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收藏>

泰奥多尔·籍里柯《梅杜萨之筏》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3-08-17
 

泰奥多尔·籍里柯《梅杜萨之筏》

  《梅杜萨之筏》是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者席里柯的优秀代表作。画作取材于真实的海难事件,即法国海军战舰“梅杜萨号”在开往非洲的途中不幸沉没。军官们自己逃生,仅有一只临时搭建的救生筏载着一些乘客,许多人因此丧生。只有最后剩下的十几个人遇到搭救才幸免于难。
   《梅杜萨之筏》的基本构图形式是两个倾斜的三角形,表现了落难的人们处于严重危机和存有一线希望的对立统一。而为了表现落难旅客们各种不同的心境,以及一些复杂的情绪,席里柯综合运用了线与形的视觉效果。并且通过人们的动态形成的上升的金字塔形的构图,有层次有节奏地把人们由死亡、绝望、痛苦挣扎升华到希望得救的激情上,他们之间的形式起伏变化,形成了静与动.低潮与高潮的各种对比。加上森严的色调,强烈的光影对比,更增强了这一悲剧事件的气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席里柯把木筏在画面中做了平行斜线处理,使得画面有倾斜的动感,加强了灾难的紧张气氛。通过人们胳膊以及动态所企盼的方向,人物组合近疏远聚,把人的视线引到画面上那个高举红巾者。形成了画面右上角的集合的辐射系,最终使人物的情绪在对比的变化中聚向显现一线生机的远方。正是这些基本形和形式线的综合运用,构成了该作品强烈的节奏、紧张的结构,使情节跌宕起伏,高潮迭起。
   正是由于《梅杜萨之筏》的构图和空间处理、人物的丰富表现力、色调的森严与沉抑和明暗的强烈的处理,使当时的法国艺术界耳目一新。为法国浪漫主义美术冲破古典传统的束缚开辟了道路。

      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人物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
      背景介绍:1816年7月,法国政府派遣巡洋舰“梅杜萨号”,载着400多名官兵及少数贵族前往圣·路易斯港。率领舰队的是一名缺乏实际能力的舰长,由于他指挥错误,在途经西非海岸的布朗海岬南面时不慎搁浅,造成了惨重的灾祸。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