失之,今節推樊公重購而得,又豈翁擇人而陰授之耶?節推蒞吾蘇,文章政事,著為名流,雅好翁筆,特因其人品可尚,不然,時豈無塗朱抹綠者,其水墨淡淡,安足致節推之重如此?初翁之畫,亦未必期後世之識,後世自不無楊子云也。噫!以畫名家者,亦須看人品何如耳。人品高,則畫亦高,故論書法亦然。
弘治新元立夏日長洲沈周題
文彭:
右大痴長卷,昔在石田先生處,既失去,乃想像為之,逐還舊觀,為吾蘇節推樊公得之,是成化丁未歲也。至弘治改元,節推公復得此本,誠可謂之合璧矣。今又為吾思重所得,豈石田所謂擇其人而授之者耶。思重來南京,出二卷相示,為題其後。
隆慶庚午四月,後學文彭記。
王稀登:
隆慶辛未中秋後三日 敬觀於梁溪談氏澄懷閣 太原王稀登
周天球:
百穀閱後四十二日 周天球在天籟堂 得並觀二卷者彌日
董其昌:
大痴畫卷,予所見若檇李項氏家藏《沙磧圖》,長不及三尺,婁江王氏《江山萬里圖》可盈丈,筆意頹然,不似真跡。唯此卷規摹董、巨,天真爛漫,復極精能。展之得三丈許,應接不暇,是子久生平最得意筆。憶在長安,每朝參之隙,徵逐周台幕,請此卷一觀,如詣寶所,虛往實歸,自謂一日清福,心脾俱暢。頃奉使三湘,取道涇里,友人華中翰為余和會,獲購此圖,藏之畫禪室中,與摩詰《雪江》共相映發。吾師乎!吾師乎! 一丘五嶽,都具是矣。
丙申十月七日,書於龍華浦舟中,董其昌。
鄒之麟:
野老鄒之麟識。
画作主題:
山水畫不是簡單的描摹自然的風光,而是畫家的精神的訴求與流露,是画家人生態度的表達,是畫家人生追求的體現。《富春山居圖》畫的是一個漫長的江水,在一千年的歷史裡,流過淺灘、激流、高峰。前面一段是夏天的感覺,到後面一段,出現了秋天的景,樹葉部分淡掉,全部用垂直的皴法,好像繁華落盡的感覺。
富春山居不只是一張畫,是一個哲學,一個生命態度的東西,使創作者能夠把積壓了九十年的亡國痛轉成另外一個東西,豁達,擺脫異族統治的痛苦,還原到山水裡,不管朝代的興亡,只是回來做自己,做一個簡單自己。當時張士誠在打天下,朱元璋也在打天下,元朝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作者八十幾歲,行於富春江上的時候,也覺得朝代的興亡,其實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能不能有「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也就有畫中的漁、樵、讀書人的形象,隱居于山林而忘於江湖。
畫法:
总体风格:
染一層幾近透明的墨色,並用稍深墨色染出遠山及江邊沙漬、波影,以濃墨點苔、點葉,醒目自然。整個畫面林巒渾秀,草木華滋,充滿了隱者悠遊林泉,蕭散淡泊的詩意,散發出濃郁的江南文人氣息。元畫靜謐蕭散的特殊面貌和中國山水畫的又一次變法賴此得以完成,元畫的抒情性也全見於此卷。
构图方式:
《富春山居图》描寫富春江兩岸初秋景色,展卷觀覽,人隨景移,引人入勝。樹叢林間,或漁人垂釣,或一人獨坐茅草亭中,倚靠欄桿,看水中鴨群浮沉遊戲。天長地久,彷彿時間靜止,物我兩忘。近景坡岸水色,峰巒岡阜, 陂陀沙渚,遠山隱約,徐徐展開,但覺江水茫茫,天水一色,令人心曠神怡。有時江面遼遠開闊,渺滄海之一粟;有時逼近岸邊,可以細看松林間垂釣漁人閑逸安靜。山腳水波,風起雲湧,一舟獨釣江上,令人心曠神怡。接著是數十個山巒連綿起伏, 群峰競秀,最後則高峰突起,遠岫渺茫。山間點綴村 舍、茅亭,林木蔥鬱,疏密有致,近樹沉雄,遠樹含煙, 水中則有漁舟垂釣,山水布置疏密得當,層次分明。
《富春山居图》所採用的是一種橫卷的方式,按照人的正常視野,構造了同一水平上的山水景色,是一種從平面上不斷進行延伸的構圖方式。在畫面上,畫家進行了山水的層次感設計,山的前後是一種由近到遠的排列,在構圖方式上給予了前後景物的一種有效聯繫。在天地之間,所有的景象都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空白之處顯現出空間的實感性,也正凸顯了無畫的地方也是一種妙境的特點。在整幅畫中,可以看到黃公望先生在繪畫布局、形象安排、空間探索等方面所持有的獨特看法。值得關注的是,在繪畫構圖中,黃公望採用了闊遠的方式,實現了繪畫構圖上的轉變。在山水畫中,元代的四家所採用的是一種由近及遠的繪畫手法,有著非常清晰的層析,顯現出了畫面的闊大之意,給觀者留下更為廣闊的思考空間。
枯潤墨法:
在《富春山居图》中,觀賞者看不到用大片的濃墨進行表現,而是在淡雅的筆調中體現出秋天的味道。畫家採取文人畫的傳統筆法來對畫卷進行表達。在畫中,大多通過乾枯的線條來進行表現,濃墨和濕墨只有在樹的描繪中可以看到,這就是所謂的枯中有潤的特點,既隨意又不失柔和的特點。在對山進行表現的時候,不管是濃墨還是淡漠,都是採用乾枯的筆調來進行勾效,逐漸由淡到濃,在最後通過濃墨來對其進行勾點,從而起到一氣呵成的效果。在畫樹的時候,樹榦部分或者沒有骨,或者簡單兩筆便勾勒出來,樹葉的分布則顯得錯落有致。在 《富春山居圖》中,畫者運用一筆便實現了形和墨之間的變化。畫家的筆內有著飽滿的水分,結合點和染的特點,整幅畫的變化是非常豐富的。樹的濃墨勾畫和山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乾濕並濟,鬆緊相湊。在黃公望看來,用墨是非常重要的,先從淡墨逐漸過渡到濃墨,可以在紙上看到滋潤的特點。畫家的這一觀點正是元代人在筆墨運用上的理解,突出了筆和墨之間的一種有效結合,收到形神兼備的效果。
干筆墨法:
在《富春山居图》中,觀賞者看到的作者的筆墨運用為純筆墨,並沒有採用更多的濃筆墨來對畫卷進行表達,而是運用淡雅的筆墨、簡單的勾勒出了畫卷中的秋天韻味。在進行書畫表達的時候,黃公望先生運用乾枯的線條來對畫卷進行表達,是一種傳統的文人畫的表達方式。在墨法運用上,只有在進行樹的勾勒使採用了濃墨和濕墨,對於其他事物則採用淡墨的干筆描繪,凸顯了干筆淡然的一種特殊墨法。如在對山進行勾畫的時候,運用乾枯之筆,用淡墨描繪,濃墨收尾,濃淡結合,使整幅畫面顯得淡濃得體,顯然一副一氣呵成的氣勢。畫中的遠山和洲都是用淡墨來進行描繪,只是微微可以看到一點痕迹,只是在淡淡的一筆之中可以看到其形、其墨。山坡和水紋用濃墨、淡墨和枯墨進行復勾,使得這幅畫卷呈現出濃淡結合的特點,渾然天成,紙質表現效果非常好。樹的濃墨點化和山的淡墨描繪是一種非常鮮明的對比,乾濕結合,淡濃結合,整幅畫呈現出節奏變化豐富的畫面。
披麻皴法:
在《富春山居图》中,按照富春山脈絡的延伸,應用了「長披麻皴」的畫法,江面以橫向長皴來表現水面波紋,與山體相交接的淺水處也用長線條皴擦來表示。高峰和平坡用濃淡朦朧得橫點,描寫叢林,用變化了的」米點皴「法,粗細變化,聚散組合,遠近濃淡乾濕結合,蒼蒼茫茫。遠山高峰遠樹穿插淡墨小豎點,上細下粗,似點非點,似樹非樹。山石大部分用干筆皴擦,線條疏密有致;長披麻皴為主,略加解索皴;皴筆的轉折靈活自如,墨虛實枯潤相融。
人物塑造:
畫中一共有七個人,首先出場的是漁夫和樵夫,漁夫在釣魚,樵夫在砍柴,漁夫、樵夫絕對不是普通人,元朝的時候大部分不做官的人,都隱居於江湖,釣魚砍柴為生,或者在路邊擺個算命攤,賣卜為生。接著茅亭里有一個讀書人,戴著高高的帽子,坐在亭子里看鴨子,與漁夫對望,讀書人可以變成漁夫,漁夫可以變成讀書人,其實角色可以轉換。創作者在這裡其實帶有一種暗喻,就是兩個不同角色的人,一個文人可以把自己釋放到山水裡變成漁夫,也可以出來變成朝廷里的一個官,在過去的這個社會裡面,本來就有這樣一個交換的可能。最後兩艘船行於江上,看到船上有四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